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賈環上折提改革
字數:4675 加入書籤
深夜籌謀
三更梆子剛過,賈環書房裏的燭火依然明亮。窗外秋雨淅瀝,打濕了院中的青石板。小廝吉祥端著新沏的龍井茶進來,看見三爺案頭堆積如山的賬冊和文稿,不由得歎了口氣。
"三爺,這都第五個晚上了,您這樣熬下去,身子骨怎麽受得了?"
賈環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手指在《萬曆十五年》的書頁上輕輕摩挲:"張江陵這一條鞭法,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他蘸了蘸早已幹涸的墨汁,在紙上又添了幾行蠅頭小楷,"隻是如今這稅製,仍是讓窮苦百姓吃虧。"
燭光下,他俊秀的麵容顯得格外蒼白。自從去年查抄賴家後,他就一直在暗中調查各家的田產狀況。那些藏在暗處的"詭寄田飛灑田",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將貧苦百姓越纏越緊。
窗外突然傳來腳步聲,賈政披著外衣走了進來,眉頭緊鎖:"環兒,這麽晚了還不歇息?"
賈環連忙起身行禮,袖口沾著的墨跡在燭光下泛著幽藍的光:"父親,兒子正在整理一些想法。"
賈政的目光落在案頭那疊寫滿密密麻麻小字的奏折草稿上,當他看清"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幾個字時,瞳孔猛地一縮。他快步上前關上窗戶,壓低聲音道:"你可知這八個字的分量?"
"兒子知道。"賈環的聲音很輕,卻很堅定,"去年查抄賴家時,那些藏在農戶名下的田契,父親可還記得?"
賈政的手微微發抖。他當然記得,那日從賴家抄出的地契,足足裝了三口大箱子。其中不少都是掛在貧苦農戶名下的"詭寄田",那些農戶不僅要繳納自己那份稅,還要替賴家承擔賦稅。
"父親,賴家不過是個奴才,就隱匿田產數千畝。"賈環的眼睛在燭光下閃閃發亮,"放眼江南,這樣的"奴才"又有多少?"
朝堂風雲
五更鼓響,賈環穿戴整齊準備上朝。他特意換上了那件嶄新的孔雀補服,腰間的玉帶在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澤。
乾清宮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當賈環出列呈上奏折時,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年輕的皇帝接過奏折,目光在紙頁上快速移動,眉頭漸漸舒展。
"賈愛卿,你這"階梯稅製"倒是別出心裁。"皇帝的聲音帶著幾分興味,"說說看,為何要商賈獲利愈多,納稅愈重?"
賈環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回皇上,小商小販,利薄本微,若課以重稅,必致破產。而豪商巨賈,獲利百萬,納十稅一不過九牛一毛。此製既可充實國庫,又不傷民生根本。"
話音剛落,戶部侍郎李大人立刻出列:"皇上,此議萬萬不可!商賈若因此裹足不前,必傷國本啊!"
"李大人此言差矣。"賈環不慌不忙,"揚州鹽商年利百萬者比比皆是,納十稅一不過九萬兩,何至於裹足不前?倒是那些小本經營的,才最怕稅賦沉重。"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幾個江南籍的官員臉色煞白,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臣顫巍巍地指著賈環:"你...你這是要斷了江南的商路啊!"
皇帝突然拍案:"肅靜!"他目光灼灼地看著賈環,"愛卿可知,去年蘇州織戶抗稅之事?那些織戶為何寧可砸了織機也不肯納稅?"
賈環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一本賬冊:"臣查過案卷。那些織戶之所以鬧事,是因為機戶將稅賦全數轉嫁。按臣的新製,應當按產業鏈分層計稅,織戶、機戶、商賈各按其利納稅。"
皇帝接過賬冊,越看眼中精光越盛。殿中大臣們麵麵相覷,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安。
家族風波
榮國府正廳內,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賈赦拍案而起,桌上的茶盞被震得叮當作響。
"小畜生!賴家的教訓還不夠?非要讓賈家也落得那般下場?"他額頭上青筋暴起,指著賈環的鼻子罵道,"你知不知道這些年來,咱們家靠這些田地養活了多少人?"
賈政鐵青著臉不說話。王夫人手中的佛珠轉得飛快,指尖都泛白了——賴家被抄後,她暗中處理了不少類似的田產。
賈環跪在堂下,背挺得筆直:"大伯明鑒,咱們家自去年清賬後,所有田產俱已造冊登記..."
"放屁!"賈赦一腳踢翻茶幾,"你二嫂子那些放貸的賬..."話未說完,就被賈政厲聲喝止。
這時,賈寶玉拿著一本《孟子》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少有的嚴肅:"父親,兒子覺得三弟說得有理。"民為貴,社稷次之",若是百姓活不下去,咱們這些富貴又從何談起?"
王熙鳳挺著肚子匆匆趕來,聞言冷笑:"寶兄弟如今也會說官話了?可知這一改,咱們府上每年要多出幾萬兩銀子?你們這些爺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賈母在鴛鴦攙扶下走了進來,眾人立刻噤聲。老太太環視一周,最後目光落在賈環身上:"環哥兒,你過來。"
賈環膝行至賈母跟前。老太太摸了摸他的頭,歎道:"你這孩子,心是好的。隻是這世上的事,不是非黑即白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瀟湘獻計
瀟湘館內,竹影婆娑。黛玉正在煮茶,嫋嫋茶香彌漫在秋日的暖陽裏。見賈環進來,她微微一笑,示意紫鵑看座。
"三弟弟這幾日辛苦了。"黛玉遞過一盞碧螺春,"聽說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
賈環接過茶盞,苦笑道:"讓姐姐見笑了。現在滿朝文武,怕是沒有不恨我的。"
黛玉從書案上取出一冊賬本,輕輕推到賈環麵前:"三弟弟可認得這個?"
賈環翻開一看,竟是林家舊年在蘇州的絲織作坊賬冊。其中詳細記載了機戶與織工的分配比例,每一筆收支都清清楚楚。
"這..."賈環眼睛一亮,"姐姐是說..."
黛玉的指尖輕點賬冊某處:"階梯稅製雖好,卻要考慮產業上下遊。"她的聲音很輕,卻字字珠璣,"若隻對終端商賈課以重稅,他們必會轉嫁給織戶。到頭來,苦的還是最底層的百姓。"
賈環恍然大悟:"應當按產業鏈利潤分層計稅!織戶、機戶、商賈,各按其實際獲利納稅!"
黛玉含笑點頭,又從案下取出一卷畫軸:"這是蘇州織戶的《織作圖》,三弟弟不妨看看。"
畫中織婦們形容憔悴,有的甚至帶著孩子在織機旁勞作。賈環的手微微發抖,他突然明白黛玉的深意——改革不能隻靠冰冷的數字,更要看見背後的活生生的人。
禦前定策
養心殿內,鎏金獸爐中龍涎香嫋嫋升起。皇帝將修訂後的奏折放在案上,目光如電。
"賈環,你可知滿朝文武都在參你?連你父親都上了請罪的折子。"
賈環額頭抵地:"臣一心為國,死而後已。"
皇帝突然笑了,從龍椅上走下來,親手扶起賈環:"起來吧。朕準你在蘇州一府試行新法。"他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宮牆,"但有一條——若像賴家那樣鬧出人命..."
"臣願立軍令狀!"賈環的聲音鏗鏘有力。
皇帝意味深長地看著他:"朕會派北靜王暗中監督。記住,蘇州知府是李守中,他背後是..."
"江南織造局。"賈環接口道,"臣明白。"
暗流湧動
梨香院內,薛姨媽愁眉不展:"蟠兒,咱們在蘇州那幾處當鋪..."
薛蟠滿不在乎地啃著梨:"母親放心,兒子早跟李知府打過招呼了。再說了,咱們家不是還有姨媽在宮裏..."
寶釵卻蹙眉道:"哥哥糊塗!這次是皇上欽點的試點,誰敢徇私?我聽說連北靜王都要去蘇州坐鎮。"
薛蟠手中的梨"啪"地掉在地上:"北靜王?他不是一向不理朝政嗎?"
與此同時,王熙鳳的院子裏傳來一陣忙亂。鳳姐兒在屋裏來回踱步,突然對平兒道:"快去請璉二爺來,那些放貸的契約得重新..."
話未說完,突然捂住肚子:"哎喲..."
賈璉慌慌張張跑進來:"怎麽了?是不是要生了?"
平兒眼尖,看見鳳姐兒裙角滲出的血跡,嚇得臉色煞白:"快請太醫!奶奶見紅了!"
喜歡紅樓之賈環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賈環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