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子龍子義
字數:5642 加入書籤
“宋憲,是她們嗎?”
宋憲咬牙切齒的說道:“就是她們。”
呂布單人單騎就向鳳衛營靠近。
“奉先小心,對麵有強弩。”
呂布沒有任何猶豫,徑直騎馬向前。
“站住,再向前就放箭了。”
呂布好像沒聽到,繼續向前,距離鳳衛營三百米,朱雀一聲令下,五名弩手向呂布放箭。
這種弩,最大的距離也才三百米,有效距離一百八十米,三百米是弩的極限,弩箭到呂布身前的時候已是強弩之末。
呂布輕輕揮動方天畫戟,就將射來的五支弩箭挑飛。
二百米,再次射出五支弩箭,又被呂布輕鬆挑飛。
又向前走了五十米,呂布勒馬停下。
朱雀開口問道:“你是何人?”
“九原呂布。”
“你既是九原人,就該知道張遠此刻在做什麽,你率兵來追,難道已和異族勾結。”
“我來追你們,就是怕張遠知道此事,停止向前。”
“你什麽意思?”
“殺光你們,張遠就不知道是我們並州軍和你們有衝突。”
“區區百騎就敢口出狂言。”
“滅你們,某隻需百騎足矣。”
“那你就來試試。”
呂布緩緩舉起方天畫戟,身後騎兵開始驅馬加速。
朱雀召回前麵的弩手,將所有弓箭手集結起來。
雙方馬上就要開戰時,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傳過來,朱雀連忙向身後遠處張望。
呂布也讓騎兵停止了前進。
一支千人的騎兵從朱雀她們後麵呼嘯而來,騎兵並沒有靠近鳳衛營,而是一分為二,奔向鳳衛營左右,在其五百米的距離停止。
五百米,騎兵的最佳進攻距離。
朱雀心裏開始擔憂,呂布也是皺起眉頭。
正待朱雀要發問的時候,徐和打馬而出:“大小姐,末將徐和,奉趙弘將軍軍令,前來接應大小姐,大小姐帶鳳衛營先走,剩下的交給末將。”
張寧興奮的對朱雀說:“是徐和將軍。”
朱雀心裏鬆了口氣,對麵那個男人給她的壓迫太大了。
“阿寧,咱們走吧!”
“好好好,咱們走。”
“鳳衛營聽令,全營後撤。”
“嗬”
隨著朱雀命令下達,鳳衛營後部首先撤退,行到五百米,重新列陣,然後是中間一部,護著張寧開始撤退,一直退到一千米,重新列陣。最後是趙敏率領前部緩緩後退,繞過前兩部,在一千五百米重新列陣。
就這樣,三部交替掩護撤退,一直退了五裏,全營重新集結,快速後退。
呂布看著撤退時井然有序的鳳衛營,心中暗暗點頭。
徐和對呂布喊道:“對麵可是丁原的並州軍。”
“某,丁原義子,呂奉先。”
“呂奉先,我家少將軍如今正在掃平異族,爾等難道要在此時和我黃巾開戰。”
呂布右手使勁攥著方天畫戟,眼睛死死盯著徐和。
宋憲打馬來到呂布身旁,勸道:“事不可為,我們撤吧!”
呂布方天畫戟一指徐和,朗聲說道:“徐和,回去告訴張絕戶,今日之事,他日我呂奉先必定親自找他算賬。”
徐和冷冷的說:“他日等少將軍歸來,必會率軍問問丁原,何故阻止我軍北上收複失地。”
呂布聞聽徐和如此說,眼中迸射出濃濃殺意。
宋憲連忙開口說:“奉先,切勿衝動,對方全是騎兵,我們攔不住的。”
“徐和,你很好,他日我呂布必親自斬下你的頭顱。”
“宋憲,我們走。”
呂布撤軍半小時後,徐和才率軍後撤。
雁門郡,經過多日奔波的趙雲和太史慈來到了此處。
趙雲和太史慈是在來的路上碰到的,兩人起初還交手了,交手後兩人相互佩服對方的武藝,趙雲槍法迅猛無比,太史慈經驗老道,戰了個不相上下。
隨後兩人相互詢問,才知道,一個是要去雁門尋找大哥,一個是去尋找母親。
兩人一路走一路切磋,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竟然兄弟相稱。
趙雲告訴太史慈,他要集天下槍法精髓,自創一套槍法,自創槍法那需要有宗師級的實力,太史慈心裏明白,他的功夫已經定型,而趙雲就像是一張白紙,說不定真的能達到宗師的級別。
兩日一路走一路切磋,倒也不覺得趕路無聊。
過了晉陽境,兩人看到了無數的百姓被軍隊保護著向雁門行進。
太史慈感慨的說:“都說黃巾是為賊,咱們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黃巾兵幫助百姓,並沒有像外界傳言的那樣,看來傳言有誤啊!”
趙雲附合著說:“軍紀嚴明,比官軍還像官軍。”
太史慈打趣道:“人家現在可是正兒八經的官軍。”
趙雲點頭說道:“一個賊寇,搖身一變,竟成了一州之牧,真是好笑。”
“我到是挺佩服張遠的。”
“太史兄怎講?”
“子龍你沒到過邊塞,胡人對待漢人可是殘忍的很,我在遼東辟禍的這幾年,親眼目睹了異族的殘忍,每當他們受了災,就會劫掠漢人,燒殺搶奪,簡直無惡不作,被他們強擼去的漢人,被他們當做牲畜飼養。張遠雖然為賊,可有一腔熱血,他做的詩我很喜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麽詩?”
“子龍沒聽過?”
“我才下山不久,不曾聽聞。”
“那我就吟誦與你。”
“第一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勸君莫羨冠軍侯,若個書生萬戶侯。第二首,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趙雲震驚的望著太史慈說:“張遠有如此壯誌。”
“我最喜歡他的一句話是,大丈夫當提三尺劍,建不世之功。”
“你不會是想投靠張遠吧!”
“若是我母親安然無恙,我會隨其征伐異族,若是我母親被害,就算搭上我這條命,我也要殺了他。”
趙雲心裏左右為難,他想報效國家,可張遠並不是他想追隨的人,可聽了這兩首詩,他明白了張遠對異族的態度,他想去打異族,那個少年不羨慕冠軍侯霍去病,張遠又恰恰能滿足他心中所想。
太史慈看出趙雲左右為難,對趙雲說:“子龍,你不必為難,大丈夫何處不能建功立業。”
趙雲想了想說:“我還是尋找到我大哥再說吧!”
“也好,那我們二人直奔雁門郡。”
幾日後,兩人到了雁門郡治所陰館,讓兩人沒想到的是,陰館這個邊塞之地熱鬧非凡,人員密集,絲毫不輸中原城鎮。
兩人找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開始想怎麽打聽他們親人的方法。
吃飯的的時候,趙雲問店小二:“小兒是本地人嗎?”
“小的不是本地人,小的是冀州人士。”
“咱們還是老鄉。”
“公子也是冀州人士?”
“冀州常山。”
“那跟郡守大人是同鄉。”
“你們郡守也是常山人?”
“對啊!常山真定人士。”
趙雲心中一喜,有這層關係,可以去找郡守幫忙尋找人。
“你們郡守叫什麽?”
“趙風,趙郡守。”
趙雲一愣,心裏想不會這麽巧吧!隨即搖了搖頭暗笑自己。
太史慈看趙雲搖頭,忍不住的勸慰道:“子龍不必著急,我們慢慢尋找就是。”
趙雲如實對太史慈說:“這個郡守和我大哥名字一樣,剛才我心想不會是我大哥吧!後來想想,不過是自己異想天開罷了。”
“你大哥的字是?”
“我大哥字子敘。太史兄問這個幹什麽?”
“子龍你稍待片刻,我去打聽一下,看看這個郡守是不是你大哥。”
“太史兄說笑了,我大哥隻是被裹挾的百姓,怎能出任如此高官。”
“問問嗎?要是真是你大哥,那其不是更好,要是不是,有你們鄉黨之情,我們去找他幫忙,總好過我倆人大海撈針。”
趙雲還在猶豫,太史慈已經下樓去找人詢問去了。
喜歡三國黃巾逆襲請大家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