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馬騰韓遂的問題

字數:6314   加入書籤

A+A-


    第409章 馬騰韓遂的問題
    曹操得知張遠統一雍涼的消息後,連忙召集謀士商議對策。曹操手中握著酒杯,眉頭緊皺,緩緩說道:“張遠這小子,竟在雍涼發展得如此迅猛,短短時日便將那片土地收入囊中,實在不可小覷。”
    荀攸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說:“主公,雍涼之地向來民風彪悍,兵源充足,張遠得此地,如虎添翼。如今他勢力漸大,恐怕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程立卻輕輕一笑,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主公莫急,依立之見,張遠初定雍涼,根基未穩,內部尚需整合。再者,他與羌人雖達成合作,但羌人習性難馴,未必能長久安分。我們此時不宜與其起衝突,可先采取懷柔之策。”
    曹操沉思片刻,點頭道:“仲德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見,這懷柔之策該如何實施?”
    程立胸有成竹地說:“丞相可上表天子,封張遠官職,以示朝廷對他的認可。如此一來,既給了他麵子,又能將他納入朝廷體係,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約束。同時,我們可派遣使者前往雍涼,與張遠修好,探探他的虛實,看看他下一步的打算。”
    曹操撫須大笑:“好!就依仲德之計。公達,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
    荀攸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在益州的劉嫣也聽聞了張遠統一雍涼的消息。他正與手下眾臣在議事廳中商議。劉嫣一臉憂慮地說:“張遠統一雍涼,其勢力已不容小覷。我益州與雍涼接壤,若他有西進之意,我們該如何應對?”
    謀士張鬆站出來,微微搖頭道:“主公不必過於擔憂。張遠新定雍涼,諸事繁雜,短期內應無暇顧及益州。況且我益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隻需加強邊境防禦,便可保無憂。”
    劉嫣皺著眉頭,似乎並未完全放心:“話雖如此,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還是先加強邊境兵力部署,密切關注張遠的動向吧。”
    而在江東,孫策得知此消息後,與周瑜、張昭等聚在一起討論。孫策一臉嚴肅地說:“張遠在雍涼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勢力平衡。我們江東該如何應對這一變局?”
    周瑜說道:“伯符,張遠勢力壯大,對各方皆有影響。我們可先按兵不動,觀察局勢變化,張遠遲早與各路諸侯有一戰,等他們與張遠產生衝突,我們便可坐收漁翁之利,如今我們當務之急是一統江東,征伐荊州,擴充自己實力。”
    張昭也點頭讚同:“都督所言極是。同時,我們也可與張遠暗中交好,互通有無,了解其虛實,以便日後應對。”
    孫策思索片刻後,說道:“好,就依二位所言。密切關注雍涼局勢,不可懈怠。”
    袁紹公孫瓚得知張遠拿下雍涼後,立刻停止交戰,二人開始重心防備幽州的張白騎。
    劉備得知張遠拿下雍涼,立刻開始招兵買馬。
    袁術得知張遠拿下雍涼開心不已,這意味著各路諸侯的重心將向並州偏移。
    另一邊,張遠在雍涼忙著鞏固自己的統治。他任命馬騰為雍涼參軍校尉,借助馬騰在當地的威望和人脈,進一步穩定局勢。同時,他大力推行新政,鼓勵農耕,發展商業,使得雍涼地區的經濟逐漸複蘇。那座為羌人建造的新城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羌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
    征戰將近一年,各軍都已疲憊,張遠趁著快過年之際提前犒賞三軍。
    軍營中到處都是歡樂的氣氛,而張遠卻悶悶不樂。
    李儒看出張遠有心事,試探的問道“主公可是想家了?”
    張遠喝下一杯酒,望著不遠處與馬超拚酒的典韋,悠悠說道。
    “如今雍涼拿下了,可讓誰駐防卻讓我頭疼。”
    “馬騰韓遂在涼州頗有威信,若這二人在我軍失利的情況下,再次反叛,後果將很嚴重,可我又答應過他們,讓他們繼續留在涼州,如今就是想反悔也沒理由啊!”
    李儒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後說道:“主公所慮極是。馬騰、韓遂在涼州根基深厚,確實不可掉以輕心。不過,此事也並非無解。”
    張遠目光一亮,看向李儒:“文優有何良策?但說無妨。”
    李儒端起酒杯,輕抿一口,緩緩道:“主公不妨采用明升暗降之法。馬騰、韓遂在涼州素有威望,若直接剝奪他們的兵權,恐生變故。可表奏朝廷,封馬騰為高位虛職,調入長安任職,名義上是對其歸降的嘉獎,實則將他調離涼州,使其遠離根基。至於韓遂,可同樣授予官職,安置在雍州其他地方,分散其勢力。”
    張遠皺眉道:“話雖如此,可他們不難看不出其中深意。”
    李儒自信一笑:“主公,如今您統一雍涼,手握重兵。他們即便不願意,但也隻能遵從。再者,主公可用聯姻之法,穩住他們。”
    張遠思索片刻,覺得此法可行,但又擔憂道:“即便馬騰、韓遂離開涼州,那涼州的駐防人選又該是誰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儒看向帳外正與馬超談笑風生的龐德,說道:“龐德如何?他本是馬超舊部,對涼州地形和風土人情頗為熟悉,且為人忠誠勇猛,頗具將才。若讓他鎮守涼州,必能盡心盡力。”
    張遠順著李儒的目光望去,看到龐德魁梧的身影,點了點頭:“龐德確實是個人選。隻是涼州地域廣闊,僅靠他一人恐怕難以周全。”
    李儒又道:“主公可再選派幾位得力將領輔助龐德,比如閻行。閻行武藝高強,對涼州局勢也較為了解。讓他們相互配合,共同鎮守涼州,必能保涼州安穩。”
    張遠沉思半晌後,開口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要再考慮考慮。”
    說著,張遠端起酒杯,向李儒敬道:“多虧有文優在旁出謀劃策,張遠方能解憂。來,幹了這杯!”
    李儒連忙舉杯回應:“為主公分憂,是儒分內之事。願主公大業有成,早日平定天下!”
    張遠對李儒說道“你先探探馬騰的意見,要是他上道,我再考慮你所說的。”
    二人一飲而盡,此時營帳外的歡聲笑語傳了進來,似乎也感染了帳內的氣氛,張遠一掃先前的陰霾,起身走向營帳外,融入到這歡樂的氛圍之中 。
    第二日,李儒便找了個合適的時機,前往拜訪馬騰。
    馬騰見李儒前來,連忙起身相迎,笑著說道:“李公前來,不知有何事?”
    李儒微笑著入座,寒暄幾句後,切入正題:“馬將軍,如今主公統一雍涼,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主公念及將軍在涼州威望頗高,有意向朝廷表奏,封將軍一個高位,調入長安任職,也好讓將軍一展更大的抱負,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馬騰心中一凜,立刻明白了這其中的深意。他沉吟片刻,臉上卻依舊帶著笑容道:“李公,承蒙主公厚愛。隻是馬某在涼州多年,這涼州上下諸多事務我實在放心不下啊。”
    李儒察言觀色,知曉馬騰心中有所顧慮,便接著說道:“馬將軍,您放心。主公自然也考慮到了涼州的情況,後續會安排得力之人鎮守。而且將軍到了長安,位高權重,家族榮耀更勝從前。再者,主公還打算與將軍結為秦晉之好,如此親上加親,將軍往後在朝中也更有倚仗。”
    馬騰心中暗自權衡,他深知張遠如今勢力龐大,自己若公然違抗,恐怕沒有好果子吃。而且李儒提及的聯姻之事,若能成真,倒也能給馬家尋得一份保障。想到此處,馬騰緩緩說道:“李公所言極是,馬某承蒙主公這般看重,豈有不應之理?隻是此事重大,容馬某與家人商議一番。”
    李儒心中一喜,知道馬騰已有鬆動之意,便點頭道:“那是自然,馬將軍盡管與家人商議。相信以將軍的明智,定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告辭離開馬騰後,李儒立刻返回向張遠複命。他將馬騰的反應和話語原原本本告知張遠,最後說道:“主公,馬騰雖未當場應下,但看他的意思,隻要與家人商議後,應無大礙。”
    張遠聽後,微微點頭:“嗯,看來這第一步還算順利。你繼續盯著此事,等馬騰給了確切答複,我們再做下一步打算。”
    李儒領命而去。接下來的幾日,軍營中的歡慶氣氛依舊熱烈,士兵們享受著難得的休整時光。而張遠表麵上與將士們一同歡樂,心中卻始終牽掛著涼州駐防和馬騰、韓遂的安置之事。
    幾日後,馬騰差人來請張遠,說是已經與家人商議妥當。張遠帶著李儒來到馬騰營帳。馬騰見到張遠,立刻大禮參拜,說道:“主公,馬騰與家人商議後,決定聽從主公安排,願意前往長安任職。”
    張遠心中大喜,連忙扶起馬騰:“馬將軍深明大義,張遠甚是欣慰。放心,到了長安,必不會虧待將軍。”
    馬騰又道:“隻是關於聯姻之事,不知主公意向如何?”
    張遠示意李儒開口。
    李儒當即說道“馬將軍有一女,名喚雲祿年方二八,英姿颯爽,主公有意納為妾,不知馬將軍意下如何?”
    馬騰微微一怔,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之色。雖說在這亂世之中,聯姻常常被用作鞏固勢力的手段,女兒嫁入張家成為妾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維係馬家與張遠的關係,但哪個父親不心疼自己的女兒。
    然而,眼下形勢比人強,馬騰深知自己如今的處境,略作思忖後,還是擠出一絲笑容道:“李公所言,馬騰豈有不應之理。小女能侍奉主公,也是她的福氣。”
    張遠見狀,拍了拍馬騰的肩膀道:“馬將軍放心,我定會善待令愛。日後馬家與我張家便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馬騰感激涕零:“多謝主公厚愛,馬騰願為主公赴湯蹈火!”
    事情商議妥當後,張遠與李儒告辭離開馬騰營帳。回到自己營帳,張遠對李儒說道:“文優,馬騰這邊算是穩住了,接下來韓遂那邊,你可有想法?”
    李儒胸有成竹地說:“主公,韓遂生性多疑且野心不小。我們不妨故技重施,隻是這次給他的官職要更具誘惑性。可表奏朝廷封他為雍州別駕,看似位高權重,實際並無多少實權,將他安置在扶風一帶。同時,我們可以暗示他,若他好好輔佐刺史,日後還有晉升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遠點頭讚同:“此計不錯。但韓遂未必會輕易上鉤。”
    李儒微微一笑:“主公,我們可派人在韓遂軍中散布消息,說馬騰因歸降主公且願意配合安排,得到了主公極大的優待,不僅要與主公聯姻,還將在長安獲得榮華富貴。韓遂本就爭強好勝,聽到這些消息,必定心有不甘,想與馬騰攀比。如此一來,他接受我們安排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張遠撫掌大笑:“文優果然智謀過人。就按你說的辦,盡快安排人手去辦此事。”
    於是,李儒立刻著手安排,派出心腹之人潛入韓遂軍中,四處散播消息。不出幾日,韓遂便得知了馬騰的情況。正如李儒所料,韓遂心中十分嫉妒,他把自己的心腹謀士召集起來商議對策。
    韓遂滿臉憤懣地說:“馬騰不過是與我一同在涼州起事之人,如今竟因歸降張遠得了這般好處,我豈能落後於他!”
    其中一位謀士憂心忡忡地說:“將軍,張遠此舉恐怕有深意,我們不可貿然答應他的安排。”
    韓遂卻不屑地哼了一聲:“能有什麽深意?不過是想拉攏我罷了。我若不答應,反倒顯得我不如馬騰。況且他許我雍州刺史副手之位,這可是個不小的誘惑。”
    其他謀士見韓遂心意已決,也不好再多說什麽。最終,韓遂決定接受張遠的安排 。
    解決了馬騰韓遂,張遠立即開始製定大軍的留守問題。
    經過和李儒幾天探討,張遠宣布,徐榮的新一軍正式更名為忠衛軍,負責防守西涼。
    喜歡三國黃巾逆襲請大家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