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堂驚變

字數:4571   加入書籤

A+A-


    一、入京暗湧
    運河上最後一縷晨霧尚未散盡,賈環的官船已悄然停靠在通州碼頭。五月的晨風裹挾著槐花香,卻掩不住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息。黛玉立在船頭,望著遠處若隱若現的京城輪廓,纖纖玉指不自覺地絞緊了帕子。
    "姑娘可是擔心?"紫鵑遞上一盞新沏的龍井,"環三爺此番回京,必是..."
    "噓——"黛玉突然豎起食指,目光轉向碼頭方向。一隊身著便服的侍衛正快步走來,為首的正是兵部尚書楊博的心腹參將周世顯。
    賈環整理著官服上的褶皺,眼角餘光掃過岸邊幾個形跡可疑的商販。那些人的右手虎口處,都有一道不易察覺的繭子——那是常年握刀留下的痕跡。
    "賈大人,"周世顯抱拳行禮,聲音壓得極低,"楊尚書命下官轉告,高閣老昨夜子時秘密召見了錦衣衛指揮使朱希孝,談話內容不詳。但今晨錦衣衛突然調動了三隊緹騎,去向不明。"
    賈環接過密函的手指微微一頓,袖中的海圖似乎突然變得滾燙。那是他們在平戶藩繳獲的機密海圖,上麵標注的航線直指天津衛某處隱秘港灣。
    官轎行至朝陽門外,一隊錦衣衛突然從城門洞中閃出。為首的千戶陸繹——正是已故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之子——皮笑肉不笑地攔住去路:"賈大人別來無恙?朱指揮使在鎮撫司備了好茶,特命下官來請。"
    黛玉的轎簾微微掀起一角,看見賈環背在身後的右手做了個隱蔽的手勢——那是他們約定的危險信號。
    二、詔獄交鋒
    北鎮撫司的地牢裏,潮濕的空氣中混合著血腥與黴味。朱希孝把玩著一柄鑲嵌紅寶石的倭刀,刀身在火把映照下泛著妖異的紅光。
    "賈大人認識此物嗎?"他突然將刀尖抵在賈環喉結處,"天正二年,倭寇首領汪直進獻給嚴嵩的禮物。有趣的是..."刀鋒輕輕下移,挑開賈環的衣領,"高閣老書房裏也有一柄相似的。"
    賈環紋絲不動,目光落在刀鐔上那個不易察覺的"高"字刻痕上:"下官倒是好奇,嚴嵩舊物怎會出現在高閣老手中?"
    "聰明!"朱希孝突然收刀入鞘,"所以本官更好奇,賈大人從平戶帶回的,究竟是何等要緊之物,竟讓高閣老連這柄心頭好都舍得拿出來作餌?"
    地牢外突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英國公張溶帶著十二名親兵闖了進來,腰間金牌在火光中格外刺目:"聖人口諭,賈環即刻入宮麵聖!高拱、張居正已在乾清宮候著了!"
    三、乾清宮對質
    乾清宮的蟠龍金柱在晨曦中泛著冷光。隆慶帝端坐在龍椅上,眼下掛著兩片青黑。高拱跪在禦案左側,正在展開一卷奏折;右側的張居正垂首而立,仿佛對腳下的金磚產生了莫大興趣。
    "...經查實,賈環在平戶擅自處決倭商三十七人,私吞白銀二十萬兩。"高拱的聲音在殿內回蕩,"更可疑的是,其親兵隊長戚繼光近日頻繁往來於天津衛與登州之間..."
    賈環不慌不忙地行完大禮,從懷中取出一個油紙包裹:"臣請陛下禦覽此物。"當包裹展開,露出那本浸過海水的賬冊時,高拱的瞳孔驟然收縮。
    "此乃平戶藩主親筆所記。"賈環的聲音很輕,卻字字如錘,"自隆慶元年起,每年六月十五,都有掛著"漕運"旗號的官船自天津衛出海。最有趣的是..."他翻開一頁被朱砂圈注的記錄,"去年那艘船上,載著二百副邊軍製式鎧甲。"
    隆慶帝猛地站起身,龍袍帶翻了茶盞。高拱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袖中滑落一塊絲帕。眼尖的張居正發現,帕角繡著與賬冊上相同的徽記——那是高家商隊的私印。
    四、雷霆驟變
    三更的梆子聲剛過,一隊禁軍就包圍了高府所在的紗帽胡同。錦衣衛破門而入時,高拱正在書房批閱《漕運改革疏》,案頭燭火映照著攤開的海防圖。
    "本官要見皇上!"高拱甩開錦衣衛的手,卻看見隨後進來的馮保展開明黃絹帛:"高拱接旨!"
    同一時刻,賈環在乾清宮暖閣裏麵聖。隆慶帝麵前的紫檀案上,攤開著從高府密室搜出的密信。其中一封用倭文寫著:"...新一批火銃已隨漕船北上,請按約定在..."
    "朕竟不知..."隆慶帝的手指在發抖,"堂堂首輔的書房裏,藏著倭國關白的親筆信!"
    賈環跪呈上一卷畫軸:"臣在平戶還發現此物。"畫軸展開,竟是高拱與倭國使者把酒言歡的畫像,落款時間是去歲倭寇最猖獗之時。
    五更鼓響時,一隊緹騎馬蹄聲驚破了京城的寧靜。他們押送的囚車裏,曾經權傾朝野的高閣老,此刻正盯著自己官服上被撕爛的補子發呆。
    五、蛛絲馬跡
    三法司大堂上,賈環借著朝陽的光,仔細檢視著一封看似平常的家書。信紙邊緣有些許焦痕——這是用明礬水書寫後火烤的痕跡。
    "勞煩林姑娘。"賈環將信紙遞給黛玉,"聽說揚州鹽商常用此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黛玉接過信紙,纖指輕彈紙麵:"這墨色青中帶紫,是摻了琉球特產的紫貝粉。"她從發間取下一支銀簪,在燭火上烤了烤,輕輕劃過紙麵。
    漸漸顯現的文字讓在場所有人倒吸冷氣——這竟是一份六部官員的受賄名錄!更駭人的是,末尾附著的海防輪值表上,赫然標注著各衛所守將的受賄金額。
    "難怪倭寇總能避開巡邏。"戚繼光一拳砸在案上,"去年台州之敗,原來..."
    賈環的目光突然停在某個名字上——德王朱載墱。這位遠在濟南的藩王名下,竟記錄著接收過三批倭國進獻的"藥材"。
    六、風暴前夕
    文淵閣的銅壺滴漏指向寅時三刻,賈環望著東方泛起的魚肚白,手中捏著剛收到的密報。德王府昨夜有十二匹快馬出城,往東疾馳而去。
    "大人!"戚繼光疾步而來,甲胄上還帶著夜露,"天津衛傳來急報,有艘懸掛暹羅旗幟的商船強行出港,炮台發現其甲板下藏有佛郎機火炮!"
    黛玉捧著剛譯出的密碼信走來:"環哥哥,德王府的采買單有蹊蹺。過去半年購入的硫磺數量,足夠裝備一支水師..."
    賈環突然想起什麽,快步走向沙盤:"你們看,若從天津出海,經廟島群島轉向..."他的手指停在某個小島上,"這裏是倭寇去年新占的據點。"
    "傳令!"賈環解下尚方寶劍,"即刻封鎖渤海海峽,所有船隻必須經登州水師查驗!另派快馬通知山東巡撫,圍住德王府!"
    七、終極對決
    天津衛的夜空被火把映得通紅。德王朱載墱在親兵護衛下衝向碼頭,華貴的蟒袍被荊棘劃得破爛不堪。遠處海麵上,那艘偽裝成暹羅商船的戰艦正在起錨。
    "王爺請留步。"賈環從陰影中走出,身後是整齊的火槍隊,"您要的"藥材",下官特意帶來了。"
    德王獰笑著拔出佩劍:"賈環!你以為抓了高拱就..."話音未落,一支羽箭破空而來,精準地射穿了他的右肩。
    眾人回首,隻見隆慶帝身著戎裝立於龍輦之上,張居正、楊博等重臣緊隨其後。更令人震驚的是,輦後押著的,竟是那個本該在詔獄的高拱!
    "皇叔好手段。"隆慶帝冷笑,"讓高拱在前頭頂罪,自己卻想帶著海防圖投奔倭國?"
    原來那夜馮保奉的是密旨。高拱在獄中吐露實情:真正與倭寇勾結的,是這位看似閑散的藩王。那些"藥材",實則是製造火藥的原料。
    八、餘波蕩漾
    三個月後的太和殿上,隆慶帝當眾宣布了震驚朝野的變革:重開市舶司,設海事衙門,命賈環總領東南海防。而更隱秘的《海疆新策》,此刻正在張居正的袖中——那上麵寫著建立遠洋水師的計劃。
    退朝時,張居正拉住賈環:"賈大人可知,佛郎機人的艦隊已到滿剌加?"
    賈環望向南方,嘴角微揚:"正要請張閣老過目下官設計的"福船改良圖"。"他從袖中取出一卷圖紙,"這種新式戰船,可載紅夷大炮二十四門..."
    宮牆外的柳絮如雪紛飛。黛玉站在角樓上,望著兩個漸行漸遠的身影。她手中把玩著一枚從高府搜出的倭國金幣,陽光在金幣表麵跳動,映出背麵刻著的細小文字——那是一個更大陰謀的線索...
    喜歡紅樓之賈環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賈環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