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武鋼的賬本魔術v
字數:1746 加入書籤
1994年2月23日,武漢鋼鐵廠三號高爐的濃煙裹挾著鐵鏽味彌散天際。謝一揚指尖敲擊著辦公桌,桌上攤開的《人民日報》頭版赫然印著“揚帆集團捐贈萬噸鋼材支援三峽建設”的標題,而壓在報紙下的是一摞泛黃的武鋼生產台賬——最後一頁的墨水未幹,油印的“1993年12月”下方,新增了一行手寫數據:“螺紋鋼超額完成年度計劃127”。
“謝總,審計組的人到廠門口了。”法務總監趙明推門而入,袖口沾著碼頭特有的煤灰,“按您的吩咐,三號爐的‘幽靈產量’已經轉進廢鋼回收賬目,但周書記剛來電,說南巡組帶了冶金部的專家。”
謝一揚輕笑一聲,從抽屜裏抽出半張燒焦的磁卡扔給趙明:“讓林教授那個學生把爐溫監測係統‘校準’一下——就說這是紅星幫昨晚在珠海港沒銷毀完的證據。”他起身時,窗外傳來刺耳的刹車聲,審計組的黑色轎車碾過積水的坑窪,車身上還沾著浦東工地的放射性混凝土渣。
上午十點,武鋼財務科
審計組長鄭國棟翻動著賬本,鋼筆突然在某一頁頓住:“謝董事長,貴公司去年四季度螺紋鋼產量比三季度暴漲300,但同期焦炭采購量隻增加了15——這熱效率怕是能拿諾貝爾獎?”
會議室驟然安靜,隻有排風扇攪動著摻了鐵屑的空氣。謝一揚慢條斯理地抿了口茶,茶湯裏沉著幾粒來自三峽庫區的黃泥。“鄭組長有所不知。”他推開窗戶,指向正在卸貨的列車,“武鋼從蘇聯引進了新型富氧鼓風技術,焦炭利用率提升是寫入《冶金學報》的。”
話音未落,財務科主任突然衝進來高喊:“三號爐出事了!”眾人奔至車間,隻見監控屏上爐溫曲線詭異地波動著,而林振華的學生正攥著那半張磁卡,對審計組解釋:“紅星幫的人篡改了傳感器數據,實際產量隻有賬麵60……”
正午十二點,江城碼頭
謝一揚站在生鏽的龍門吊下,海關緝私艇正押解著那艘載有蘇聯軍火的貨輪。趙明壓低聲音匯報:“紅星幫的賬本顯示,他們用武鋼‘超額產量’的批文,從哈薩克斯坦換了三車皮裝甲鋼——現在全在海關的扣押清單上。”
“讓《長江日報》的記者拍清楚點。”謝一揚踢開腳邊印有“三峽建設專用”的封條,“重點報道這些鋼材的鉻含量超標,會引發大壩焊縫脆裂。”他轉頭看向碼頭另一側,被拐騙的下崗女工正被押上警車,其中一名短發女子突然抬頭——她耳後若隱若現的紋身,與謝一揚在澳門賭場見過的國安線人一模一樣。
黃昏六點,揚帆集團地下金庫
周明遠將一遝照片甩在桌上,畫麵裏是謝父九十年代在漢正街走私磁帶的交易記錄。“南巡組要查江城鋼廠‘幽靈工’的工資流向,你最好解釋清楚為什麽這些人全在紅星幫的賭場名單上!”
謝一揚打開保險櫃,取出一本貼滿外匯憑證的賬簿。“周叔,1991年武鋼技改資金被挪去海南炒房時,是誰簽的放行條?”他翻到某一頁,指縫間露出半張澳門自來水公司的氯含量檢測報告,“明天《經濟參考報》會登出‘某領導親屬境外賭場豪賭’的新聞,當然——”他按下碎紙機開關,“如果央行特批的外匯額度能今晚到賬,這些資料就是浦東地塊的‘曆史遺留問題’。”
窗外突然電閃雷鳴,暴雨衝刷著高爐未散的濃煙。謝一揚凝視著桌角那枚沾血的澳門籌碼券,編號正與黃誌強死亡現場的軍工圖紙訂單嚴絲合縫。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