第225章 浦東開發的江城觸手

字數:2840   加入書籤

A+A-


    1992年1月9日,香港淺水灣,霍氏莊園
    暴雨裹挾著鹹腥的海風砸向落地窗,謝一揚的指尖在霍英東遞來的雪茄盒上停頓半秒,轉而拈起盒底那張折疊的浦東規劃圖。圖紙邊緣的咖啡漬暈染開,恰好模糊了陸家嘴核心區的容積率數字。
    “霍老,這份藍圖要是真的……”謝一揚輕笑,指腹摩挲著圖紙上未幹的墨跡,“明天上海國土局門口怕是要擠破頭。”
    霍英東的輪椅碾過波斯地毯,停在維多利亞港的沙盤前。老人枯瘦的手指突然戳向黃浦江轉彎處:“小謝,這裏的地價三年後會翻二十倍。”他咳嗽著吐出一口煙圈,“但匯豐的peter i隻認武漢鋼廠的德國軋鋼機。”
    窗外閃電劈落,照亮謝一揚眼底的算計。
    第一節:沙盤上的金融圍獵
    上海外灘12號,匯豐銀行遠東總部。
    peter i的定製西裝袖口沾著咖啡漬——那是謝一揚“無意”打翻的拿鐵。這位英籍華裔經理盯著平板上的抵押物照片:武鋼七分廠1988年進口的ss軋鋼機組,評估報告顯示價值7.2億,但角落裏的鋼印模糊得像是被水泡過。
    “謝先生,這批設備還在生產吧?”peter用鋼筆敲擊照片上泛黃的銘牌。
    謝一揚歎氣,手機適時亮起周明遠的短信:【武鋼改製小組已進駐,設備封存】。他翻轉屏幕:“國企改製嘛……停產檢修而已。”
    玻璃幕牆外,黃浦江的渡輪拉響汽笛。張鐵柱的機械眼紅光微閃——三十公裏外的武漢碼頭,同一批軋鋼機正被拆解裝船,目的地卻是越南胡誌明市。
    “貸款5億,年息18。”peter終於遞過合同,卻在謝一揚簽字時突然按住紙麵,“匯豐要陸家嘴d3地塊的優先收購權。”
    謝一揚的鋼筆尖戳破“優先”二字,墨水暈染成猙獰的蜘蛛:“當然,我們是長期夥伴。”
    第二節:空殼公司的幽靈舞會
    午夜12點,上海靜安某地下打印店。
    複印機吞吐著“揚帆浦東開發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注冊資本欄的“10億元”字樣油墨未幹。謝一揚踹開腳邊的金稅盤,對鏡調整領帶——鏡麵倒映著身後牆上七張法人身份證,全是漢正街流浪漢的賣身契。
    “老板,霍家送來的‘投名狀’。”張鐵柱遞過密封袋,倒出一遝浦東管委會的機密會議紀要。
    謝一揚的指尖停在某頁:“陸家嘴d3地塊內定萬通集團”。他忽然冷笑,抄起電話撥通北京某四合院:“馮總,聽說您想入股武漢客車廠?”
    電話那頭萬通總裁的呼吸明顯一滯。
    三小時後,揚帆公司的投標書神秘替換了萬通的檔案袋,而真正的標書正被張鐵柱焚毀在黃浦江的漁船上。灰燼裏隱約可見“容積率8.0”的殘頁——這數字比規劃上限高出四倍。
    第三節:黃浦江底的鋼鐵謊言
    1月12日淩晨,武漢青山碼頭。
    吊裝工人老周揉著惺忪睡眼,看海關人員查驗那批“出口越南”的軋鋼機。突然,他指著集裝箱夾層驚叫:“這鋼板怎麽在滲血?!”
    海關科長淡定地合上鉛封:“夜班眼花了吧?”他拍了拍老周肩膀,袖口露出謝一揚送的百達翡麗,“下崗潮裏保住工作不容易……對嗎?”
    江麵泛起詭異的泡沫。
    同一時刻,上海金茂大廈工地,謝一揚正對香港記者侃侃而談:“揚帆集團將引進德國技術,打造亞洲第一高樓!”背後效果圖上,盜版自芝加哥 sears toer的設計圖被p上了中國國旗。
    第四節:匯豐金庫的終極魔術
    1月15日,暴雨再臨香港。
    匯豐銀行金庫的監控畫麵突然雪花閃爍。謝一揚站在成堆的港幣前,看張鐵柱的機械臂接入清算係統——5億貸款被拆解成572筆“跨境貿易款”,流向開曼群島的空殼公司。
    “peter先生,該簽核銷文件了。”謝一揚將鋼筆塞進對方顫抖的手。
    peter i的瞳孔裏倒映著電視新聞:武漢鋼廠爆炸事故致12死,設備全毀。畫麵裏熊熊燃燒的,正是抵押給匯豐的德國軋鋼機。
    “不可能……這批設備明明在越南……”peter癱坐在鈔票堆裏。
    謝一揚彎腰拾起一張飄落的港幣,紙幣編碼與霍英東雪茄盒裏的完全一致。他對著監控鏡頭微笑,仿佛在說:
    浦東的賭局,從來不需要真正的籌碼。
    尾章
    1月16日,《解放日報》頭版:浦東開發再傳捷報,港資企業中標陸家嘴核心地塊。
    報紙邊緣的廣告欄裏,武漢鋼廠事故遇難者名單被油漬浸透。而在黃浦江底,生鏽的軋鋼機殘骸正隨暗流翻滾,像一具具被金融遊戲吞噬的鋼鐵屍骸。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