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倭國割讓橫濱港
字數:4402 加入書籤
一、禦前爭議
五更天的鼓聲剛剛響過,乾清宮內的鎏金蟠龍燭台上,兒臂粗的蠟燭已經燃去了大半截。蠟油順著燭身緩緩滑落,在燭台上凝結成朵朵紅梅般的形狀。隆慶帝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隻覺得眼前這些大臣們的爭吵聲比早朝的鍾鼓還要刺耳。
"陛下明鑒!"兵部尚書楊博扯著嗓子喊道,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老臉漲得通紅,"倭國此番戰敗,就該讓他們割地賠款!"
"楊大人此言差矣!"戶部尚書李春芳急忙擺手,他那個圓滾滾的肚子隨著動作一顫一顫的,"要那麽多銀子做什麽?還不如讓他們年年進貢些奇珍異寶來得實在!"
隆慶帝隻覺得腦仁生疼,他轉頭看向站在角落裏的賈環。這個年輕人從剛才起就一直沉默不語,隻是時不時地摩挲著袖中的什麽東西。
"賈愛卿,"隆慶帝突然開口,殿內頓時安靜下來,"你可有什麽高見?"
賈環這才緩步上前,他的官靴踩在金磚上發出輕微的聲響。他從袖中取出一幅泛黃的絹製海圖,小心翼翼地展開在禦案上。
"啟稟皇上,"賈環的聲音不緊不慢,卻字字清晰,"倭國此番戰敗求和,若僅索要賠款,不過解一時之困。臣請陛下細看此處——"
他的手指點在江戶灣畔的一個小漁村上,那指甲修剪得整整齊齊,指尖卻因常年握筆而生著薄繭。
"橫濱雖小,卻是控扼倭國咽喉的要地。"
二、地圖玄機
殿中霎時一靜,連呼吸聲都變得清晰可聞。工部尚書王遴瞪大了眼睛,他那雙布滿皺紋的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這...這..."王遴結結巴巴地說,"這豈不是要在倭國心腹之地插把尖刀?"
賈環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他不慌不忙地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紫檀木匣,取出裏麵一套彩繪地圖,在禦案上徐徐展開。
"陛下請看,"賈環的指尖輕輕劃過海岸線,那動作輕柔得仿佛在撫摸情人的發絲,"這是臣在平戶藩時,命人秘密繪製的倭國全境詳圖。"
隆慶帝湊近細看,隻見這幅地圖與常見的簡略輿圖大不相同。不僅標注了各藩的兵力部署,連潮汐時辰、暗礁位置都寫得一清二楚。更令人驚訝的是,某些重要城池旁邊還用小字注明了守將的姓名、喜好。
"橫濱水深港闊,可泊萬噸巨艦。"賈環繼續說道,他的聲音如同清泉般流淌在寂靜的大殿中,"更妙的是——"
他突然翻過地圖背麵,露出用明礬水繪製的密圖。隆慶帝不由得屏住呼吸,他看見地圖上標注著一條隱秘的小路,從橫濱直通江戶城。
"從此處到江戶城,騎兵不過半日路程。"
隆慶帝的瞳孔微微收縮。他注意到地圖邊緣還有一行蠅頭小楷:嘉靖三十八年,倭寇曾由此港出發襲擾台州。
"好個賈愛卿!"皇帝突然拍案而起,震得茶盞叮當作響,"這地圖比兵部的詳實十倍!"
三、朝堂博弈
文淵閣的銅壺滴漏指向巳時,爭論已經持續了兩個時辰。戶部尚書李春芳捧著金算盤,手指在上麵撥弄得劈啪作響。
"修建要塞至少需銀八十萬兩,"他愁眉苦臉地說,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這還不算駐軍糧餉、船隻維護..."
"李大人此言差矣!"張居正突然打斷,他那雙銳利的眼睛在燭光下閃閃發亮,"賈大人要的不是軍事要塞,而是通商口岸。"
他說著展開賈環事先準備的《海貿利析》,上麵密密麻麻地列著生絲、瓷器、茶葉在倭國的價差。那些數字工整得如同刀刻一般,讓人看了就心生信服。
"單是關稅一項,三年便可回本。"張居正斬釘截鐵地說,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最後一個數字上。
新任禮部尚書海瑞卻麵露難色,他那張嚴肅的臉繃得緊緊的:"倭國雖敗,畢竟是一國。強割其港,恐傷天朝仁德..."
"仁德?"戚繼光突然冷笑出聲,他身上的鎧甲隨著動作發出鏗鏘之聲,"去年被倭寇屠殺的沿海百姓,可曾聽過"仁德"二字?"
他猛地扯開衣襟,露出胸前一道猙獰的傷疤:"這道傷,就是倭寇的"仁德"!"
四、密旨出京
三日後,一隊特殊的使節從朝陽門悄然出發。戚繼光的親兵押送著二十門新式佛郎機炮,那些黝黑的炮管在陽光下泛著冷光,炮身上"大明軍工"的銘文清晰可見。
內閣新首輔呂調陽坐在轎子裏,小心翼翼地撫摸著懷中那卷蓋有玉璽的《橫濱開港條約》。這是張居正連夜擬定的,墨跡都還沒幹透就被送來了。其中第七條用朱筆特別標注:"倭國須遣工匠千名助修港口,工部派員監造"。
賈環立在城樓上,望著遠去的儀仗。春日的暖風拂過他的麵頰,帶來遠處桃花的芬芳。黛玉輕輕為他披上大氅,那柔軟的狐毛蹭得他脖頸發癢。
"環哥哥為何不親自去?"黛玉輕聲問道,她的聲音如同春風中的銀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環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我若去,倭國必拚死反抗。"他展開信紙,上麵是倭國關白寫給德王的親筆信,"讓戚將軍帶著大炮去,呂閣老帶著聖旨去,這才叫剛柔並濟。"
五、炮艦外交
橫濱灣的落日將海水染成血色,遠處的富士山籠罩在暮靄中,宛如一幅水墨畫。戚繼光的艦隊呈半月形排開,那些黑洞洞的炮口齊刷刷地對準岸上騷亂的倭國軍隊。
呂調陽端坐旗艦"鎮海號"的甲板上,慢條斯理地品著茶。他麵前跪著渾身發抖的倭國使者,那人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滴落在甲板上,很快就匯成了一小灘水漬。
"貴國的答複呢?"呂調陽放下茶盞,瓷器相碰發出清脆的聲響,"日落前若沒有回音,戚將軍的"雷神炮"可要發言了。"
就在這時,岸上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倭國關白的親信捧著一卷金箔國書,跌跌撞撞地跑上碼頭。那人跪在跳板前,額頭緊貼甲板,聲音顫抖得不成樣子:
"我...我國願獻橫濱港,隻求天朝罷兵..."
戚繼光猛地站起身,他身上的鎧甲隨著動作發出鏗鏘之聲。陽光照在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勾勒出堅毅的輪廓。
"不是獻,是割讓!"他的聲音如同雷霆般炸響。他大步走到海圖前,腰刀"錚"地一聲釘在橫濱位置上,"以此處為界,往南十裏,皆歸大明!"
六、港口風雲
三個月後,第一艘懸掛日月旗的商船"福星號"緩緩駛入橫濱港。船上的水手們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新興的港口,隻見倭國工匠在明軍監督下修建的碼頭已經初具規模。那些工匠們穿著粗布衣衫,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高聳的燈塔上,"大明永昌"四個朱紅大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每當夜幕降臨,燈塔的火光能照亮方圓十裏的海麵,為往來的商船指引方向。
賈環站在新落成的海關衙門裏,望著案上的《橫濱港輿圖》。窗外傳來工匠們此起彼伏的號子聲,還有監工們時不時的嗬斥聲。他伸手撫過圖上那些精細的標注,指尖在幾處隱秘海灣上停留了片刻——那是為將來水師準備的錨地。
"大人!"戚繼光興衝衝地闖進來,帶進一股海風的氣息。他的靴子上沾滿了泥土,顯然剛從工地回來。"倭國送來的工匠裏,混進了幾個細作。"
賈環輕笑一聲,轉身推開後窗。春日的暖風夾雜著海水的鹹腥撲麵而來。遠處,工匠們正在修建城牆,那些石塊在陽光下泛著青灰色的光澤。
"本官早已知曉。"賈環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讓他們好好看看,我們是怎麽用倭國的石料,築大明的城牆。"
海風拂過他的官袍,腰間玉佩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叮咚聲。這聲音仿佛一曲無聲的凱歌,在這片新歸入大明版圖的土地上久久回蕩。
喜歡紅樓之賈環科舉路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賈環科舉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