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年5月12日 上海市公安局一處
字數:5264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五十六章
1966年5月12日
上海市公安局一處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按慣例放假一天,但方梅知道陳振忠會守在辦公室,果然長途電話一打就通,她一五一十把調查的情況向陳振忠做了說明。
陳振忠靜靜地聽著,一直沒吭氣,直到方梅嚷嚷起來:“老陳你倒是表個態啊!”,他才語氣鄭重地說:“方梅啊,我感覺有戲啊!你現在的電話號碼多少?過半個小時我給你打過來,我馬上向郭廳長匯報。”
半小時以後,方梅麵前的電話機果然響了起來。
陳振忠說:“我剛才把你說的情況向老郭做了匯報,他作了幾點指示,你記錄一下:
一、立即將黃非的那個鄰居接到上海,對名單上的人進行逐一辨認。注意,不是辨認照片,而是進行現場辨認;
二、同意你提出的借調錢中興的請求,已經讓廳政治部先派人去外調,隨後給鹽城市公安局發出商調函;
三、你提出的查人和查毒兩條線索並行的偵查思路完全正確。郭廳長正在向部裏一局匯報,提出我們省廳與上海市局組成共同辦案組共同偵辦。另外,慎重起見,請求部裏協調找國內具備該類毒素檢測能力的單位進行複檢;
四、可請求上海市公安局政保處的同誌先行對重點嫌疑人進行監控,他們情況熟。一旦查實犯罪事實,建議由上海市局進行密捕,以防嫌疑人逃跑或發生意外,導致線索中斷。
另外,方梅啊,郭廳長還誇你動作快,嗅覺靈敏,在現場遭破壞前就及時提取了證物,並發現了黃非有可能中毒死亡的線索。……”
方梅急切地說:“哎呀,老郭誇不誇我的那都不重要。老陳,你趕緊再給我派幾個人來,我這兒又要排查,又要送檢,回頭還要盯人,哪兒忙得過來呀,你總不能讓人家上海市局又出人又出力吧,又不是人家的案子!”
電話裏陳振忠“嗬嗬”笑起來:“我的方副處長,我都替你考慮了,正想對你說呢。我從一科抽了小李和小麥兩人過去增援你,我馬上交代下去,讓他們倆今天就買票動身,最晚後天趕到上海。你那邊的工作有眉目了,我再增派人手。”
緩了口氣,陳振忠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方梅呀,以我的經驗判斷,我們離解開謎團距離越來越近了。搞清楚黃非的死因,有可能成為逮住那個人的一把鑰匙,至少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如果能確認黃非是特務造成的非正常死亡,那麽他很有可能是因為見過那個人而被滅的口,那我們查找鼴鼠的範圍便會大大縮小。”
方梅放心地撂下電話。朱青林走進辦公室,開著玩笑說:“方副處長,你幹脆調來我們處得了,反正也是搞政保。我們的處長可能要高升了,回頭我升處長了,咱倆搭檔。我這兒都快成你的辦公室啦。”
方梅歎了口氣:“唉,別說調你這兒了,我老公還在北京市局等我呢,他調不過來,我又回不去,就這麽兩地分居。咳,不說這些事了,煩人!剛才處裏來電話,傳達了老郭的幾點指示……”方梅簡要地把郭曼國的幾點指示說給朱青林聽。
朱青林一邊專注聽著,一邊不住點頭:“老領導還是老辣呀,我這就給農場打電話,讓他們把那個鄰居送過來。”
方梅:“嗯,你先打,打完了,我給鹽城市局嚴局長打,跟他說說借調錢中興的事兒。”
一天後,陳振忠派來的偵察員小李和小麥到了,廣東和上海的兩路人馬齊聚小會議室。
朱青林首先說:“由於方梅同誌的出色工作,前期調查工作有了重大發現,經報公安部一局同意,廣東省廳和上海市局批準,共同組成聯合辦案組,共同偵辦黃非疑似非正常死亡一案。辦案組組長由方梅同誌擔任,副組長由我擔任,在座的諸位就是辦案組成員。下麵先請我們處的顧海濱同誌介紹這兩天對幾個嫌疑人的監控情況。”
顧海濱應聲起立:“我們獲取了幾個嫌疑人的基本資料後,即由各分局在我處的統一協調指揮下,對幾人進行了秘密監控,並借嫌疑人外出之機,拍攝了照片。值得注意的是一號許春秋和三號肖重陽有異動情況。許春秋向公安局遞交了去香港探親的申請;而肖重陽購買了明天上午到安徽亳州的火車票,說是去采購中藥材。其餘幾人:二號肖亞斌、四號邱振國、五號謝婉瑛、六號楊阿青生活起居正常,暫未發現異動。”
“另外,阜寧的苗玉梅、揚州的吳德惠和南京的卓樹平三人的情況,已經匯總上來。”
“苗玉梅,女,31歲,阜寧一中語文老師,家住阜寧縣蘇州路阜寧一中宿舍,其夫係大豐上海農場一分場管教幹部,她到農場是去探親的。”
“吳德惠,男,46歲,揚州攬月樓飯莊廚師,家住揚州念四橋路14號。吳德惠出身地主家庭,父母均已亡故,大哥吳德承係惡霸地主,土改時被清算判處死刑;二哥吳德恩曾任國民黨保安團大隊長,後投靠日本人,當過清鄉大隊大隊長、偽軍團副,抗戰後所部被國民黨收編,成了國民黨123軍中校副團長,1949年在上海戰役中所部被我軍殲滅,吳德恩在上海隱匿身份住了下來。1953年鎮反運動中被逮捕,並以漢奸、曆史反革命罪被判處無期徒刑,現仍在大豐勞改農場服刑。吳德惠本人跟著他二哥當過幾天偽軍,後因燒得一手好菜,被弄到揚州的日軍憲兵司令部當廚師。抗戰勝利後,吳德惠到了一家私人飯莊當廚師,解放後公私合營,便到了攬月樓飯莊做廚師。他到大豐是去看他正在服刑的二哥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卓樹平,男,48歲,南京市民政局撫恤安置科副科長,原係中共地下黨員,南京解放後進入民政局工作。他到大豐上海農場是出公差,為在農場工作的兩位複員退伍的傷殘軍人核實辦理撫恤關係轉移的。”
“上述三人中,卓樹平、苗玉梅二人到上海農場的事由均已核實無誤,可以排除嫌疑。吳德惠有一定疑點,已由揚州市公安局的同誌布置監控。”
“基本情況就是這樣。”顧海濱一口氣匯報完,才端起茶缸猛喝了兩口水,又用袖子揩了揩嘴。
朱青林問:“拍的照片呢?”
小顧忙把麵前的卷宗遞過來。
朱青林打開看了看,裏麵是每個嫌疑對象的各兩張照片,都放大到12寸,一共十二張,順手遞給方梅。
方梅問:“錢中興還有黃非的那個鄰居接來了嗎?”
“已經到了。”
“請他們進來吧。”說著話,方梅低聲對朱青林說了句什麽,朱青林笑了笑,起身回了趟辦公室,又拿了些其他人的照片來,方梅把照片和那十二張照片混在一起,摞成一疊。
過了一會兒,小顧領著錢中興和那個鄰居走進會議室。錢中興略微顯得鄭重其事,藍色軍幹服風紀扣都扣得嚴嚴實實,進了屋跟大家點點頭,選了個靠邊的座位坐下。
那個鄰居也是個刑滿釋放後留場安置人員,見到滿屋子警察顯得戰戰兢兢,穿著件褪色的舊棉襖,點頭哈腰地見人就鞠躬。
方梅把他叫到桌前:“你叫什麽?”
“蔣……以生”
方梅攤開那疊照片說:“蔣以生,你仔細看看,這裏麵有沒有那天找過黃非的那個人。”
蔣以生一張一張認真辨認著,時不時拿起一張仔細端詳。屋子裏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他的動作。他看了好一會兒,抬起頭,對方梅搖了搖頭:“這裏麵沒有那個人。”
顧海濱在一旁厲聲道:“你好好看!”把蔣以生嚇了一哆嗦。
方梅衝小顧擺了擺手,站起身,走到一旁倒了杯熱水,端到蔣以生麵前,和顏悅色地說:“別著急,來,喝點熱水。再慢慢看一遍。”
蔣以生雙手捧著大茶缸,微微有些顫抖,一邊吹著氣,一邊喝了兩口,不知是熱的還是緊張的,額頭上竟沁出汗來。他又異常專注而緩慢地看了一遍,還是搖搖頭:“沒有!”
方梅有些詫異,她從照片裏挑出4張男性嫌疑對象的照片,擺到蔣以生麵前:“這幾張裏麵有那個人嗎?”
蔣以生雙手捧著茶缸不撒手,好像在取暖一樣,又認真看了看,仍舊回答:“確實沒有。”
方梅說:“沒關係,那你給我們描述一下你見到的那個人的長相,越詳細越好。”
“那天,他拎著個網兜……裏麵好像裝著包點心,油漬麻花的,向我打聽黃非,我沒太在意,順手指了指馬路對過正在修鞋的黃非,他就過去了。後來……後來,我回家了。從我家門口,也就是黃非的後窗看去,看見他正坐在黃非家裏跟黃非喝茶。因為黃非家裏從來沒有來過外人,我有些好奇,就多看了兩眼,因此記得。那人......40多歲年紀,個子蠻高的,方臉,嗯……眼睛不大,但眉毛挺粗,頭發向後梳著,露出很亮的腦門,穿著身八成新的藍色幹部服,套在棉襖外頭,顯得有些......臃腫。嗯……鞋嘛,我倒沒注意。那個派頭有些像幹部或者……中學老師。”蔣以生囉囉嗦嗦地回憶著,在座的人耐心聽著他的敘說。
方梅又問:“如果讓你親眼去看,能認出來嗎?”
“應該……能吧。”
“那好!小顧你下午就帶他挨個去認幾個嫌疑人”
朱青林補充道:“注意,小顧,第一、要保證蔣以生的安全;第二、要隱蔽辨認,不要讓嫌疑人有所察覺”
方梅對蔣以生說了句:“你先下去休息吧。”蔣以生忙分別向朱青林、方梅連連鞠躬:“謝謝政府!謝謝政府!”倒退著出了門。
“那個明天要去安徽的肖重陽怎麽辦?要不要找個理由不讓他離開上海?”小顧問。
朱青林搖搖頭:“不能打草驚蛇。”
方梅接上說:“對,不讓人家坐火車說不過去。這樣吧,派兩個人盯住他,必要時請當地公安機關幫忙。”
“好吧,各就各位,散會!”
喜歡那些往事並不如煙請大家收藏:()那些往事並不如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