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孫策顯威名,李儒計馬韓
字數:7156 加入書籤
黃蓋從自己軍中挑出上千精銳,穿上袁術軍的衣甲,打著袁軍殘破的旗幟倉皇向無為縣敗逃。
無為縣守軍見到潰逃而歸的敗軍大驚失色,趕忙匯報城中屯長。
黃蓋讓被俘虜的副將叫門,屯長見到副將不疑有他,立刻放下吊橋開城門。
黃蓋帶著人入城後一刀結果了屯長,失去了將領,加上副將極力保證,黃蓋沒費一兵一將拿下了無為縣。
隨後韓當,程普率領大軍入城,無為縣徹底落入孫策手中。
三人攻占無為縣後,開始整頓大軍,兵馬增加到八千人。
兩天後張勳收到斥候匯報,霍校尉戰死,無為縣丟失,連忙下令停止進軍,在離無為縣外五十裏處安營下寨,並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孫策軍後續動作。
又兩日,斥候探查到黃蓋韓當率騎兵三百,步兵五千出無為,向張勳所在之地殺過來。
本來想要後退的張勳得知敵軍隻有五千人,立刻開始整軍備戰,打算一舉殲滅來犯之敵,乘機奪回無為縣。
早在幾日前逆流而上的孫策周瑜,偷偷率軍切斷了張勳軍的退路。
張勳與黃蓋韓當戰至正酣之際,孫策率軍突襲張勳後部。
張勳得知自己中計,被前後夾擊,知大勢已去,率兵突圍,好不容易率軍突破孫策包圍,半路上又遭到周瑜的伏擊,全軍覆滅,而張勳自己也被生擒活捉。
孫策親自給張勳鬆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上周瑜在一旁輔助,走投無路的張勳無奈隻能歸降孫策。
得到張勳投靠,孫策周瑜大喜,周瑜沒有讓孫策急著收複廬江其它縣,而是讓張勳給李豐去信,邀請其前來合圍無為縣的孫策軍。
李豐正愁不知孫策軍的去向,得知孫策軍從水路突襲了無為縣,不疑有他,立刻率領大軍向無為縣急行而來,半路上遭到孫策伏擊,孫策親自率領百騎衝鋒,陣斬李豐,李豐一死,全軍崩潰,黃蓋趁機率軍混在亂軍之中,跟著敗軍進了曆陽,隨後與追趕而來的孫策裏應外合奪取了曆陽縣。
接下來,孫策利用張勳拿下廬江,整頓兵馬,兵力達到兩萬人,本以為孫策會趁著大軍連戰連捷士氣高昂之際,向合肥進軍,誰料孫策留下程普率軍六千守廬江,黃蓋率軍四千守曆陽,孫策自己率軍一萬,帶著周瑜韓當張勳返回江東開始攻略江東之地。
孫策在一月之際連續拿下廬江郡,曆陽縣,打開了北上江淮的大門,而後趁著其他諸侯無心他顧之時,立刻返回丹陽,攻略江東,孫策的所做所在讓天下諸侯震驚,震驚的同時也讓所有人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看著孫策攻略江東,而孫策之名也開始逐漸出現在各路諸侯的視野中。
孫策的作為,以及張勳的背叛,讓好大喜功的袁術終於意識到,自己過早稱帝帶來危險。
袁術緊急召集麾下文武商議對策,最後聽從閻象的意見,命各路大軍依靠城池堅守,拖死其他諸侯,又聽從楊弘的意見,讓在各軍的督戰隊保護各路大軍主帥,名義上是保護,實際上為監督,防止張勳的事情出現。
袁術麾下士兵野戰或許不行,但是守城卻沒問題,更何況每一路大軍都比各路諸侯兵多。
袁術的這一招反守為攻讓曹操呂布愁眉不展,這二人可是沒有多少糧草,若是這樣下去,最多三五個月,二人就不得不退兵,而若是他們一退,隻剩下劉備劉表,隻能乖乖退兵,到時出現的連鎖反應,是曹操完全不能承受的住。
陳倉,張遠看著手中密報,不由得感慨“孫策之勇,周瑜之智,真乃絕配,一會兒不注意,就能讓其翻盤。”
聞聽張遠感慨之言,李儒開口說道“南方世家林立,以如今之大勢,主公不宜輕易而動,目前我們當趁天下諸侯難顧之際,趁機奪取雍涼。”
張遠望向李儒點頭說道“文優不必擔心,我自是知道自己為名聲所累,不然當日奉孝也不會放棄我們好不容易拿下的兗州,世家之力比之我想還要大。”
李儒寬慰道“主公不必妄自菲薄,儒堅信,主公之德,勝天下諸侯多矣。”
張遠自嘲笑笑,沒有再為自己而辯駁,而是問李儒“我雖秘密前來陳倉,想必用不了多久,馬騰韓遂會猜到,若二人知我來陳倉,可能會退兵,一但讓二人退走,以堅城而守,我們就會落入下風,文優可有何計教我。”
“若想在野外解決馬韓聯軍,隻憑借徐榮新一軍不可為,主公應調虎賁軍虎翼軍前來,而要調動這二軍,首先解決李傕攀稠的敗軍,不然怕是關中永無寧日,而我軍糧道也會受到影響,六千騎兵之戰力,不容小覷。”
“文優是否已有計較?”
“主公可,以糧草誘之。”
“李傕此人隨董卓南征北戰,此等誘惑之計,豈能如意。”
“就算李傕知道是計,也不得不為,幾千人躲在山中缺衣少食,若不解決,兵士必將嘩變,若李傕愚笨,一次兩次看到糧草不動,多幾次後,不用主公動手,這些人會親自拿李儒之人頭歸降主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既如此,我立刻給沮授徐晃廖化去信,命其立刻解決李傕。”
“主公可與信中言明,半月後,命廖化,畦固,卜巳率軍前來。”
張遠點點頭,沒問李儒原因,而是提筆開寫,寫完用印後,又自己看了一遍,讓人去傳王越前來。
時間不長,王越匆匆而來。
“王越參見主公。”
“不必多禮,將這封密報用飛鷹傳給沮授,信報加密,另外,再派傳令兵六百裏加急一同前往,務必保證其收到命令。”
王越聞聽,知道事情緊急,懷揣信件匆匆而去。
等王越離開,張遠才繼續問李儒“接下來我軍當如何?”
張遠問完以後,李儒沉默不語,眉頭緊皺。
“文優無需擔憂,計成與不成,我張遠擔之。”
李儒幾經思考,深吸口氣才緩緩說道“儒心中確有計較,然此計不成,徐榮將軍所率新一軍恐折損大半。”
張遠一聽,並沒著急詢問李儒計策,而是閉上眼睛,兩人誰都沒開口,大堂中一時間寂靜無聲,直到一炷香後,張遠睜開眼睛,眼中變得冷漠,語氣同樣變得冷漠。
“文優可直言。”
李儒知道張遠下定了決心,也不在藏著掖著,從袖中掏出一幅雍涼地圖,鋪到張遠麵前。
“主公請看,此地是我等所在陳倉,陳倉向左為散關,而散關為馬韓聯軍的糧草必經之路,散關關牆高大,又在兩山之間,易守難攻,沿散關而上為臨渭,臨渭乃後方,必定防守不嚴,若能拿下臨渭,就能切斷馬韓聯軍的糧道,而拿下臨渭北上之門就會打開,雍涼也就等於拿下一半,也正是因為如此,臨渭將受到兩麵之攻,不管是雍涼之兵還是外麵的馬韓聯軍,都會瘋狂攻擊此城,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最危險的在街亭,若是臨渭久攻不下,馬韓聯軍就會棄臨渭走街亭,臨渭還有城牆之利,而街亭隻能依靠地形,而主公想要圍困馬韓聯軍隻能在臨渭或街亭,不管是臨渭還是街亭,都將陷入前後夾擊之勢,若能守住,馬騰韓遂再難回去,若是守不住……”
剩下的話李儒沒有說完,但張遠已經明白,守不住很可能全軍覆沒。
“文優的意思是大軍一分為二,一半翻越秦嶺,避開散關,直擊臨渭,一半沿千河而上在街亭防守。”
“馬騰韓遂得知臨渭丟失,一定會撤兵到散關,散關之重要性這二人比任何人都清楚,散關在手就算從臨渭回不去也還有街亭這條路,就算我軍攻城拔寨厲害,想要拿下散關也不容易,所以隻能做兩手準備。”
聽完李儒的解釋,張遠沉默了,不說翻越秦嶺的難處,就算拿下臨渭承受的壓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沒有援軍,沒有補給,沒有時間,這就相當於送死,張遠心中暗想李儒不愧為毒士,這是打算拿徐榮和其麾下將士換雍涼。
思考許久張遠也下不了決心,揮揮手讓李儒退下去,自己一個人開始思考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李儒下去後並沒有回自己的住處,而是前往徐榮的住處,這老陰人這是打算忽悠徐榮親自請纓。
陳倉城外,馬騰所在的中軍大帳中坐滿了人,馬騰見所有人都到了,輕咳一聲開口。
“諸位,我等已經來此處時間不短了,張遠的並州軍戰力你們也見識到了,這還不是張遠麾下的精銳之師,關中李傕已被擊敗,而關中的虎賁軍才是張遠的精銳,據說虎賁軍各個都是百戰之兵,等徹底解決了李傕,虎賁軍就會北上,諸位可有其它想法。”
馬騰說完,下方沒有一人開口,這些人和徐榮打了幾杖才知道並州軍的悍勇,這些士兵不但各個悍勇而且甲堅器利,殺死一名並州軍往往需要三到五人甚至更多,尤其是人家堅守不出,他們攻城就是白白送人頭,經過幾次攻城,八萬大軍折損將近兩萬,這要是再打幾次隻能灰溜溜退回去,可讓他們現在退回去,他們又不甘心。
打又打不過,退又不甘心,這就是現在馬韓聯軍所有人的想法。
就在眾人不知如何之時,韓遂開口。
“諸位無需擔憂,如今張遠還在關中,若張遠親自率軍前來,我等大不了退往散關,以散關之險,張遠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輕易拿下,若是我們現在退走,必定會遭到天下諸侯口墨筆伐,爾等難道想背負逆賊之名,讓張遠名正言順討伐我等。”
“那不知韓太守有何高見?”
“我的意見就是等,若張遠無故攻打我等,將會是下一個袁術,爾等難道沒有發現,陳倉城的守軍隻守不攻,依我之見,張遠也在等,等我們有把柄,才會率軍前來,畢竟李傕已經戰敗,關中用不了如此多的兵馬,用不了如此多的兵馬,為何張遠不率軍前來,依我之見張遠也有顧忌,隻是我等尚且不知罷了。”
聞聽此言,眾人恍然大悟,眾人又商議了一段時間,決定按兵不動,看看後續發展,若是張遠率兵前來,立刻退到散關,若是張遠不動他們也不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騰韓遂穩定了軍心,睡了安穩覺,張遠卻徹夜難眠,第二日,還不等張遠起床,徐榮帶著一眾西涼眾將前來求見。
簡單洗漱後,張遠讓典韋召集眾人前來。
看著前來的眾將一個個表情嚴肅,張遠瞬間明白,看來李儒已經找過眾人。
不等張遠開口,一眾將領呼啦一下單膝下跪,齊聲輕喝。
“還請主公下令。”
張遠張了張口,卻沒有發出一絲聲音。
“主公,我等自歸順以來,寸功未力,然主公卻高官厚祿相待,我等日夜難安,今有機會報效主公,然主公為何不給我等機會,還望主公莫要厚此薄彼,徐榮在此請主公下令。”
“請主公下令,我等願為主公馬革裹屍。”
張遠明白,這些人心中有想法,同樣張遠也不完全信他們,而想破除這種隔閡,那必須要讓張遠看到他們的忠心。
張遠心中下定決心,走到下麵將眾將一一扶起,這才走回高位。
“徐榮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軍兩萬沿千水秘密前往街亭。”
“末將領命。”
“張濟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軍兩萬翻越秦嶺,突襲臨渭。”
“末將領命。”
“高順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陷陣營隨徐榮前往街亭駐守。”
“末將領命。”
“華雄聽令。”
“末將在。”
“從此刻起,歸入新一軍,隨張濟出發。”
“末將多謝主公信任。”
“此戰若拿下雍涼,我給爾等親自慶功。”
“我等必不讓主公失望。”
“李儒。”
“屬下在。”
“給各軍準備物資,但有所需無有不允。”
“諾。”
“王越何在?”
“末將在。”
“從此刻起,雍涼影衛影殺你可隨意調動,為大軍隱藏行跡,探路,奪城,傳遞消息。”
“主公放心,末將必不負主公信任。”
喜歡三國黃巾逆襲請大家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