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要不……試試那個?
字數:6707 加入書籤
當年在廣播站,沒少跟這些電子元件打交道。
隻見電路板上焦黑一片,散發著一股刺鼻的味道。
他沒吭聲,隻是眯著眼睛,走到灶台邊,從工具箱裏摸出一把鏽跡斑斑的鐵鉗。
他熟練地找到一個焊點,小心翼翼地夾斷,露出一小截銅絲。
“你這老頭,又開始擺弄這些破爛了!”老伴在屋裏嘟囔著。
老吳沒搭理她,隻是專心致誌地將銅絲繞成一個小圈,然後走到收音機旁,插進天線接口。
“嘶……”
收音機裏頓時傳來一陣刺耳的雜音,老吳眉頭一皺,正要放棄,突然,雜音中浮現出一絲極其微弱的共振。
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頻率,低沉而悠遠,仿佛來自遙遠的時空。
老吳渾身一震,他聽出來了!那是靜音亭雨夜的聲音!
他趕緊調整了一下頻率,那段熟悉的律動再次出現,雖然微弱,但卻真實存在。
“聽到了嗎?”老吳激動地把收音機推到吳小雨麵前。
吳小雨瞪大了眼睛,仔細地聽著。
“拿去,”老吳拍了拍吳小雨的肩膀,語氣深沉,“別修它,讓它自己響。”
這聲音,不是修出來的,是自己長出來的!
與此同時,省台的檔案科裏,林小滿正埋頭整理著“城市之聲”第二期的素材。
她戴著耳機,仔細地聽著每一段錄音。
“嗯?這是什麽?”
一段模糊的錄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1997年老城區拆遷時的聲音,推土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但在間隙中,卻夾雜著一種奇怪的節奏——有人在廢墟上敲打著鐵皮,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
林小滿感覺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這節奏……怎麽這麽像“甲五·終章”?
她立刻調出“甲五·終章”的音頻,與這段錄音進行比對。
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
林小滿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她趕緊順藤摸瓜,查到這段錄音的錄音員,正是當年姚建國帶的實習生,現在已經退休了。
她立刻決定登門拜訪。
“您好,我是省台‘城市之聲’的記者林小滿,我想向您了解一些關於當年老城區拆遷錄音的事情。”林小滿禮貌地向老人遞上名片。
老人眯著眼睛,仔細地打量著林小滿。
“你是說那個敲鐵皮的聲音?”老人回憶道,“那天,姚建國非要我錄這個,說‘以後沒人記得這些聲音是怎麽走的’。”
林小滿的心頭一震。
“他……他當時還說了什麽嗎?”
“他說,‘這才是真正的城市之聲,比那些高樓大廈的聲音更真實’。”老人歎了口氣,“可惜啊,他走得太早了。”
林小滿告別老人,回到省台,立刻將這段音頻導入“聲源地圖”,標注為“甲五·前傳”。
她沒有添加任何說明,隻是附上了一句話有些節奏,早就在路上了。
另一邊,在省台的技術科,趙誌明正焦頭爛額地調試著“全省應急廣播係統升級”項目。
“這該死的語音播報,怎麽才能讓老百姓聽得進去啊!”趙誌明撓著頭,對著電腦屏幕上的波形圖發呆。
突然,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
“要不……試試那個?”
他鬼使神差地將“甲五”前奏的切分律動,嵌入了警報間歇音。
“這……這能行嗎?”趙誌明心裏也沒底。
測試會上,多位基層幹部聽完測試音頻後,麵麵相覷。
“這……這聲音聽著不慌,但記得住。”一位鄉鎮幹部說道。
“是啊,比以前的警報聲舒服多了。”另一位街道幹部附和道。
項目組最終采納了趙誌明的方案。
“這節奏不錯,挺有特點的。”項目組組長拍了拍趙誌明的肩膀,“是誰想出來的?”
趙誌明猶豫了一下,在報告裏刪掉了所有個人備注,隻寫了一行字節奏源自田野采樣,無版權爭議。
夜幕降臨,陳青山值完夜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縣城。
他走到靜音亭旁,發現亭外停著一輛皮卡,幾個年輕人正架設著直播設備。
“全網首探神秘神鍋!揭秘非遺背後真相!”背景板上寫著一行醒目的字。
陳青山眼神一冷,他沒有出聲,默默地回到殯儀館,拎來一桶骨灰攪拌用水的殘液。
他走到亭邊,將殘液潑在銅鍋的鍋沿上。
液體幹涸後,在鍋沿上泛出淡淡的白色痕跡,像結了一層霜。
直播開始了。
“各位老鐵,今天咱們來到的是神秘的靜音亭!據說這裏有一口神奇的銅鍋,能夠發出讓人心靜的聲音……”
主播賣力地介紹著,然而,當他用麥克風靠近銅鍋時,卻什麽聲音也錄不到。
“什麽情況?翻車了?”
“假景點!鑒定完畢!”
“浪費時間,取關了!”
直播間裏的彈幕瞬間爆炸。
幾個年輕人沮喪地收起設備,灰溜溜地離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夜風吹過,銅鍋在夜色中低鳴如常——隻是頻率發生了偏移,再難被普通的麥克風捕捉。
姚小波在縣城老郵局翻拍舊信箱時,聽見屋簷下鐵皮雨槽滴水……
姚小波扛著家夥,在縣城老郵局門口轉悠。
這破地方,除了幾個生鏽的舊信箱,連個鬼影都沒有。
他舉起相機,對著信箱就是一頓猛拍,心裏嘀咕“這玩意兒,能有啥流量?”
突然,一陣“滴答、滴答”的聲音傳入他的耳朵。
他抬頭一看,是屋簷下的鐵皮雨槽在漏水。
這聲音……
姚小波一愣,這節奏,怎麽跟吳小雨班上敲桌子的節拍一模一樣?
他趕緊架起錄音筆,對著雨槽就是一頓猛錄。
一連三天,他都泡在郵局門口,雷打不動。
終於,他發現了一個規律每天下午三點十七分,風向一變,水滴就會敲擊到雨槽上一個特定的凹陷處,形成一種穩定而奇特的律動。
他把視頻剪成一個無聲片段,配上文字發到朋友圈“今天,大自然值班。”
沒過多久,林小滿就回了消息“趙科長說,省台新欄目想用這個做片尾音。”
姚小波一聽,瞬間警覺。
他立馬刪掉原片,重新錄了一段無無終點的滴水聲,然後上傳,標題改成“別問是誰敲的,它本來就在響。”
他滿意地看著手機屏幕,嘴角微微上揚。
這流量,可不能讓別人白嫖了。
就在這時,手機響了,是秦峰打來的。
“小波,你看看麥窩社區後台,‘聲源地圖’裏是不是多了點啥?”秦峰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古怪。
秦峰盯著麥窩社區的後台數據,眉頭擰成了麻花。
“聲源地圖”板塊,原本是想靠著“甲五”這口銅鍋,搞點地域文化特色,結果現在……
他點開最新推送的標簽——“不像甲五但很像”。
修車攤師傅敲鈑金,叮叮當當,節奏感十足;廣場舞大媽熱身拍手,啪啪啪啪,自帶鼓點;盲人按摩店的竹簾晃動,沙沙沙沙,像雨打芭蕉……
五花八門,哪兒跟哪兒啊!
秦峰哭笑不得。
用戶們上傳的聲音,的確都帶著點兒節奏,但要說像“甲五”,那真是八竿子打不著。
這簡直就是大型“跑偏”現場!
他揉了揉太陽穴,突然明白了。
“甲五”已經不再是那個“標準答案”了,它變成了一種“濾鏡”,一種人們用來感知聲音、發現節奏的“標準”。
就像當年聽周傑倫,啥歌都覺得是“周氏情歌”的味道。
媽的,這可太有意思了!
秦峰嘴角微微上揚,心裏的焦慮一掃而空。
流量密碼?不,這比流量密碼高級多了!這是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啊!
他大手一揮,決定徹底放飛自我。
關閉算法推薦!
取消熱門排行!
以後,每月就出一張“無主題合輯”,封麵設計成純色背景,中間印一行小字
“這些聲音,互相聽見過。”
他甚至能想象到用戶們一臉懵逼,又帶著點兒好奇的表情。
嘿嘿,就是要這種感覺!
另一邊,省非遺評審委員會的內部培訓會上。
周曉芸站在投影幕布前,神情嚴肅。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小測驗。”
她清了清嗓子,播放了一段沒有任何標注的音頻。
一段清脆而富有節奏的聲音,在會議室裏回蕩。
學員們麵麵相覷,一臉疑惑。
“誰來說說,這段聲音具備‘活態傳承’的特征嗎?”周曉芸問道。
“像少數民族的打擊樂器。”
“不對,我感覺更像是現代裝置藝術。”
“也有點像非洲鼓……”
大家七嘴八舌,誰也說不到點子上。
周曉芸微微一笑,按下了播放器的暫停鍵。
“這是縣城中學課間,五個班自發形成的走廊節奏接力。”
說完,她又展示了幾張照片吳小雨歪歪扭扭的作文複印件,還有她自己繪製的節拍圖冊。
“當我們還在爭論‘誰有資格申報’的時候,孩子們已經用身體投票了。”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堅定。
“非遺的傳承,不是靠專家說了算,而是要看它是否真正融入了人民的生活。”
喜歡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