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三峽工程的國際索賠

字數:4863   加入書籤

A+A-


    1992年1月27日,三峽大壩施工現場,暴雨如注。
    美籍華裔工程師林世傑蹲在泄洪洞旁的混凝土基座上,手指輕輕撫過那道幾乎不可見的細縫。雨水順著他的黃色安全帽邊緣滴落,打濕了手中那份剛打印出來的超聲波檢測報告。
    “林工,這數據是不是出錯了?“年輕的技術員小王湊過來,聲音壓得極低,“c40標號的混凝土,實測強度隻有c25,這...“
    林世傑的指尖在報告上一組數字上反複摩挲,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作為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特聘專家,他太清楚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麽——三峽大壩核心區域的混凝土強度比設計要求低了近40,一旦庫區蓄水,巨大的水壓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
    “去把3號、7號、9號取樣點的原始記錄調出來。“林世傑站起身,雨水順著他的防水外套滑落,“還有,通知監理組暫停這一段的澆築。“
    小王臉色煞白:“可謝總昨天剛下了死命令,要求月底前必須完成這一標段...“
    “去他媽的死命令!“林世傑突然暴怒,這是他來中國工作半年第一次失態,“這是要死人的!“
    他的怒吼淹沒在挖掘機的轟鳴中。遠處,一輛黑色奔馳正穿過雨幕駛向工地指揮部。
    謝一揚剛下車,張鐵柱就撐著傘快步迎上來。
    “老板,出事了。“張鐵柱的機械眼在雨中泛著紅光,“美國來的那個林世傑發現了混凝土問題,正在調原始數據。“
    謝一揚的腳步微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雨水打在定製西裝的肩頭,洇出深色的痕跡。他抬頭看了眼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計算這場雨會持續多久。
    “監理組那邊處理好了?“謝一揚的聲音平靜得可怕。
    “按您的吩咐,所有取樣記錄都做了兩份。“張鐵柱遞過一個防水文件夾,“這是備用的"合格"報告,但林世傑堅持要看原始數據...“
    謝一揚接過文件夾,指尖在封麵上輕輕敲擊。他想起三個月前,自己批準使用那批摻了過多粉煤灰的水泥時,周明遠在電話裏的警告:“老謝,三峽工程可是百年大計...“
    “聯係林工程師,就說我請他共進晚餐。“謝一揚突然轉身,“另外,準備一輛載重卡車,要鄂e牌照的。“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了一下,立刻領會:“明白,我這就去安排。“
    宜昌桃花嶺飯店,vip包廂。
    林世傑推開雕花木門時,謝一揚正站在窗前欣賞雨景。桌上擺著精致的湖北菜,一瓶茅台已經開了封,酒香混著菜香在包廂裏彌漫。
    “林工,辛苦了。“謝一揚熱情地迎上來,握住林世傑的手,“聽說你今天發現了些小問題?“
    林世傑抽回手,從公文包裏取出那份被雨水浸濕邊緣的報告:“謝總,這不是小問題。大壩核心區的混凝土強度嚴重不足,必須立即停工整改。“
    謝一揚笑容不變,給林世傑斟了杯酒:“先吃飯,邊吃邊聊。“他推過一個鼓鼓囊囊的信封,“這是揚帆集團的一點心意,感謝你這半年來的辛苦工作。“
    林世傑沒有碰那個信封。他直視謝一揚的眼睛:“我已經向北京方麵發了緊急報告,建議成立獨立調查組。“
    包廂裏的空氣瞬間凝固。謝一揚放下酒杯,瓷器相碰發出清脆的聲響。
    “林工,“謝一揚的聲音依然溫和,但眼神已經冷了下來,“你知道三峽工程對國家意味著什麽嗎?現在國際上有多少雙眼睛在等著看中國的笑話?“
    “正因如此,才更不能拿工程質量開玩笑!“林世傑拍案而起,“我是工程師,我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我在這份虛假報告上簽字!“
    謝一揚慢條斯理地夾了塊武昌魚:“你妻子瑪麗安和女兒艾米麗,是在波士頓對吧?聽說艾米麗剛考上哈佛?真是可喜可賀。“
    林世傑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你...你什麽意思?“
    “沒什麽意思。“謝一揚微笑著舉起酒杯,“隻是覺得,像林工這樣的高端人才,家人應該接到中國來看看。揚帆集團可以全程讚助。“
    林世傑的手微微發抖。他深吸一口氣,抓起公文包轉身就走:“明天上午九點,我會在北京建設部的會議室,如實匯報所有發現。“
    包廂門被重重關上。謝一揚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拿出手機撥了個號碼:“準備pan b。“
    次日清晨,宜昌至北京的高速公路。
    林世傑坐在出租車後排,反複檢查公文包裏的資料。車窗外,晨霧籠罩著江漢平原,能見度不足五十米。
    “師傅,能不能開快點?“林世傑看了眼手表,距離會議開始還有四個小時。
    司機老周從後視鏡裏看了他一眼:“這霧太大了,開快不安全...“
    話音未落,一輛滿載鋼筋的卡車突然從岔路口衝出,徑直朝出租車撞來。老周猛打方向盤,但為時已晚——
    “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屬扭曲的刺耳聲響徹高速公路。林世傑在失去意識前的最後一刻,死死抱住了懷中的公文包。
    武漢同濟醫院,重症監護室。
    謝一揚站在病房外,透過玻璃窗看著渾身插滿管子的林世傑。醫生正在向張鐵柱匯報情況:“...頸椎45節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癱,語言功能可能永久喪失...“
    “他隨身帶的文件呢?“謝一揚問道。
    張鐵柱遞過一個燒焦的公文包殘骸:“車禍後起了火,大部分都燒毀了。不過...“他壓低聲音,“我們在他的鞋底發現了這個。“
    那是一個微型膠卷,裏麵是林世傑偷偷拍攝的混凝土取樣全過程。
    謝一揚接過膠卷,對著燈光看了看,然後輕輕一掰——膠卷斷成兩截。
    “通知美國那邊,可以開始行動了。“
    三個月後,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法院。
    瑪麗安·林站在原告席上,雙手緊握著一張照片——那是她和丈夫女兒在哈佛校園的合影。現在,這張照片被投影在法庭的大屏幕上,成為證據的一部分。
    “被告謝一揚通過威脅、暴力手段,故意傷害我的丈夫...“瑪麗安的聲音哽咽,“他不僅毀了一個工程師的職業生涯,更是在拿數百萬人的生命安全冒險!“
    旁聽席上坐滿了記者,閃光燈不斷閃爍。謝一揚的代理律師——來自紐約頂級律所的詹姆斯·羅德慢悠悠地站起來。
    “法官大人,我的當事人是中國著名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羅德推了推金絲眼鏡,“這起所謂的"國際訴訟",完全是某些人為了詆毀中國重大工程而編造的鬧劇。“
    他轉向陪審團,舉起一份《華爾街日報》:“就在上周,中國政府發布的三峽工程進度報告顯示,所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而林先生...“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輪椅上的林世傑,“有酗酒史和抑鬱症病史。“
    瑪麗安氣得渾身發抖:“這是汙蔑!我丈夫從不——“
    法官敲響法槌:“請原告控製情緒。“
    就在這時,法庭後門被推開,一個穿西裝的亞裔男子匆匆走進來,在羅德耳邊低語幾句。羅德的表情頓時放鬆下來。
    “法官大人,我剛接到消息,本案的關鍵證人——林先生的助手王先生,在中國突發心髒病去世。“羅德露出遺憾的表情,“這讓我們無法核實原告方所謂"證據"的真實性。“
    瑪麗安如遭雷擊,癱坐在椅子上。她終於明白,在這場不對等的戰爭中,她永遠不可能贏。
    當晚,北京某隱秘會所。
    謝一揚將一份英文報紙扔在茶幾上,頭條標題赫然是《三峽工程風波平息,美籍工程師指控被駁回》。
    “周省長,這次多虧你及時安排。“謝一揚倒了杯茅台,“那個小王,處理得很幹淨。“
    周明遠沒有碰酒杯。他盯著電視上播放的三峽工程宣傳片,聲音沙啞:“老謝,那些混凝土...真的會出問題嗎?“
    謝一揚走到窗前,窗外是燈火輝煌的北京城:“混凝土的壽命,通常是五十年。“他輕輕搖晃著酒杯,“而我們的任期,隻有十年。“
    兩人陷入沉默。電視裏,播音員正激情澎湃地報道:“...三峽工程各項指標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在千裏之外的三峽工地,雨水正滲入那些強度不足的混凝土裂縫中,悄無聲息地腐蝕著這個世紀工程的根基。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