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浦東開發的金融陷阱
字數:4604 加入書籤
1992年1月25日,上海外灘12號,匯豐銀行大樓。
謝一揚站在大理石穹頂下,指尖拂過鎏金電梯門上的雕花。這部1901年安裝的奧的斯電梯,此刻正載著他前往頂層的行長辦公室。電梯上升時,他透過鐵藝柵欄俯瞰黃浦江——對岸那片蘆葦蕩,三個月後將被稱作“浦東新區“。
“謝先生,久仰。“日本三和銀行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佐藤健起身鞠躬,梳得一絲不苟的鬢角泛著發蠟的光澤。他身後的落地窗外,陸家嘴農田在冬日陽光下泛著枯黃。
謝一揚將牛皮公文包放在紅木辦公桌上,金屬包角與實木碰撞出沉悶聲響。“佐藤先生的中文比周省長還標準。“他笑著解開西服紐扣,露出馬甲口袋裏金燦燦的懷表鏈,“看來三和銀行對浦東是誌在必得?“
佐藤的眼鏡片閃過一道反光。他推過燙金邊的合同文本,頁腳都蓋著騎縫章:“隻要抵押物足值,三和願意提供年息3的日元貸款。“他特意加重了“日元“二字,“比貴國基準利率低五個點。“
公文包彈開的瞬間,整間辦公室的空氣仿佛凝固。躺在天鵝絨襯布上的,是浦東陸家嘴核心區五幅地塊的產權證——昨天剛用湖北省工商銀行的貸款購得。
“評估價每平米八千美元?“佐藤的鋼筆在計算器上方停頓,“這比東京銀座還貴...“
謝一揚從內袋抽出一卷藍圖。圖紙展開時,油墨味混合著雪茄香氣彌漫開來。圖上標注的“亞洲第一金融城“效果圖裏,他名下的五幅地正好構成中央商務區核心。
“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的手筆。“謝一揚的指甲在效果圖地標位置劃了道痕,“三和銀行總部的位置我都留好了。“
當佐藤的鋼筆終於落在合同上時,謝一揚瞥見窗外有白鷺掠過江麵。這些候鳥永遠不會知道,腳下這片灘塗即將開始的魔幻變遷——就像佐藤不會知道,同樣的產權證此刻正鎖在武漢招行的保險櫃裏,作為另一筆貸款的抵押物。
第一節:雙麵繡裏的金融戲法
三天後,揚帆集團財務指揮中心。
二十塊液晶屏組成的數據牆上,日元兌美元匯率曲線像心電圖般跳動。謝一揚站在滿屏數字前,手裏把玩著兩枚印章——一枚刻著“浦東開發辦公室“,一枚刻著“湖北省土地評估中心“。
“武漢招行的十五億到賬了。“財務總監擦著汗匯報,“但三和銀行那邊要求補交地籍圖...“
謝一揚從檔案袋抽出泛黃的圖紙。這是1952年上海地政局測繪的老地圖,上麵用紅筆圈出的地塊邊界比實際麵積多出30。他拿起“浦東開發辦公室“的印章,在圖紙右下角重重按下。
“讓張鐵柱去趟檔案館。“他將圖紙塞回檔案袋,“把92年新測的原始記錄"歸檔失誤"。“
財務總監欲言又止:“謝總,同一地塊抵押給兩家銀行,萬一交叉核查...“
“日本人的審計團隻查上海庫房,武漢招行的人隻認湖北檔案。“謝一揚將兩枚印章扔進保險箱,“就像蘇繡的雙麵異色繡,正麵看是牡丹,背麵看是山水。“
他突然轉身指向數據牆:“現在,讓我們陪日本經濟泡沫跳最後一支舞。“
液晶屏上的數字開始瘋狂刷新。三和銀行的50億日元貸款通過七個離岸賬戶拆解,像手術刀般精準切入外匯市場。其中30億兌換成美元吃利差,15億購入德國馬克賭歐洲匯率機製崩潰,剩下5億換成瑞士法郎——這是謝一揚留給自己的安全墊。
“通知澳門葡京,準備接收第一筆"裝修材料款"。“謝一揚按下通話鍵,“何先生知道該怎麽做。“
第二節:籌碼裏的乾坤大挪移
1992年2月3日,澳門葡京酒店翡翠廳。
荷官戴著白手套的手指在綠呢賭台上翻飛,十萬麵值的籌碼堆成七彩小山。謝一揚坐在vip包廂裏,麵前攤開的不是撲克牌,而是十幾本不同顏色的護照。
“謝老板,今天走哪條通道?“賭場經理何鴻森推門而入,金絲眼鏡後藏著鷹隼般的目光。
謝一揚用瑞士軍刀挑開一遝銀行本票。這些印著“武漢鋼鐵集團設備采購款“的票據,金額欄的墨水還沒幹透。“老規矩,先過水再曬幹。“
何鴻森拍拍手,三名會計捧著點鈔機進來。本票在機器裏轉一圈,金額就從人民幣變成等值港幣。接著穿旗袍的女侍應端來托盤,上麵擺著特製的“翡翠籌碼“——每個背麵都刻著微型二維碼。
“深圳過來的貨車三點到珠海。“何鴻森湊近低語,“海關老王打點好了,走生鮮通道。“
謝一揚看了眼勞力士。此刻那輛載著冷凍金槍魚的貨車正通過拱北口岸,魚腹裏塞滿了即將變成“賭場盈利“的美元現鈔。這些錢會在澳門洗白後,經香港匯豐流入開曼群島的殼公司。
“央行昨天發了外匯管製新規。“何鴻森突然壓低聲音,“每人每年限購五千美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一揚輕笑出聲。他拉開公文包,露出裏麵印著國徽的紅頭文件:“所以我們需要"特殊招商引資項目"的批文。“文件空白處已經蓋好某部委的大印,隻等填入具體金額。
當翡翠籌碼在輪盤上叮當作響時,深圳那邊的財務團隊正偽造三百份員工護照。每人五千美元的購匯額度,湊起來正好是謝一揚要轉移的150億日元利潤。
第三節:壞賬迷宮裏的捉迷藏
信貸管理部主任王誌強盯著電腦屏幕,冷汗浸透了白襯衫。係統顯示揚帆集團在湖北五家銀行的貸款全部逾期,抵押物——那些浦東地塊的評估價正在斷崖式下跌。
“馬上啟動資產保全!“他抓起電話吼道。但聽筒裏傳來的消息讓他的手指僵在半空:“什麽?地塊已經被上海浦東法院查封?“
與此同時,上海浦東大道141號。
謝一揚的律師團隊正在法庭上慷慨陳詞:“根據中日雙邊投資協定,三和銀行作為優先債權人有權處置抵押物。“法官麵前擺著厚達三厘米的英文版條約,關鍵條款用熒光筆標出。
而在武漢招行的會議室裏,另一場談判正在上演。揚帆集團的財務總監推過一摞文件:“這是湖北省政府關於支持浦東開發的會議紀要,貴行的貸款屬於政策性虧損。“
文件最後一頁附著周明遠的批示:請各金融機構從大局出發。鮮紅的公章蓋在“財政兜底“四個字上,力透紙背。
當夜,王誌強在辦公室通宵翻賬本時,發現更可怕的漏洞——揚帆集團用來抵押的產權證編號,與上海方麵存檔的不一致。但當他試圖聯係上海國土局核查時,電話那頭卻說原始檔案“正在數字化整理“。
而此刻的謝一揚,正站在外灘和平飯店的露台上,舉杯遙望對岸燈火漸熄的浦東。他口袋裏揣著明天飛往蘇黎世的機票,瑞士銀行保險箱裏鎖著三本不同名字的護照。
300億壞賬?那不過是金融創新路上的一點塵埃。
第四節:權力遊戲裏的終局
周明遠坐在四合院的天井裏,手中紫砂壺的茶早已涼透。石桌上攤開的《國內動態清樣》上,黑體標題刺得他眼睛生疼:《警惕浦東開發中的金融風險》。
“老領導,這事捂不住了。“秘書低聲匯報,
周明遠摸出手機,撥通了那個倒背如流的號碼。電話接通後,他隻說了三個字:“斷幹淨。“
千裏之外的武漢東湖賓館,謝一揚正用碎紙機處理最後一批文件。碎紙屑落入特製的化學藥水中,頃刻間化為糊狀物。張鐵柱的機械眼監控著銷毀過程,確保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會殘留。
“老板,瑞士那邊確認收到全部資金。“張鐵柱遞上衛星電話,“但周省長要求視頻原件...“
謝一揚從書架抽出一本《文選》,書頁中夾著微型磁帶。這是去年在橫琴賭場錄製的“珍貴資料“,畫麵裏周明遠正在輪盤賭桌前汗如雨下。
“告訴他,原件在我腦子裏。“謝一揚將磁帶丟進壁爐,火焰瞬間吞沒了那些不堪的畫麵,“隻要東風依舊,揚帆永遠是他的錢袋子。“
當夜,周明遠同誌調任浦東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鏡頭掃過周明遠嚴肅的麵孔時,他西裝口袋裏的翡翠籌碼正微微發燙。
而在未被鏡頭捕捉的角落,謝一揚的新名片剛剛印好——頭銜是“浦東國際金融中心首席顧問“,燙金字體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