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要不….咱們也整一個?
字數:7172 加入書籤
胡戈道了謝,又在群裏喊。
“喜歡配音的妹妹在麽?”
一個id叫”聲優小兔”的用戶秒回。
“在呢在呢!胡哥要搞事情?”
群裏頓時熱鬧起來,消息刷得飛快。
“胡大又要出山了?”
“是不是要懟《無極》?帶我一個!”
“我這兒有高清片源,要嗎?”
胡戈看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消息,心裏湧起一股暖流。
這就是他喜歡麥窩的原因——在這裏,你永遠不是一個人。
他把幾個有意向幫忙的人拉進了一個小群,群名很直白。
“搞死《無極》行動組”。
聲優小兔發來語音消息,聲音清脆悅耳。
“胡哥,我還能模仿電影裏那個滿神的腔調呢,你要不要聽聽?你永遠都得不到真愛,就算得到也會馬上失去!“胡戈差點笑噴。
“絕了!就是這個調調!”
另一個叫“剪輯狂魔”的群成員發來消息。
“我剛把電影裏最雷人的片段都截出來了,包括那個你毀了我做一個好人的機會,笑死我了。”
胡戈迅速在群裏布置任務。
“我負責劇本和音頻,小兔配音,狂魔負責素材,法律係的兄弟把關風險。咱們爭取三天出成品!”
夜深了,胡戈的房間裏隻有電腦屏幕的亮光。
他盯著《無極》的海報,突然靈光一閃。
“既然電影講的是一個饅頭引發的故事,那我們就叫它….”
他在文檔頂端打下一行字。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接下來的三天,胡戈幾乎沒合眼。
他寫了改,改了寫,劇本反複推翻重來了七八次。
小兔的配音試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她的嗓子都有些啞了。
剪輯狂魔發來的素材堆滿了硬盤,每一個鏡頭都精確到幀。
第四天淩晨,胡戈頂著兩個黑眼圈,在群裏發了一條消息。
“兄弟們,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把這部電影重新剪輯成一部法製節目!”
群裏瞬間炸鍋。
“哈哈哈神他媽法製節目!”
“可以可以,就說是法治在線特別報道!”
“我建議加個旁白,一本正經地解說這個荒誕故事。”
法律係的同學突然發來一條嚴肅的消息。
“等等,如果用法治在線的包裝形式,會不會有侵權風險?我們得虛擬一個節目名稱。”
胡戈想了想。
“那就叫法製在線特別報道,把治改成製,再加個虛構的電視台標誌。”
第五天晚上,作品終於完成了。
胡戈把最終版本上傳到群裏,附言。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片長20分鍾,請各位大佬過目。”
十分鍾的沉默後,群裏爆發了。
“我操!胡哥你太牛逼了!”
“笑死我了,特別是把無歡說成是犯罪嫌疑人那段!”
“那個本台記者昆侖采訪被害人傾城的橋段絕了!”
法律係的同學發來最後建議。
“整體沒問題,就是滿神那段可能有點擦邊,建議把電吹風造型那句刪掉,免得惹麻煩。”
胡戈從善如流,做了最後修改。
深夜兩點,他點擊了上傳按鈕,把視頻發布到了麥粒視頻平台,分類選擇“影視解說”。
“好了,睡覺!”
胡戈伸了個懶腰,一頭栽倒在床上,瞬間進入夢鄉。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熟睡時,他的視頻正在互聯網上掀起一場風暴。
第二天上午,麥粒視頻的編輯部。
“嘎嘎嘎!”
一陣鴨子般的笑聲從辦公區角落傳來,引得其他編輯紛紛側目。
“小張,你笑什麽呢?”
主編皺眉問道。
被稱作小張的年輕編輯擦著笑出來的眼淚,上氣不接下氣。
“主、主編,您快來看看這個視頻…太、太他媽好笑了。”
主編狐疑地走過去,俯身看向屏幕。
視頻標題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封麵是一個被p上紅領巾的饅頭,背景是《無極》的海報。
五分鍾後,整個編輯部都回蕩著此起彼伏的笑聲。
“這個up主太有才了!”
“把《無極》剪輯成法製節目,天才啊!”
“特別是那個本台評論員指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暴露了封建王朝社會治安管理的漏洞,笑死我了!”
主編擦了擦笑出的眼淚,拍板決定。
“上首頁推薦!這種優質原創內容正是我們平台需要的!”
與此同時,《無極》的評分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跌。
麥窩社區的影評區已經被憤怒的觀眾占領。
“看完《饅頭血案》再來看原片,發現惡搞版比原版合理多了!”
“陳導花了三億就拍出這麽個玩意兒?不如把錢給胡戈拍短片!”
“建議《無極》改名為《一坨引發血案》,更貼切!”
專業影評人也加入了吐槽行列。知名影評人”電影老饕”發表長文。
“《無極》的失敗不是技術的失敗,而是敘事的徹底崩潰。當一部電影需要觀眾看惡搞視頻才能理解劇情時,主創們應該反思了。”
胡戈一覺睡到下午兩點,被手機連續不斷的提示音吵醒。
他迷迷糊糊地抓過手機,發現麥窩app上有999+條未讀消息。
“什麽情況?”
他點開通知,發現自己的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播放量已經突破百萬,評論區被擠爆了。
“胡哥牛逼!”
“這才是《無極》的正確打開方式!”
“up主小心,陳導可能要請你喝茶了哈哈哈!”
胡戈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沒看錯。
他打開麥粒視頻,發現自己的作品赫然掛在首頁推薦位,播放量還在以每秒幾十次的速度增長。
“臥槽….”
胡戈喃喃自語。
“這下玩大了。”
他迅速在“搞死《無極》行動組”群裏發消息。
“兄弟們,咱們的視頻火了!”
群裏立刻沸騰了。
“胡哥!我剛想告訴你,視頻上首頁了!”
“我朋友的朋友在電影公司工作,說他們高層已經看到這個視頻(了了好)了,正在緊急開會!”
“法律係的兄弟,準備好應戰了嗎?”
法律係的同學淡定回複。
“根據《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我們屬於合理使用範疇。不過….胡哥,你最好做好被關注的準備。”
2001年寒冬,京城電視台的年會籌備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著。
盧小寶站在走廊盡頭,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窗台,玻璃上倒映出他緊鎖的眉頭。
“小寶,你的節目報上來了嗎?”
市演藝人協會的王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
“後天就是彩排了。”
盧小寶轉過身,擠出一個笑。”
王主任,我這不是在琢磨嘛…”
“別琢磨了,唱歌跳舞隨便來一個就行。”。
王主任擺擺手。
“咱們協會就你一個年輕人,得活躍氣氛。”
等王主任走遠,盧小寶的肩膀垮了下來。
他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大學學的廣播電視編導,進了電視台卻成了打雜的。
走廊另一頭傳來笑聲,幾個主持人正在排練小品,那自信的模樣讓盧小寶更加煩躁。
“媽的,拚了!”
他猛地拍了下大腿,轉身衝向剪輯室。
深夜的剪輯室裏,盧小寶麵前的三台顯示器同時亮著。
他翻出資料庫裏的老電影,《智取威虎山》《駱駝祥子》《荊軻刺秦王》.…這些膠片時代的經典作品在數字設備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如果把楊子榮的台詞配上今年股市暴跌的新聞….”
盧小寶喃喃自語,手指在鍵盤上飛舞。
他熬了兩個通宵,眼睛布滿血絲,嘴角卻掛著興奮的笑。
年會當天,盧小寶抱著筆記本電腦,手心全是汗。
台下坐著電視台的老前輩們,包括幾位經典電影的參演者。
當《大史記》的標題出現在投影幕上時,他緊張得差點咬到舌頭。
“2001年,那是一個春天...”
熟悉的旋律響起,但畫麵卻是《智取威虎山》的片段,楊子榮正慷慨激昂地說著台詞,字幕卻變成了。
“股市跌破2000點,股民們依然堅守陣地!”
台下先是一靜,隨後爆發出哄堂大笑。
盧小寶偷偷瞥向幾位老藝術家,隻見他們非但沒有生氣,反而笑得前仰後合,有人甚至抹起了眼淚。
“這小子,把我演祥子的片段剪成房奴吐槽了!”
一位白發老者拍著大腿笑道。
《大史記》以驚人的速度在網上傳播。
當時還沒有視頻網站,人們通過論壇附件和qq互相傳送這個不到10b的視頻文件。
盧小寶一夜成名,但他不知道,自己無意中打開了一扇門。
央視新聞評論部的辦公室裏,陳蛇叼著煙,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大史記》笑得直咳嗽。
“老白,快來看!”
他招呼著同事。
“這比咱們做的《焦點訪談》有意思多了!”
白炎鬆湊過來看了幾分鍾,突然拍案叫絕。
“絕了!用《荊軻刺秦王》諷刺台海關係,這剪輯節奏比咱們的新聞評論還犀利!”
“要不….咱們也整一個?”
崔永元不知何時站在了他們身後,眼中帶著狡黠的光芒。
於是,在央視最嚴肅的新聞評論部裏,一個秘密創作小組悄然成立。
他們利用職務之便,調取了大量珍貴影像資料,在深夜的剪輯室裏製作出了《糧食》和《分家在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