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攻克雍涼

字數:7097   加入書籤

A+A-


    第407章 攻克雍涼
    馬鐵得知馬超單騎去追張遠的時候,心中隱隱覺得事情不對,幾次想出兵接應馬超,卻又猶豫不決,若這是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他們前腳剛走,後腳並州軍很可能會趁機拿下散關。
    若是散關一失,那他們退回西涼的最後機會也將失去。
    馬鐵焦急的站在關牆上,望著關外的方向,希望能看到馬超的身影。
    一騎快馬疾馳而來,馬鐵神情一喜,等那騎近了,馬鐵才看清是他們的斥候,心中失望。
    斥候被人帶到馬鐵麵前,不等馬鐵開口,斥候喘著粗氣神情難看的回報。
    “二公子,大事不好了,少將軍獨自去追擊張遠,中了張遠計策,失手被擒,如今撤退的並州軍已經停止後退,重新向散關而來。”
    “什麽?”馬鐵如遭雷擊,身子晃了晃差點跌倒,此時的馬鐵腦海一片空白。滿心都是自從張遠來到陳倉後的一係列變故。
    “完了,這下真完了。”馬鐵喃喃自語道。
    過了好一會兒馬鐵才回過神,盡量讓自己語氣平穩。
    “那些羌兵跑出來了嗎?”
    “羌人還沒靠近並州軍的伏擊地,就被並州騎兵圍起來殺戮,少將軍率兵救援,眼看快要成功,豈料少將軍看見張遠,自己一人前去追擊。”
    “那就是說,出城的人都完了。”
    “完了,都沒了。”
    馬鐵無力的揮揮手讓斥候退下,而他望著關外怔怔出神。
    “來人。”
    副將連忙上前。
    “去,告訴張遠,隻要他能保證我父親和兄長的安全,我願投降。”
    公元199年十月中旬,經過七個月的征戰,張遠先後擊敗李傕郭汜,馬騰韓遂,打開了通往雍涼的道路。
    隨著馬超被俘,馬鐵開關投降,雍涼沒有了大的勢力,兩路大軍於天水郡冀縣匯合。
    張遠整頓兵馬後,以廖化為主將,率領四萬虎賁軍,帶著投降的粱興馬玩,為左路軍,徐榮率領四萬新一軍為右路軍,帶著投降的程銀成宜。
    兩路大軍齊頭並進,目標直指西涼尚未完全平定的區域,旨在徹底肅清殘餘抵抗力量。
    廖化所率左路軍一路急行,虎賁軍士氣高昂,步伐整齊有力。粱興和馬玩跟在隊伍中,心中感慨萬千。曾經他們也是割據一方的勢力,如今卻跟隨勝利者一同前行。一路上,他們憑借對當地地形的熟悉,為廖化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建議,幫助大軍避開了一些潛在的危險。
    與此同時,右路軍在徐榮的帶領下也進展順利。程銀成宜積極配合,引導大軍避開了幾條崎嶇難行的道路,選擇了更為平坦快捷的路。
    兩路大軍按照預定計劃穩步推進。而在後麵的張遠,時刻關注著左右路軍的動向,同時隔三差五勸降馬超閻行。
    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收複南安郡,隴西郡,破故關,河關,大軍直逼金城郡。
    韓遂原本硬挺著不投降,想著張遠在金城郡受阻後,與其談條件,卻沒想到閻行卻投降了。
    有閻行的幫忙,金成郡各縣紛紛投降。
    韓遂得知閻行投降張遠,知道大勢已去,隻能無奈歸降。
    金城郡允吾,張遠高坐上首,文武排列兩旁,韓遂屈膝下跪,正式歸降。
    原本還不好意思的程銀成宜李堪候選等幾人得知韓遂投降,心中重重鬆口氣。
    隨後張遠召來一人,眾人見到來人,全都一副不可思議,來人正是被太史慈一槍擊落馬下的成公英,原來當日太史慈急著追韓遂,並沒有仔細查探成公英的傷勢,而太史慈那一槍偏了一點,讓成公英僥幸活了下來。
    幾人再相見全都感慨不已,若是知道最後是這個結果,還不如早點投降。
    張遠望著台下感慨萬千的幾人朗聲說道“如今金城郡已回歸朝廷,隻剩西平武威北地三郡,北地郡是張濟的故鄉,由張濟率軍兩萬拿下北地,由徐榮率軍兩萬拿下武威,至於西平郡,誰願意前去勸降。”
    眾人聽聞此言,紛紛陷入沉思。這時,成公英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將軍,西平郡多為羌胡部落,我曾與他們打過交道,知曉一些內情,願前往一試。”
    張遠麵露欣慰之色,“好!有你前去,我便放心許多。若能成功勸降,那是大功一件。你此去萬事小心,若有難處,及時派人回報。”
    成公英應下後,便收拾行裝,帶著幾名隨從踏上前往西平郡的路途。
    另一邊,張濟領命後,即刻點齊兩萬大軍,向著北地郡進發。北地郡郡守得知張濟領軍前來,心中十分忐忑。畢竟張濟在這一帶也算有些威名,且如今其背後還有張遠這股強大勢力撐腰。
    張濟大軍行至北地郡城下,並未急於攻城,而是派人在城下喊話:“北地郡的軍民聽著!我乃張濟,今奉張遠將軍之令而來。隻要你們開城投降,既往不咎,還能保得全城安寧。若負隅頑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北地郡郡守在城樓上猶豫再三,他深知自己兵力薄弱,難以抵擋張濟大軍。況且張濟又是本地人,在當地多少有些根基。思索良久,郡守終於決定開城投降。張濟不費一兵一卒,順利拿下北地郡。
    與此同時,徐榮也率領兩萬新一軍抵達武威城下。武威守將倒是個硬骨頭,見徐榮大軍到來,緊閉城門,嚴陣以待。
    徐榮圍著城池觀察一圈後,心中已有計較。他下令軍隊在城外安營紮寨,然後吩咐士兵們砍伐樹木,製造攻城器械。數日後,雲梯、投石車等一應俱全。
    徐榮親自擂鼓助威,新一軍士氣大振,推著雲梯衝向城牆。城上守軍拚命抵抗,箭矢如雨點般落下。但新一軍訓練有素,在盾牌的掩護下,逐步靠近城牆。投石車也開始發揮作用,巨大的石塊不斷砸向城樓,一時間塵土飛揚。
    經過一番激烈戰鬥,新一軍終於攻破城門,湧入城中。武威守將雖奮力拚殺,但終究寡不敵眾,被徐榮生擒。徐榮順利占領武威。
    而前往西平郡的成公英卻不太理想,馬岱得知馬超被擒馬鐵投降後,立刻率軍返回西平,一路上,馬岱忽悠那些不願意投降張遠的世家,到達西平郡的時候,馬岱聚集起了上萬人,雖然這些人是烏合之眾,但守城還是可以的,再加上三十六部羌人全力支持,馬岱又聚集起了一萬羌人大軍,這些羌人戰力絲毫不弱,雖然護甲兵器不全,卻各個不怕死,加之西平多山林,羌人與山林作戰簡直如魚得水,很是難纏。
    成公英見到馬岱時,還不等他開口,一旁的馬雲祿怒喝道“成公英,韓叔父對你委以重任,你卻背投,簡直無恥小人。”
    成公英麵色平靜,並未因馬雲祿的怒斥而有絲毫動容。他微微抬頭,目光坦然地看向馬雲祿與馬岱,緩緩說道:“雲祿姑娘,馬岱將軍,非是我成公英背主求榮。當今天下大勢,群雄逐鹿,雍涼之地曆經戰亂,百姓苦不堪言。張遠將軍心懷壯誌,欲平定雍涼,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歸順於他,實乃順應民心之舉。”
    馬岱冷哼一聲,麵色陰沉:“哼,說得倒是冠冕堂皇。不過是你貪圖富貴,棄舊主於不顧罷了。”
    成公英輕輕搖頭,神色認真:“馬岱將軍此言差矣。我成公英一生所求,不過是雍涼安寧。韓將軍雖有一方霸業之心,但以當前局勢來看,僅憑一己之力,又如何能抵擋天下大勢?跟著張遠將軍,雍涼才有真正複興的希望。”
    馬雲祿柳眉倒豎,手中長劍微微顫動:“住口!我不管什麽天下大勢,你背叛韓叔父就是不忠不義之人。”
    成公英長歎一聲:“雲祿姑娘,忠義二字,我從未敢忘。但忠義並非盲目追隨,而是要為百姓謀福祉,為雍涼謀未來。如今張遠將軍廣納賢才,致力於發展雍涼,這才是真正的大義所在。”
    馬岱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怎麽,你真以為你們能順利拿下西平。”
    成公英擺了擺手:“馬岱將軍誤會了,我今日並非是以勝利者的姿態來羞辱你們。張遠將軍愛才心切,若是將軍與雲祿姑娘願意歸降,將軍依舊可以在軍中施展抱負,雲祿姑娘的父兄也能平安歸來”
    馬雲祿不屑地撇了撇嘴:“讓我投降,絕不可能!告訴張遠,讓他放了我父兄,我們可考慮不與其交兵,自此以後井水不犯河水。”
    馬岱沉默片刻,目光複雜地看著成公英:“成公英,你雖巧舌如簧,但我馬岱一時還難以接受投降之事。容我再考慮考慮。”
    成公英點點頭:“馬岱將軍盡管深思熟慮。無論何時,張遠將軍的大門始終為你們敞開。隻望將軍莫要錯過這個機會。”
    成公英回來後將事情與張遠說了一遍,張遠眉頭緊皺,開口說道。
    “馬岱有猶豫之意,便是有轉機。隻是這馬雲祿實在棘手,她這般堅決反對,恐會影響馬岱的決斷。”張遠在營帳內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又道,“成公英,你對馬家兄妹較為熟悉,依你之見,可有法子能動搖馬雲祿的想法?”
    成公英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說道:“將軍,馬雲祿性格剛烈,重情重義,對父兄感情極深。或許我們可以從這方麵入手。不妨安排馬超、馬鐵與她見上一麵,讓馬超親自勸她歸降,說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張遠眼睛一亮,“此計可行!馬超如今在我軍中,表現也算安分。若能借此機會讓他出麵,或許真能打動馬雲祿。隻是,馬超那邊……他是否願意配合?”
    成公英自信一笑:“將軍放心,馬超乃聰明人,他深知如今形勢。若能借此機會讓馬家團聚,且為馬家謀得一個好前程,料想他不會拒絕。我這便去與他商議此事。”
    張遠點頭同意,“好,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務必叮囑馬超,言辭懇切些,一定要讓馬雲祿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另外,安排會麵之時,也要做好周全的安保措施,切莫出現意外狀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成公英領命而去,很快便來到馬超的營帳。馬超見成公英前來,起身相迎:“成公英,你來找我,可是有要事?”
    成公英開門見山:“馬將軍,確實有件大事。如今馬岱將軍與馬雲祿姑娘困於西平,將軍想必也牽掛他們。張遠將軍有意促成你們兄妹相見,隻要馬雲祿姑娘歸降,將軍承諾馬家從此可在雍涼安穩生活,且各位皆能施展才華。不知馬將軍意下如何?”
    馬超聽聞此言,神色動容,沉吟片刻後說道:“張遠既有此誠意,我馬超自然願意配合。雲祿自幼倔強,若能當麵勸她,或許能改變她的想法。隻是……”
    成公英看出馬超的顧慮,忙道:“馬將軍但說無妨。”
    馬超歎道:“我隻怕雲祿怪我,不肯聽我勸說。”
    成公英寬慰道:“馬將軍不必過於擔憂。如今形勢擺在眼前,雲祿姑娘雖性情剛烈,但也並非不明事理。隻要馬將軍言辭真摯,將其中利害關係講清楚,想必她會理解的。”
    馬超點點頭,“好吧,那就試試。一切就拜托成公英你安排了。”
    成公英應下後,便著手精心安排會麵事宜。他挑選了一處位於雙方營地中間位置的空曠之地作為會麵地點,四周布置了眾多隱蔽的崗哨,確保安全無虞。同時,還安排了一隊身手矯健的士兵在營帳附近隨時待命,以防突發狀況。
    一切準備妥當後,成公英分別派人去通知馬岱、馬雲祿以及馬超、馬鐵前來會麵。馬岱收到消息後,心中五味雜陳,深知此次會麵或許將決定馬家的命運走向;馬雲祿雖滿心不情願,但念及能見到久未謀麵的兄長,也還是跟著馬岱一同出發。
    馬超和馬鐵早早來到會麵營帳。馬超身著一襲素袍,神色略顯凝重,他在原地來回踱步,腦海中不斷思索著見到妹妹後該如何開口勸說。
    不多時,馬蹄聲響起,馬岱和馬雲祿帶著百名騎兵前來。馬雲祿一眼便看到了馬超,眼眶瞬間紅了起來,她快步走上前,聲音帶著一絲哽咽與憤怒:“兄長,你為何要投降?”
    馬超心中一陣刺痛,他走上前握住馬雲祿的雙手,輕聲說道:“雲祿,你聽我解釋。如今的形勢已不容我們再有其他選擇。雍涼曆經戰亂,百姓苦不堪言,張遠有能力平定此地,給大家帶來安寧。我們若一味抵抗,隻會徒增傷亡,讓更多無辜百姓遭殃。”
    馬雲祿倔強地扭過頭去,“我不管什麽形勢,你投降就是背叛了馬家!”
    馬鐵也在一旁勸道:“妹妹,兄長此舉也是為了我們整個馬家著想啊。張遠承諾,隻要我們歸降,不僅能保馬家平安,還能讓我們繼續在雍涼效力。”
    馬雲祿眼中含淚,看向馬岱:“兄長,連你也這麽認為嗎?”
    馬岱長歎一聲:“雲祿,如今的局麵,我們已沒有更好的路可走。張遠確實展現出了誠意,或許這是我們馬家的一個轉機。”
    馬超接著說道:“雲祿,你一向聰明伶俐,應該能看清局勢。歸降並非恥辱,而是為了保存馬家的血脈,你若繼續抗拒,隻會讓馬家陷入絕境啊。”
    馬雲祿咬著嘴唇,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內心陷入了激烈的掙紮。
    喜歡三國黃巾逆襲請大家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