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年4月2930日 上海

字數:6211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五十四章
    1966年4月2930日
    上海
    從鹽城一回來,方梅和小顧馬不停蹄立刻到了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這裏前身是國立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1933年由北平遷至上海,是國內曆史最悠久、儀器設備最先進、科研能力最強的藥物研究所。方梅直接找到所長,亮出工作證。所長很重視,直接打電話給毒性實驗室,親自交代實驗室立即把在大豐提取的檢材做微量毒性元素檢測。
    方梅趕回上海公安局,坐在朱青林辦公桌對麵,拿出那份名單:“朱副處長,這裏有一份名單,想麻煩你們協助調查一下。”
    朱青林笑嘻嘻說:“怎麽樣?蘇北一行感覺如何?把你凍得夠嗆吧?那邊早春可還是挺冷的。聽小顧說你這一趟很有收獲啊。”邊說邊拿過名單。
    “挨凍值了!黃非的死很可能大有隱情,他死的前一天有人去找過他,這份名單就是黃非出事後當天和第二天離開農場的人。如果黃非確係非正常死亡,那麽凶手很可能就是名單中的一人。”
    “哦?”朱青林認真看起抄錄的名單。
    序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職業或住址 來場事由 離場時間 去往
    1、 許春秋 男 40 上海音樂學院教師 探親 4.18 上海
    2、 曾亞斌 男 43 上海滬東造船廠工人 探親 4.18 上海
    3、 苗玉梅 女 31 阜寧一中教師 探親 4.18 阜寧
    4、 肖重陽 男 42 重陽中醫診所中醫師 訪友 4.18 上海
    5、 邱振國 男 38 無業 訪友 4.18 上海
    6、 吳德惠 男 46 揚州攬月樓飯莊廚師 探親 4.19 揚州
    7、 謝婉瑛 女 39 家庭婦女 探親 4.19 上海
    8、 卓樹平 男 48 南京市民政局幹部 辦事 4.19 南京
    9、 楊阿青 男 51 青浦縣城廂公社農民 探親 4.19 上海
    “黃非刑滿後就安置在農場就業,住在場部附近。”方梅解釋道:“農場場長是老公安,很有經驗,有些沒有到過場部的人就沒有列進名單裏。”
    朱青林數了數:“這上麵有6個人是上海的,我馬上讓人去戶籍所在的各分局查戶口檔案,先匯總掌握他們的家庭、曆史、住址等情況,經過初步分析後再重點展開調查。至於南京、揚州、阜寧的其他三人隻能依靠當地的公安機關了。”
    方梅點點頭,隻說了句:“要快。”
    朱青林馬上拿起電話叫來顧海濱:“小顧,交給你個任務,你帶上人下到幾個分局去,把這幾個人的基本情況摸清楚,給你一天時間。”
    顧海濱看了看朱青林在名單上做的記號:“就這六個人嗎?需要盯住嗎?”
    “暫時不用,你先去把他們的戶籍、住址、職業、家庭成員、個人曆史等情況從分局搞回來。另外,電話聯係南京、揚州、阜寧三地的公安局,調查名單上另外三人的基本情況。”
    顧海濱顯得信心十足:“現在才上午九點半,今天晚上之前保證整理出來。”
    朱青林和方梅對這個幹勁十足的小夥子很滿意:“去吧。”
    看著顧海濱匆匆而去,朱青林又問:“方副處長,剛才你說黃非有可能是非正常死亡,有什麽依據嗎?”
    “當然有!第一、黃非死的前一天,鄰居曾看見有陌生人找過他;第二、黃非死亡的症狀是心肌梗死,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這一結果,比如說中毒;還有第三、正當我們準備找他了解情況,他卻突然身亡,這也太巧了。反常必有妖!”方梅接著把錢中興提出的懷疑依據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你們廣東省廳膽子真大,這麽個前國民黨軍醫說的話也敢信?還敢借調?”
    “當然,他的曆史情況我們還會去調查,不過這個錢博士確實專業很強,人盡其才嘛。再說,我人手也不夠啊。”。方梅心知肚明,1955年發生的“潘漢年、楊帆事件”餘威尚在,搞得上海市公安局有些寒蟬若噤,對於使用有曆史問題的人向來比較謹慎。
    朱青林又問:“錢中興說的也隻是一種猜測吧,有什麽證據證明嗎?”
    方梅:“我在大豐現場提取了一些證物,當地沒條件檢測,今天一早我已經交給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做毒素分析了。”
    朱青林思忖著道:“如果證物檢出那個蓖麻毒素的成分,那事情可就大了。這麽尖端的毒素,內地的潛伏特務可沒有,那必定是境外特務機關派人帶進來的,然後指使內地的特務幹的;而敵人總部能這麽重視滅口黃非這件事,說明他們要保護的那個人非同尋常啊!也說明你們省廳查證黃非的方向完全正確。”
    方梅連連點頭:“不僅如此,如果證明黃非死於毒素,那還說明他們要保護的那個人已經覺察到我們要查黃非,而且他還有渠道迅速聯係上敵人的總部,讓總部想辦法盡快除掉黃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青林一驚:“這麽說那個人有可能就在你們省廳裏或者知道你們正在清查?”
    方梅笑而不答。
    朱青林:“這也太……那什麽了!”
    方梅幹脆地說:“所以我的動作一定要快,順著查人和查毒這兩條線索,盡快揭開黃非死亡之謎,進而挖出鼴鼠。”
    朱青林激動地站起來:“我跟我們處長和分管局長匯報一下,看看能不能抽調幾個人,專門配合你工作。”
    方梅笑著說:“那就太感謝了。我們省廳怕驚動了那個人,隻能暗查,有你們大力支持,那進度就快多了,”
    “天下公安是一家嘛!何況郭廳長還是我的老領導呢。抓鼴鼠,義不容辭!”
    方梅:“客氣話我就不多說了,由於事關重大,嫌疑人又很可能就在上海,我會向廳裏匯報,建議廳裏與你們上海市局組成聯合辦案組,共同偵辦此案。”
    第二天上午,方梅接到了上海藥物研究所毒性實驗室的電話,說檢測結果已經出來了,請她速去。
    朱青林在禮堂參加大會,方梅張望了好一會兒才找到他,貓著腰走到他身邊低聲說:“老朱,結果出來了,我馬上要去一趟上海藥物所取檢測報告。”
    朱青林說:“我給你找輛車。”
    方梅起身就走:“不用,我坐公共汽車去。”
    “哎…哎,要不要錢中興跟你一道去?”
    “嗯,好吧。”
    到了藥物所,迎接方梅和錢中興的是位60歲上下、戴著眼鏡、滿頭白發的研究員。看過方梅和錢中興的介紹信,他彬彬有禮地輕握方梅的手,指了指方梅,又指了指錢中興,略帶詼諧地說:“我姓袁,你姓方,外圓內方是為錢。哈哈哈,袁昌祚,毒性實驗室主任。”
    方梅和錢中興都被逗得笑起來,氣氛一下變得輕鬆。
    袁昌祚把他們請進辦公室,“方副處長……”
    “叫我方梅或小方就行。”
    “哦,小方同誌,你提供的檢材經我們室連夜加班檢測,在一個紫砂茶杯邊沿以及胃溶物、嘔吐物殘餘中均提取到極其微量的毒素殘留,這是檢測報告。”
    “什麽毒素?”
    “極有可能是蓖麻毒素。”
    方梅看了一眼滿是英文和化學分子式的檢測報告,順手遞給錢中興:“我看不懂,請錢法醫看吧。”
    錢中興接過報告,急切而仔細地看起來。
    “喔,錢同誌是法醫?”袁昌祚打量著錢中興,“你的英文程度不錯嘛。”
    錢中興看到兩行關鍵數據,輕輕舒了口氣,簡單答道:“我留過學。”
    “哦?”袁昌祚愈發感興趣:“在哪兒留學?學什麽專業的?什麽時候去的?”
    “抗戰勝利那年去讀的醫學博士。”錢中興顯然不願多談這個話題,簡單而模糊地答了一句。
    袁昌祚追問:“在哪個學校?”
    “斯坦福”
    袁昌祚越發來了興趣:“斯坦福?導師是誰?”
    “ronad sanchez教授”
    “哈哈哈……”袁昌祚爆發出一連串爽朗的笑聲,“知道嗎?你是我的小師弟,也是我的小師侄。”
    錢中興和方梅都吃驚地看著他。
    “ronad sancd 的高徒,他會向你解釋這份報告的。”
    錢中興感歎道:“人生真是奇妙啊,沒想到能見到老師的好友。師叔,失禮了!”
    袁昌祚擺擺手:“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們碰到的應該是一起投毒案件,死亡症狀應該類似於心肌梗死,很容易被人忽視。這個疑點應該是小師弟你發現的吧?”
    錢中興紅著臉沒有否認。
    方梅在一旁說道:“袁主任沒有猜錯,是錢博士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但案子未破,還請主任保密。”
    袁昌祚收斂起笑容:“那是自然。”
    方梅又問:“袁主任對蓖麻毒素了解多少?”
    袁昌祚搖搖頭認真地說:“這不是我的專業方向,但我知道蓖麻毒素的作用原理,它是存在於蓖麻籽中的植物蛋白,攝入後能對人體的肝、腎等器官造成實質傷害,並能溶解和凝集紅細胞,麻痹心血管和中樞神經。它的毒性很強,遠勝於大家熟知的氰化鉀,區區幾克蓖麻毒素便可毒死上百成年人!不是專業的機構很難掌握它的提純和應用技術。我們所的技術和設備在國內都是一流的,但你們提供的檢材裏毒性物質殘留極其微量,檢測時也是費了很大的勁,本著負責的精神,檢測報告上隻是實事求是寫了檢測結論,建議你們再找國內的一流機構再做一次複檢。”
    “國內還有哪家機構擁有專業技術和設備呢?”
    “北京醫藥研究所或者……或者軍隊的有關研究機構。”
    “好的,十分感謝!”
    方梅和錢中興一臉興奮地趕回市公安局,初步檢測結果已足夠證明他們的懷疑和推測完全正確。
    喜歡那些往事並不如煙請大家收藏:()那些往事並不如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