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室町幕府,倭國高層
字數:4825 加入書籤
倭國。
室町幕府時期。
足利義持——室町幕府第四位將軍。
兒子足利義量,倭國稱光天皇,與臣下斯波義廉等數十人一同聚集在此。
除此之外,還有守護大名和公卿等權貴也參與了此次集會。室內的氣氛顯得異常沉重,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壓力所籠罩,讓人不禁感到壓抑和不安。
氣氛太壓抑了……
因為大明!!
和以做大明朝的“狗”為榮的李氏朝鮮王國不同。
足利義持在倭國國內保守派的支持下,拒絕了向大明稱臣,斷絕了和大明的貿易往來,聲稱不做大明的藩屬國。
還對騷擾明朝海岸的倭寇持縱容態度,對明朝要求取締倭寇的要求置之不理。
本身就嚴重得罪明朝了。
而如今——明朝卻說,千年前秦朝時代的徐福東海求仙沒有死,而是服下了長生不死藥,如今就隱居在倭國,要他們找到徐福交給大明。
若是倭國不交出徐福,大明永樂皇帝將會親率水師艦隊討伐倭國。
“八嘎!”
“大明朝欺人太甚!”
“就算秦朝的徐福來了,都過了一千多年了,怎麽可能活到現在?”
“什麽不死藥?不過都是為了攻打我國的借口。”
“當年蒙元的入侵都被我們打退了,這一次我們一定也能贏,我國上下,定當全體玉碎之決心,給大明一個教訓。”
“對,我們倭國不是好欺負的。”
“朝鮮怕他們大明,我們倭國不怕。”
“……”
見沒人願意向明朝投降。
足利義持甚是欣慰。
自從唐朝和倭國白江口一戰後,倭國慘敗,讓倭國跪倒在了唐朝麵前,倭人從此成了精唐分子。
如今那場戰爭過了幾百年了。
當年的大唐已經滅亡了。
倭國人的勇氣,總算又重新找回來了。
“好!”
“諸君同心,何懼大明!”
足利義持滿麵自信的笑容。
雖然他也聽說了,從大明打探回來的情報,什麽天幕降世,仙人降世,修仙之法,長生丹藥等等……
荒謬!!
他通通嗤之以鼻。
又不是他親眼所見,怎麽可能相信這些神仙傳說。
就是他們倭人最崇拜的大唐,崇尚道教,皇帝們個個都服用道士煉製的丹藥妄圖長生不老,可是最後不都死了。
世間哪有什麽仙人,都是神棍居多。
若是大明朝想利用仙人之說來征服他們倭國,那隻能是癡心妄想。
倭國武士們何懼一戰。
足利義持心裏麵更相信,是他倭國豐富的金礦銀礦的消息暴露出去了,引起了大明永樂皇帝心生貪念。
“真要和大明開戰麽……”
唯有年輕的稱光天皇,眼神有些躲閃,流露出內心的忐忑不安。
他雖貴為天皇,但實權卻掌握在幕府將軍足利義持手中。想到與龐然大物的大明開戰,他心中不禁充滿畏懼。
國力差距懸殊。
倭國怎麽可能贏得了大明?
無奈的是,他並不能左右這個決定。
“朕真的好想造反啊!”
稱光天皇心中暗想,他也渴望成為如鄰國明朝那般君臨天下的一國之君,真正掌握皇帝的權力,而不是做一個徒有虛名的傀儡。
“天皇陛下……”
足利義持似乎窺探到了他的心思,出言安慰道:“有臣等忠臣在,定不會讓明軍踏入我國半步,陛下無需多慮。”
“朕對將軍的能力絕對信任,倭國的未來就托付給將軍了。”
稱光天皇趕忙擠出一絲笑容回應。
“定不會讓天皇陛下失望的,我和諸君定誓死效忠天皇萬世之基業。”
足利義持對天皇的表現頗為滿意。
傀儡就要有傀儡的覺悟。
若天皇膽敢造反?
那他倒要反問:臣待陛下不薄,陛下何故造反?
“既然諸君都同意,那我們可就要認真備戰了,大明朝的實力非同小可,一旦開戰,我皇國興衰在此一戰,諸君定當全力以赴。”
足利義持換上了嚴肅的語氣。
在座的人雖然自大,但都不是傻瓜,與大明開戰若不傾盡全國之力,真的會有亡國之危。
以前蒙元攻打失敗是多得神風庇佑,而如今大明水師艦隊強大,怕不會重蹈覆轍。
如果真打上岸……
是誘敵深入,還是決戰灘頭?
大家得好好商議商議!
經過數輪細致的商討,最終決定派遣精幹的探子前往明朝,以密切關注和搜集相關情報。
同時,在倭國內部進行全麵整頓,強化軍備,並凝聚人心。
大肆向民間宣傳大明軍隊的殘暴,盡量引起民眾對大明的恐懼和抵抗。
此外,還需派遣人員徹底搜查,以確認徐福是否確實在倭國境內。
重要議題一直討論到下午。
直到夕陽降臨。
“根據之前多方多批次的探子來報,聽起來不像是假話,莫不成那徐福真在我們國內隱居?”
雖然足利義持不相信仙人傳說,但內心深處還真有那麽隱隱一絲向往,且試著去看看找找吧。
萬一真找著了呢?
長生藥啊!
他又怎麽可能不想要……
“就討論到這裏吧,諸君想必也餓了。”
足利義持笑著抬手拍出了兩聲響亮的掌聲。
啪!啪!
掌聲方落——
數十名身著十二單衣的藝伎便自紫檀木屏風後款步而出。
她們鬢邊斜插著初綻的八重櫻,吳服下擺繡著金線海浪紋,跣足踏過榻榻米時,腰間銀鈴發出細碎清響。
為首幾人手捧黑漆托盤,盛著清酒與海味八拚盤,其餘人等或托著烤鯛魚、鬆茸飯,或捧著盛有舞扇的螺鈿漆盒,依次跪行至各位大人麵前。
殿中央的空地瞬時化為舞台。
兩名藝伎展開緋紅舞扇,隨著三味線的清越弦音旋身起舞。
另有三人跪坐角落,一人以尺八吹奏一人用鼓槌輕擊小鼓,第三人則以玉響打著節拍,樂聲交織,悅耳動聽。
其餘人等,紛紛散在各位大人物身邊伺候。
“陛下請看。”
“這是京都最新的‘花街小唄’。”
足利義持側身向稱光天皇笑道,順勢將一名藝伎遞來的琉璃杯推到禦案前。
稱光天皇正看得入神,見杯中清酒泛著珠光,便笑著舉杯。
“呦西!”
他高興的應了一聲。
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液順著嘴角淌下,浸濕了明黃色龍紋常服的前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