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光穀的商標戰爭iii

字數:1902   加入書籤

A+A-


    1994年2月24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飄著細雨,謝一揚的黑色奔馳碾過泥濘的工地便道,擋風玻璃上沾著紅星幫貨輪爆炸案的新聞剪報。副駕駛的趙明遞來一份《長江日報》,頭版赫然印著“揚帆集團捐贈三峽鋼材受國務院表彰”,右下角卻是一則小字訃告:“光通信專家林振華教授突發心梗離世”。謝一揚指尖在訃告上頓了頓,想起澳門山頂醫院icu裏那張燒焦的磁卡——那裏麵存著林教授死前未提交的《光刻機技術專利評估報告》。
    “林教授的學生們鬧起來了。”趙明壓低聲音,“他們懷疑實驗室數據被篡改,聯名向科委舉報我們‘漢芯’商標侵權。”後視鏡裏,一輛掛著鄂o牌照的桑塔納正尾隨而至,謝一揚冷笑:“周明遠這是急著給南巡組交投名狀啊。”
    光穀創業大廈的玻璃幕牆映出謝一揚陰鷙的麵容。會議室裏,武漢大學科技處的張主任正拍著桌子怒吼:“你們把林教授的gx2000光纖技術改個字母注冊成hx2000,就敢說是自主創新?”桌上攤開的專利文件顯示,揚帆集團上周申請的十二項光通信專利,與林教授團隊被焚毀的原始圖紙相似度高達90。
    謝一揚慢條斯理地翻開文件夾,抽出三張照片推過去:第一張是張主任兒子在拉斯維加斯賭場的監控截圖,第二張是科委鄭組長女婿林誌強簽字的“漢芯項目”立項書,第三張則是紅星幫從林教授實驗室搬走保險櫃的夜視錄像。“專利局隻看公章。”他敲了敲照片,“倒是張主任挪用200萬科研經費炒海南地產的事,南巡組應該很感興趣。”
    窗外突然傳來刺耳的刹車聲。十餘名舉著“還我導師心血”橫幅的學生衝破保安阻攔,最前排的短發女生高舉磁卡讀取器——正是珠海港失蹤的國安線人。謝一揚瞳孔驟縮,那設備與林教授磁卡同款。
    漢正街商標事務所的卷簾門在暴雨中嘩啦落下。謝一揚盯著電腦屏幕上閃爍的商標局內網界麵,身後是連夜從深圳調來的山寨工廠老板。“明天日出前,我要看到‘華為’‘中興’‘烽火’的商標全掛在揚帆子公司名下。”他甩出一遝香港離岸公司的注冊文件,“用這些殼去搶注,讓正主反過來給我們交授權費。”
    突然停電。黑暗中,趙明手機亮起一條加密短信:“國安已恢複林教授磁卡數據,光刻機專利涉及軍委訂單。”謝一揚猛地踹翻辦公桌,紅星幫走私的那批蘇聯軍火箱裏,確實有幾箱貼著“光學儀器”標簽的金屬箱——當時他隻當是普通望遠鏡。
    雨夜裏,一輛無牌麵包車撞開事務所後門,跳下五個持刀混混。領頭的光頭獰笑:“鄭組長讓我代問,謝總還記得浦東地塊的放射性混凝土嗎?”謝一揚慢悠悠點燃煙,屋頂突然探出十支獵槍——那是他安插在商標局的“保安隊”。槍響前,他輕聲對趙明說:“把林教授訃告登在《人民日報》第三版,標題要寫‘愛國科學家傾盡家財資助貧困生’。”
    淩晨的揚帆集團地下金庫,謝一揚用周明遠的私章拓印打開保險櫃。最裏層躺著紅星幫沒來得及銷毀的賬本,其中一頁記載著:“1993.11.8,支付海關李科長子澳洲賭債,換取光刻機零件免檢放行。”他抓起衛星電話撥給猶太財團:“我要你們在《瓦森納協定》裏加個名字——就說中國謝一揚,已經能造0.8微米芯片了。”
    拂曉時分,謝一揚站在東湖邊,看著《湖北日報》新鮮出爐的號外:“揚帆集團光通信專利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湖麵飄來一張殘破的傳單,是學生們連夜印刷的《林教授技術被竊證據集》,墨跡被雨水暈染成血一般的暗紅。他抬腳碾碎紙片,對匆匆趕來的趙明笑道:“去告訴周明遠,南巡組要是查商標搶注,就先解釋下他小姨子名下的那家‘三星電子武漢)有限公司’。”
    遠處,光穀的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工人們正爬上腳手架,將“漢芯產業園”的招牌換成“中國光穀核心區”。謝一揚摸出那枚染血的澳門籌碼券,編號347的鋼印在晨光中閃著冷光——這是賭局終章的籌碼,更是下一場戰爭的通行證。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