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做麵食
字數:7922 加入書籤
寒枝特意起了個大早,準備去荒地那邊實地考察一下。
雖然昨天就已經選定了第一個水井的挖掘地點,不過還是再去確認一下更安心。
挖井的活畢竟累人,再說現在本來就人手緊張,一隊人挖幾天最後是個枯水井,那就太打擊士氣了。
女媧氏自己人對她做事很有信心,但是這次挖井很多都是遊商的人,第一次成功更有助於她接下來調動這些人幹活的積極性。
十月的清晨,溫度隻有十幾度,她穿的還是短袖,剛打開門就打了個哆嗦,裸露在外麵的胳膊腿迅速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趕緊把秋衣做出來吧。”寒枝嘴裏低聲念叨一句,反手掩上門,往荒地那邊走。
堇比寒枝起來的更早,她帶著田箐在做飯的房間準備早飯。
族裏現在每天的飯食都很簡單,粟米粥,烤肉或者燉肉,不過青菜的花樣倒是多了些。
遊商手底下有人專門開辟了一大片菜園種植時令蔬菜,每天早上露水還沒褪去的時候,就摘了菜,用袋子背著送過來。
托她的福,女媧氏的人也跟著分到一部分。
時下人已經開始種植葵菜了,十月份正是可以食用的季節。
堇照著寒枝說的,早上經常把粟米熬成粥後,再撒入一大把切得細細的葵菜攪勻,滑溜溜的,喝起來很順口。
如果不幹活的話,一碗粥就著鹹菜倒是可以熬到中午吃飯,但最近無論開荒還是伐木準備做龍骨車,都是體力活,早上還是要吃幹飯。
芮又帶著遊商的人,找了幾塊大石頭,做了兩台磨盤出來。
那麽多麥子呢,當然要磨麵粉做餅子吃啊。
麵餅出鍋那天的盛況猶在眼前。
祝葵不是個沒吃過苦的嬌慣人,她小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殼沒磨幹淨的糧食,長大以後也吃過不少次麥飯。
就是吃過很多苦的祝葵,也覺得麥飯難吃。
而不管怎麽做都難吃的麥子,被風氏做的石磨一點點研磨成黃褐色的麵粉。
遊商的糧食夠多,麥子的正確吃法又是第一次在大河流域現世,寒枝當然不能再摳摳搜搜的給眾人吃夾了麩皮的麵粉。
萬一被人傳出去“哎呀那個麵粉我知道,不好吃,雖然比麥飯好些,但吃進嘴裏還是不如粟米。”
那她就變成小麥的黑粉了!!
這一世,她要讓小麥奪回屬於它的一切。
離開錯誤的吃法,提前幾千年,與水稻展開主食爭霸之路。
冬小麥一現世,再配合石磨使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們也從來不是什麽蠢笨無知代名詞,馬上就能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他們可以多收一季的糧食,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刻,就會多了一層保障。
保障他們不會輕易的淪落為奴隸。
即使沒有人大力推廣,小麥也會自動聲名遠播,種植的推廣也就順理成章。
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讓首次用麵粉做的食物,給眾人的味蕾來一錘重擊。
麵粉怎麽做好吃呢?饅頭、包子、麵條、餃子、煎餅,先做這幾樣代表出來就行。
不缺油的貴族們可以吃點費油的煎餅,沒油的平民們,也能整點饅頭麵條吃。
磨盤過了第一道的麵粉還是以粗粗的顆粒居多,芮又把這些顆粒投回石磨裏重新研磨。
第二遍磨出來的麵粉,就可以用來篩選細粉了。
用蘆葦紮成的小刷子拂去上麵那一層帶著麩皮的粗顆粒,下麵一層,就是細細的麵粉。
河邊到處都是蘆葦叢,花穗蓬鬆,一陣風吹過,葦絮飛的到處都是。
沒有竹子,寒枝就用柔韌的蘆葦杆編了個篩子。
細麵粉倒進篩子中,隨著她兩隻手來回搖動的動作,麵粉從篩子細小的縫隙間,一點點落進下方幹淨的麻布上。
黃褐色的小麥粒就在遊商和她的一眾手下眼裏,慢慢變成摸起來手感膩滑的麵粉。
單憑摸起來的手感,就知道這叫麵粉做出來的東西,一定不會難吃到哪去。
寒枝又和遊商要了油。
即使是遊商這樣的大商人,日常吃油也是很節省的。時下人常吃的是動物油,以牛油羊油以及豬油居多。
牛油叫膏香,羊油叫膏膻,豬油則叫膏腥。
民脂民膏一詞中,脂和膏的區別,就在於有角和無角。牛羊類有角的脂肪叫做脂,豬這種無角的,就叫膏。
遊商是不吃豬油的,因為時下豕的養殖方式讓她不喜,所以寧願不吃。
牛油和羊油是遊商在北方,和那裏的部落民們換到的。
換羊油的地方有許多很高很高的山,但在山下,有一條河流衝刷出來的平原。
那裏的人喜歡把房屋的一部分建在地裏,還會建一座特別大的屋子,供老人和小孩子住。
祝葵很喜歡那裏,因為那裏是非常少見的,依然維持著上古部落生活習慣的地方。
不過這些人會養羊,並不怎麽養牛,牛油是祝葵在草原上,和那些沒有固定住處的人換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吃油很節省的祝葵,見寒枝開口要油,大方的拿了一罐子牛油出來。
牛油比羊油更好吃,這一罐子,本是她為了留著過冬吃的。
寒枝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豬油,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豬油就豬油吧,沒得吃就不要挑了。
等揭開油罐上的蓋子後,她敏銳的聞到了罐中傳出的牛油那股特殊香氣,口水差點滴下來。
媽呀,滿滿一罐子牛油,這對於一個久苦於無油可吃的原始人來說,比一罐子黃金的誘惑還要大。
“你從哪來的這麽多牛油!”蒼天啊,難道祝葵有一個養牛場?
寒枝瞬間心生向往。
“牛油?”遊商抓住這兩個字,和她換油的那些人似乎不是這麽叫這種動物的。
“不錯,就是牛油,從牛身上來的,就叫牛油,羊身上來的,就叫羊油。”寒枝不知道此時人怎麽稱呼牛,但這確實是牛油沒錯。
“身上有這種油的動物,你知道哪有嗎?”見遊商沒有回答自己的問題,寒枝隻好直接問了。
牛啊,這可是牛!
終於在她麵前出現了,雖然隻是身上的油!
第六十六章
用來做餡兒的菜,寒枝隻弄了一種,韭菜雞蛋。
韭菜是此時人們菜園中常見的五大蔬菜之一,遊商的菜園子中自然有。
雞蛋,也是遊商的,她有一個養雞場。
祝葵還是奴隸時,那裏的部落民很擅長養雞,認真算來,一個部落之中,起碼養了千餘隻雞。
平均每戶都會養上十幾二十隻,這在此時,已經是非常大的規模了。
所以對於大量養雞,她也算頗有心得。
她知道養雞的地方可以常灑草木灰,這樣雞不容易生病。雞籠中還要挖排水溝,因為潮濕多雨的季節中,雞是最容易生病的,要做好排水,保持幹燥。
還有雞也是要選種的,如果母雞的頭冠大皮厚,就可以選凹鼻翹嘴的公雞與之交配互補。
還有通過羽毛的光澤度,挑選健康雞。
甚至雞的一些常見病,她也知道應該采什麽草藥來治療。
不過有時候也會遇上一些她治不好的病,而且雞會一隻傳一隻最後全部死完。
遇上這樣的事情也沒辦法,隻能自認倒黴。好在她家大業大,養雞也隻是為了供應給手底下的人吃,損失雖然有,不至於傷筋動骨的。
遇上這種大批雞死亡的事情,那片地方就不能再養雞,得換個地方養了。
不能不養雞,不養的話就會有很多糧食浪費,手底下的人還要常吃雞蛋補身體。肉還是太難得了,即使是豬肉,也不是天天都可以殺來吃的。
不能下蛋的公雞以及老母雞也是非常好的肉食來源。
寒枝做麵食的時候,直接讓族人在外麵砌了個土灶,然後把陶釜架上去。
本來在平原上已經退休的陶釜,到了外麵,因為鐵鍋不方便露麵,又重新就業了。
處理好的牛油先下了鍋。
古人很早就已經學會了把動物油中的異味去除之後再做菜的辦法,之所以把動物油分為脂和膏,就是因為它們的處理方法不一樣。
《禮記?內則》就有關於此事的記載,原話為脂用蔥,膏用薤,薤就是野蒜。
此時的蔥,基本都是從山間拔來的野蔥培植而成,所以長得細細長長,很多顆擠成一叢。
但這種野蔥香味更濃,去味效果更好。
炸過的野蔥撈出來再煎蛋,然後加入韭菜翻炒。
“這兩樣我都吃過,但沒想到還能這樣混在一起吃。”祝葵看著鍋裏那黃黃綠綠的顏色,直覺肯定好吃。
炒好的餡兒放在一旁備用,寒枝又開始揪麵團。
這種麥子不是之前鯉族人種的二代小麥,而是可以發酵的品種。
隨處可見的辣蓼草,花期很長,可以從五月開到十月。辣蓼花加上一些葉子,因為葉子上麵也有菌群,磨成粉後直接揉進麵團裏麵,再靜置幾小時發酵膨大即可。
發好的麵團揪下一塊,就可以做下次發麵的引子了。
膨大了兩倍的麵團,在麵板上被芮揉來揉去。
“這,這麥子怎麽會變成這樣的,像泥巴一樣的東西。”雖然是親眼看著麵粉誕生,但一些人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就這樣這樣再那樣那樣,就變成現在的樣子啦?
以前吃的都是死麵餅,所以芮對於發酵麵團也很好奇。
“看著像泥巴,吃起來可不像。”寒枝把揉好的麵分成小塊的劑子,然後把炒好的餡兒裝進去。
簡單粗暴的把麵團連接處捏一捏,再壓扁,就直接放進陶釜裏麵開始煎,這就是煎餅。
箐看這麽簡單,就直接包攬了做煎餅的任務。
寒枝就換下一個。
饅頭更簡單,用石刀切成小塊直接等著蒸就行。
也就包子和餃子在包的時候稍微有點難度,不過包的難看也不影響吃,寒枝就弄得很隨意。
蘆葦杆編的蒸簾洗洗幹淨,放上饅頭劑子和包好的包子。
沒有計時工具,蓮花漏都在山上呢,這東西又不方便攜帶,寒枝隻能自己估摸個大概的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陶釜上的煎餅滋滋作響,空氣中開始傳出油香以及餡兒的香氣,引得周圍人都開始抽鼻子。
“我怎麽覺得這聞起來,比烤肉還香呢。”有人說道。
“隻是加了雞子,不能比肉都好吃吧。”旁邊的人回應的有點遲疑。
你們做的烤肉,還真不一定有我的煎餅好吃,寒枝在心裏暗自嘀咕。
烤肉在貴族階層來說是很常見的菜,畢竟幾十萬年以前,北京猿人們就已經在吃烤肉了。
隻是調料匱乏,原材料肉質又不好,所以很難做的好吃。
通常隻是把肉切成小塊之後,用樹枝串起來放在火上烤熟,再撒點鹽就直接吃了。
不過這畢竟是肉,即使不好吃,也沒人嫌棄,照吃不誤。
韭菜雞蛋就不一樣了,隻要有油鹽,炒出來就是好吃的。
煎餅的餡兒是熟的,隻要把麵皮煎熟就行。箐開始給煎餅翻麵,空中的香氣更濃。
遊商一直看著寒枝做麵食的動作,發現她雖然做的很隨意,但動作很熟練。
一看就是經常吃麵的人。
但她記得麥子在這一片根本沒人種,風氏住在山裏難道還會種麥子?
但這位小巫醫身上的疑點壓根不止這麽點。
寒枝早就沒有掩飾的心思了,會就是會,很多東西都是偷偷藏不住啊。
祝葵不光給了族裏很多糧食,還救了阿若,對於風氏來說,她相當於半個自己人了。
阿若也在幫著磨麵粉呢,芮去揉麵的時候她就接手了過去。
她現在覺得老大把她送來風氏,是真的為她好了。
總覺得這些人和巫山人有點像,阿若偷偷想。巫山人也是住在山裏,也會做很多山下人不會的事情。
不過巫山的女人要更高大一些,風氏這些女人雖然也很壯,但除了芮,其餘人很多還沒阿若高。
不過阿若覺得這些人比巫山人還要厲害,起碼現在做的這個麵食,巫山人就絕對不會。
“香噴噴的煎餅,出鍋嘍。不好做,一人吃一個也就行了。”寒枝笑嘻嘻的率先拿了一個,然後開始招呼其他人吃。
喜歡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請大家收藏:()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