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袁術稱帝十九)
字數:3689 加入書籤
趙雲在廬江郡接到陶響命令後,整頓大軍,以張合5000鐵騎為先鋒,準備借道汝南,前住南陽接收仲家國軍地盤。
臨行前,趙雲再三吩咐,此去南陽,需經汝陽郡。汝陽郡自古便屬於豫州之地,如遇豫州軍,需好生商量,說明借道取南陽之事,切忌不可與豫州軍產生茅盾,為新漢軍徒增一強敵。張合滿口答應。
張合一路輕裝疾行,嚴律士卒不得踐踏莊稼,侵擾百姓。自陽泉進入汝南後,經過阜南,直至新蔡,並無豫州軍一兵一卒。詢問當地百姓,隻言豫州軍十餘日前,匆匆撒軍而去,不知何往。
張合滿腹疑問,怕中埋伏,於是廣布斥候,小心翼翼地來到平興縣城,也是如此。
平興縣城乃汝南大城,又是汝南的交通要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平興西北便是汝南郡治所汝南縣城。
張合占領平興縣城,一麵派斥候前往汝南縣城,新蔡縣城探查消息,一麵把情況通知趙雲,催促趙雲中軍加快進兵速度,以防已軍過度深入,遭遇不測。
曆史上所謂的名將,除了自身的勤奮與努力之外,對戰場天生的嗅覺天賦也必不可少。三國中後期,司馬懿能與諸葛亮抗衡,並拖死諸葛亮的重要原因,便是曹魏有一大批飽經戰爭洗禮的名將,這批名將對偏安一隅的蜀漢將領呈碾壓之勢。張合便是其中之一,使諸葛亮不得不除之而後快。
此時的張合,開始展現出了名將的風姿。雖然沒有確切的情報支持,他內心深處隱隱感到不安,仿佛前麵有一怪獸,要擇人而食之。
張合的第六感加之其本身就謹小慎微的性格,躲開了一張罩向自己的彌天大網。
張合在平興縣城止步不前,一連三日,派往百十裏外的汝南縣城斥候無一人趕回,張合正狐疑間,另一路,前往新蔡縣城偵探的一名斥候卻趕了回來。
張合令人迎入城中,斥候渾身帶血,大哭稟告,整個新蔡縣城已被屠殺一空,自己這隊二十餘人的斥候也遭到了魏軍的追殺,僅自己一人逃出生天。
派往新蔡縣城的斥候遭此不測,派往汝南縣城的斥候估計是凶多吉少了,否則也不會三日整卻音訊全無。
新蔡縣城與汝南縣城都地處汝南郡腹心,溝通南北,像兩個門神,牢牢地守護在汝南郡中間,若要前往南陽,必破此二城。
但張合手上全是騎兵,以騎兵攻城非明智之舉。幸而搶先占了平興,張合決定等趙雲大軍到了再作打算。
汝南縣城牆上,曹操望著城外二十餘新漢軍斥候的屍首,歎息道:“新漢軍明知必死,仍奮勇向前,意圖突出重圍。真強軍也!”
司馬懿麵無表情,拱手道:“魏王可將伏兵撒出了,敵將謹慎,非好大喜功之徒,有名將之姿。敵軍斥候不回,敵軍必不會至也,不若大軍前往平興城,乘其兵少,或許可攻破平興,生擒敵將!”
曹操望了司馬懿一眼,暗道此子深不可測。不似其兄長司馬望,喜怒易形於色。
此次大軍前進到汝南縣城,可以說司馬懿功不可沒。
前期,曹操大軍能夠快速打破僵局,和司馬懿獻了一條別出心裁的計策有莫大的關係,從水路進擊南陽郡,打亂了閻象層層設防的布局,使得夏侯惇大軍能快速突破至博望,中期,馬超,曹彰騎兵兩路出擊。使敵軍風聲鶴唳,應接不暇。曹操大軍兵圍宛縣,博望,遲遲打不開局麵,司馬懿便建議,以一部兵馬圍住兩城,另遣大軍在南陽攻城掠地,占領了大部分的南陽地盤。
後期,驚聞豫州大軍出擊汝南,占領了曹操大軍西進揚州的道路。司馬懿更是獻出了一招聲東擊西之計,派馬超,曹彰各率本部騎兵,分兩路殺入豫州,使得豫州軍不得不退出汝南郡,緊急回豫州防守。使得曹操大軍從汝南西進揚州的道路暢通無阻。
沒想到計劃不如變化,曹操大軍占領了汝南縣和上蔡縣城後,聽說新漢軍有一軍占領了平興縣,司馬懿便判斷敵軍必然會進軍汝南縣城,便建議設下埋伏,將新漢軍引入包圍圈,一鼓成擒。
未曾想敵將謹慎,先派出斥候查探,本想把斥候擒獲後招降,引敵軍入甕,誰知斥候寧願戰死,競無一人投降。
雖然沒能引新漢軍入甕,一鼓成擒,曹操自認易地而處,自己在司馬懿年剛及冠的年紀,比司馬懿強不到哪去,甚至還會略有不如。想到司馬懿出仕,是自己以威權逼之,非其心甘情願耳,不由自主地,對司馬懿的忠誠有些懷疑。
曹操深知,能力越大之人,造起反來,造成的破壞力就越大。得想個辦法測試一下司馬懿的忠誠度。
一念至此,曹操不動聲色,不回答司馬懿的建議,反問了一句:“仲達,以你觀之,那陶響小兒,短期內能否拿下壽春否?”
司馬懿一怔,略作思索,答道:“壽春城堅固異常,袁術大軍又糧草不缺,兵多將廣,壽春城短時間內被攻下的可能性不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又問:“那為何新漢軍會有大軍至平興縣?”
司司馬懿麵無表情地拱手作答:“和吾軍類似,為占領汝南郡的地盤耳!”
話音未落,一斥候隊長匆匆走上城樓,稱有重要軍情稟告。
曹操喚之上前。斥候隊長稟告,說揚州傳回消息,壽春城已被陶響攻破,袁術已降!
曹操大吃一驚,隻覺腦袋隱隱作痛。自己采用了司馬懿之計,好不容易打開了局麵,正想乘勝追擊,搶占更多的地盤,沒想到這麽快便要與新漢軍刀兵相見,一較長短了。
一念至此,頭就愈發的痛了起來,身形也略微搖晃了一下。司馬懿趕緊上前扶住,口稱:“懿才疏學淺,判斷失誤,險些誤了魏王大事。罪該萬死!”
一邊說,一邊跪下來請罪。
曹操長袖一甩,道:“仲達勿懼,非幹汝事。不必自責!”
言罷,抬起右手,掐了掐太陽穴,讓頭痛稍緩。吩咐眾人,回大堂商討對策。
司馬懿看著曹操走下城樓,才站起身來,發現背心已被汗水濕透。
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欺我。就在剛才,司馬懿感覺到曹操心中的殺意,知道自己的優秀已引起了曹操的忌憚。
其實,自從平興縣城出現了新漢軍,司馬懿便隱隱猜到壽春城凶多吉少,十有八九被攻破了。否則,偌大的揚州諸郡,袁術又經營多年,即便是新漢派出大軍去攻打除壽春城外的諸多地盤,新漢軍到達平興城也是猴年馬月的事了。
自己之所以咬定壽春城未破,一是壽春城乃天下有數的堅城,非一年半載能攻而破之,乃曹軍上下,包括曹操在內的共識,自己若點破,不是直接打臉眾人嗎?二是借此論斷,讓曹操認為自己也不是完人,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就極大地減輕了曹操對自己的忌憚之心。
可以說,在這次心計的較量中,司馬懿完勝了曹操。
喜歡圍爐三國請大家收藏:()圍爐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