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好像有點感覺了!

字數:6163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省城電視台。
    林小滿站在主編的辦公室裏,語氣平靜“主編,我決定辭職。”
    主編愣住了,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小林,你沒開玩笑吧?你可是咱們台裏最有潛力的主播之一,‘城市之聲’也做得有聲有色,多少人想進咱們台都擠不進來,你倒好,主動要走?”
    林小滿笑了笑,眼神中帶著一絲釋然“謝謝主編的栽培,但我已經想清楚了。‘城市之聲’很好,但它從來不是我的。我想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
    “尋找自己的聲音?你想當自由職業者?”主編皺起了眉頭,“現在這行競爭這麽激烈,你一個女孩子,單打獨鬥太難了。”
    “我知道。”林小滿點了點頭,“但我還是想試試。”
    主編歎了口氣,知道無法挽留,他語重心長地說“好吧,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也不強求。不過,你走了,‘城市之聲’怎麽辦?這節目好不容易才有了起色。”
    林小滿聳了聳肩,笑著說“交給更有想法的人去做吧。我相信他們會做得更好。”
    臨走前,林小滿把一個u盤留在了工位抽屜裏,上麵附了一張紙條,寫著“下次聽見風穿過橋洞的聲音,記得別關窗。”
    幾天後,新來的實習生小張在整理資料時不小心把“城市之聲”的所有備份都刪除了。
    他嚇得魂飛魄散,趕緊求助技術部門。
    技術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係統回收站裏找到了一段未命名的音頻文件。
    “這啥玩意兒?”小張好奇地雙擊打開了音頻。
    一開始,裏麵隻有嘈雜的聲音,像是菜市場裏剁肉的聲音,一下一下,很有節奏感。
    緊接著,又傳來一陣清脆的腳步聲,似乎是孩子在踩井蓋,發出“咚咚”的聲響。
    整個音頻沒有任何剪輯的痕跡,就像是隨手錄下來的一段聲音碎片。
    小張原本隻是想隨便聽聽,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素材,結果卻越聽越入迷。
    他情不自禁地跟著音頻裏的節奏晃起了腳,嘴角也露出了一絲微笑。
    不知道什麽時候,辦公室裏的其他同事也被這段奇怪的音頻吸引了過來。
    他們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側耳傾聽。
    漸漸地,整個辦公室都陷入了一種奇妙的氛圍中,所有人都跟著音頻裏的節奏輕輕晃動著身體,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無憂無慮地奔跑在街頭巷尾。
    與此同時,德雲社內部會議室。
    於佳佳站在投影儀前,侃侃而談“各位,我今天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去品牌化’的計劃。”
    “去品牌化?於經理,你沒搞錯吧?咱們德雲社現在這麽火,正是應該加大宣傳力度的時候,怎麽還要去品牌化呢?”一個演員提出了質疑。
    於佳佳笑了笑,解釋道“我說的去品牌化,不是說要放棄德雲社這個品牌,而是說我們要弱化它在演出中的存在感。”
    “具體怎麽操作?”郭德鋼饒有興致地問道。
    “首先,我們要取消所有演出海報上的lo,用純文字排版,突出節目的內容和演員的表演。”於佳佳回答道,“其次,我們要禁止演員在社交媒體上頻繁提及‘德雲’二字,讓他們更多地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華。”
    “這……”在座的眾人麵麵相覷,都覺得於佳佳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
    “於經理,你這麽做,會不會影響咱們的票房啊?”有人擔憂地問道。
    於佳佳搖了搖頭,自信地說“不會的。當一個名字太響的時候,它就聽不見別的聲音了。我們要讓觀眾關注的是我們的表演,而不是我們的品牌。”
    會議結束後,秦峰給於佳佳發了一條消息“麥窩社區的用戶開始用‘敲三下’作為暗號登錄了。”
    於佳佳回複道“挺好,說明他們忘了是誰發起的。”
    同一時刻,省非遺評審委員會辦公室。
    周曉芸正主持著《省級非遺評審通則》的修訂工作。
    “周秘書,我建議在咱們的評審通則中增設一個‘數字時代無形遺產’的類別,把那些在互聯網上流行的文化現象也納入進來。”一個委員提議道。
    周曉芸沒有直接反對,隻是淡淡地說道“這個建議很好,我們可以認真考慮。但是,在評審標準方麵,我們要更加嚴格,不能讓一些嘩眾取寵的東西混進來。”
    經過一番討論,評審委員會最終通過了修訂後的《省級非遺評審通則》。
    在評審標準中,增加了一條規定“凡需主動傳播方可存續者,不列入活態傳承。”
    文件通過的當晚,周曉芸獨自一人走到江邊。
    江風習習,吹拂著她的頭發。
    遠處,傳來工地打樁的聲音,一下一下,很有節奏感。
    周曉芸靜靜地站在江邊,傾聽著江風與打樁聲的共鳴。
    她敏銳地發現,這些聲音恰好落入“甲五”調式的尾音,帶著一種悠遠而深沉的意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她沒有錄音,也沒有記筆記,隻是靜靜地站了一會兒,然後轉身回家。
    第二天,老吳出院了。
    吳小雨早早地等在醫院門口,看到老吳拄著拐杖走出來,她立刻跑了過去,扶住了他。
    “爺爺,你終於出院了!”吳小雨高興地說道。
    老吳摸了摸吳小雨的頭,笑著說“是啊,終於可以回家了。”
    爺孫倆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經過新鋪的步行道時,吳小雨突然停下了腳步,指著地麵說道“爺爺,你看,這地磚……”
    “爺爺,你看,這地磚…不對勁!”吳小雨指著腳下新鋪的步行道,撅起了小嘴。
    老吳眯著眼,順著孫女的目光看去,隻見鋥亮的地磚中間,一枚嵌著銅片的井蓋顯得格格不入。
    “咋了?新玩意兒,不習慣?”
    吳小雨不依不饒,故意抬腳踩了踩那枚井蓋——“噗”,悶悶的一聲,完全沒了之前清脆的聲響。
    “沒內味兒了!以前‘當當’的,多帶勁!”
    她皺著眉頭,就要彎腰去摳那銅片,老吳卻一把拉住她。
    “哎,急啥?讓它歇會兒,也怪累的。”老爺子笑嗬嗬的,仿佛看穿了一切。
    兩人緩緩走過,留下那枚沉默的井蓋,仿佛一個被時代拋棄的老物件。
    第二天清晨,鎮上那群放牛娃又來了。
    領頭的娃子,正是吳小雨的小夥伴。
    他們熟門熟路地跑到那枚井蓋前,你一腳我一腳地踩了起來。
    “咚,咚,咚…”
    依舊是沉悶的聲音,孩子們有些失望。“沒意思,一點都不脆!”
    就在大家準備散夥的時候,忽然,“哢嗒”一聲,一枚銅片微微鬆動,發出了細微的聲響。
    “咦?好像有點感覺了!”
    孩子們來了興致,更加賣力地踩了起來。“哢嗒,哢嗒,哢嗒…”
    節奏,正在慢慢重現!
    孩子們歡呼雀躍,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沒人注意到,在不遠處的巷口,老吳正坐在自家門檻上,手裏拄著一把老舊的掃帚。
    他笑眯眯地看著孩子們,手中的掃帚柄,則一下一下輕輕地敲擊著地麵。
    “咚…嗒,咚…嗒…”
    掃帚敲擊地麵的聲音,正好補上了井蓋缺失的第一拍,和孩子們的踩踏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奇妙的旋律。
    風起,吹過老街的鐵皮屋簷,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仿佛在為這熟悉的節奏伴奏。
    整條街的腳步,在不知不覺間,又慢了半拍。
    屬於小鎮的獨特韻律,再次流動了起來。
    這聲音,比人活得久,也比任何潮流,都更深入人心。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細碎地灑在床頭。
    手機急促的鈴聲打破了於佳佳的淺眠,她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看到屏幕上閃爍的名字吳小雨。
    她劃開接聽鍵,聽到小雨壓低的聲音“於姐,井蓋又響了。”熟悉的孩子聲,藏著興奮與小心翼翼,於佳佳沒有問細節,隻簡單地回應“記下時間。”掛斷電話,她坐在床邊,半晌不語。
    等到心緒平複,她翻開電腦,一連三個月全國巡演城市的劇場周邊修繕記錄在眼前鋪展開。
    於佳佳手指在屏幕上遊走,七個曾出現異常金屬共振的地點,赫然構成了一條從北到南的聲波傳播路徑。
    像某種古老的記憶,從大地深處湧出。
    她再調取麥窩社區用戶登錄日誌,看到“敲三下”暗號的使用頻率與這些地點的共振時間高度吻合。
    不是巧合,而是某種未被命名的集體記憶正在蘇醒。
    與此同時,林小滿驅車三百公裏的征程,終於抵達老縣城。
    她原本隻打算采集風穿鋼筋的聲響,卻在廢墟旁架設了便攜錄音設備時,意外錄到了一群孩子放學踩井蓋的遊戲。
    聽到孩子們的笑聲,她不禁微微一笑,隨後卻驚訝地發現,回放錄音時,踩踏節奏竟然完整複現了二十年前縣廣播站每日整點報時的編鍾序列。
    那套編鍾早已熔毀,而樂譜則成了曆史的尋覓。
    翻查檔案,唯一線索指向當年負責調試音響的陳伯。
    第二天,林小滿專程來到垃圾站,在那滿是塵土的地方找到正在掃地的陳伯。
    “您還記得‘甲五’調嗎?”她輕聲問。
    老人停下手中的掃帚,用柄尖在地麵劃下三道,隨後默默轉身離去,空氣中泛起淡淡的灰塵,卻沒有一絲解答。
    於佳佳並沒有怠慢,她立刻召集秦峰與姚小波召開緊急會議。
    麵對眾人的疑慮,她提出啟動“靜音計劃”在全國十個試點城市同步關閉劇場擴音係統,改用自然聲場演出相聲。
    喜歡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港片製霸港島,從自立門戶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