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亂世梟雄的崛起:北方霸主的逆襲傳奇

字數:3724   加入書籤

A+A-


    建安五年200 年)二月,黃河岸邊的柳樹枝剛泛新芽,袁紹的十萬大軍已陳兵黎陽。曹操站在官渡大營的了望台上,看著遠處煙塵蔽日,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 —— 那是當年做北部尉時的吳鉤,曆經百戰,劍鞘已磨得發亮。荀攸遞來情報:"紹遣郭圖、顏良攻白馬,劉延告急。" 他忽然笑了,笑得讓身邊的許褚發毛:"子遠郭圖字)還是老樣子,喜歡玩聲東擊西。"
    四月的白馬城已被圍得水泄不通,顏良的繡旗在城樓上獵獵作響。曹操卻帶著張遼、關羽往西急行軍,直到延津渡口,馬蹄濺起的水花驚醒了守河的袁軍 —— 他們誤以為曹軍要包抄後方,袁紹果然分兵西援。關羽的赤兔馬在晨霧中如閃電般突入敵陣,顏良的頭盔剛轉過來,青龍偃月刀已劈碎他的護心鏡。
    "報!顏將軍被斬!" 袁軍斥候的哭喊讓白馬圍兵軍心大亂。曹操看著關羽提著顏良首級歸來,故意提高聲音:"雲長真神人也!" 卻在無人處對荀彧說:"關雲長鋒芒太盛,終非池中之物。" 這話後來傳到劉備耳中,為赤壁聯兵埋下伏筆。
    白馬百姓南遷的車隊剛過延津,曹操突然下令解鞍放馬,輜重車隨意停在路邊。諸將麵麵相覷,隻有荀攸冷笑:"此乃餌敵之計,當年韓信背水一戰,不過如此。" 袁紹騎兵主將文醜帶著五六千騎殺到,看見滿地物資,士卒們紛紛下馬哄搶。
    曹操站在南阪下,看著敵陣亂象,向張遼比出三根手指。這位雁門猛將心領神會,帶著五百虎豹騎從側翼殺出。殺到興起時,曹操親自擊鼓,戰鼓聲響徹雲霄,袁軍不知虛實,陣腳大亂。文醜想整隊時,張遼的長槍已挑落他的帥旗,六千騎兵竟被不足六百的曹軍殺得丟盔棄甲。
    十月的官渡大營,軍糧已不足十日。曹操握著荀彧的回信,"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製,必為所乘" 的字跡在油燈下格外刺眼。突然,帳外傳來騷動 —— 許攸來了,這個袁紹的謀士,因貪財被袁紹斥責,竟連夜來投。
    "孟德可敢偷襲烏巢?" 許攸的話像驚雷劈開雨夜。曹操盯著他的眼睛,突然大笑:"子遠來得正是時候!" 親率五千步騎,冒用袁軍旗號,人銜枚馬裹蹄,連夜奔襲四十裏。淳於瓊的酒氣還沒散,曹軍的火把已燒紅烏巢糧倉。當袁紹的援軍趕到,曹操轉身對諸將說:"賊在背後,敢回頭者斬!" 士卒們殊死一戰,竟將袁軍援軍殺退,淳於瓊的頭顱被挑在槍尖,照亮了官渡的夜空。
    建安九年204 年)八月,鄴城破城之日,曹操在袁紹墓前長跪不起。眼淚混著塵土落在墓碑上,身邊的袁氏舊臣個個眼眶發紅 —— 他們沒想到,這個曾與袁紹爭天下的對手,竟會為舊敵哭得如此傷心。"本初啊本初," 曹操撫著墓碑長歎,"若你尚在,咱們或許能共飲一杯。"
    轉身卻對審配的家人說:"配忠貞,吾甚惜之。" 但還是斬了寧死不降的審配,既顯仁德,又立軍威。走進袁紹府庫,發現文書中夾著許都官員與袁紹的通信,他看都不看就付之一炬:"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況眾人乎?" 這話傳到冀州百姓耳中,那些曾擔心被清算的官吏,紛紛跪下謝恩。
    建安十二年207 年)夏,遼西的白狼山霧氣彌漫。曹操看著田疇遞來的地圖,手指劃過 "盧龍塞" 三個字:"此路百年未通,先生確定可行?" 這個拒絕袁紹征辟的幽州名士,此刻成了曹軍的向導。當大軍在 "塹山堙穀五百餘裏" 後突然出現在烏丸腹地,蹋頓單於的酒杯摔在地上。
    白狼山之戰,曹軍輜重未到,被甲者不足萬人,麵對數萬烏丸鐵騎,曹操卻登上高處觀察敵陣:"虜陣不整,可破!" 張遼率先鋒突擊,蹋頓的首級被斬時,曹操正在中軍帳煮酒,對郭嘉說:"奉孝料事如神,劉表果然沒敢偷襲許都。" 這位病中的謀士笑而不語,他知道,曹操賭的是劉備在荊州被劉表猜忌,更賭自己的威懾力已讓南方諸侯不敢輕動。
    建安十三年208 年)春,鄴城的玄武池戰船林立。曹操站在新建的銅雀台上,看著世子曹丕在演武場指揮水軍,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洛陽做北部尉的日子。天子使者送來詔書,罷三公,置丞相,他成了漢朝首位丞相。"昔蕭何有匡扶之功,今朕賜君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使者的話還在耳邊,他卻盯著詔書中的 "魏公" 二字 —— 這是邁向權力巔峰的關鍵一步。
    七月南征劉表,八月就傳來荊州投降的消息,劉琮的印綬還帶著體溫。曹操在江陵大宴諸將,酒酣耳熱之際,卻看見諸葛亮的使者在門外徘徊 —— 孫權與劉備的聯盟,像一片烏雲籠罩在長江之上。他故意在宴會上吟誦《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的詩句讓荊州舊臣感動,卻讓周瑜的密探聽出了殺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赤壁的火光照紅江麵時,曹操正在中軍帳寫《孟德新書》,直到東南風驟起,才扔下狼毫:"郭奉孝若在,不使孤至此。" 敗退途中,他卻笑對諸將:"孤輸得起,當年汴水之戰、濮陽之火,哪次不是從頭再來?" 這話穩住了軍心,卻在無人處捶打馬鞍 —— 他知道,統一天下的最佳時機,已隨東風逝去。
    建安元年始行屯田,到冀州時已見成效。曹操巡視屯田區,看見屯田兵扶著牛犁耕地,孩童在田埂上背誦《孝經》,對棗祗說:"當年破黃巾,收青州兵三十萬,如今屯田收穀百萬斛,這才是王霸之基。" 他特意下令:"士兵屯田,三分抽一;百姓屯田,隻取半稅。" 冀州百姓編歌謠:"曹丞相,屯田忙,倉廩實,百姓康。"
    建安十五年的求賢令,像一顆驚雷劈開東漢的門閥製度。"哪怕盜嫂受金,隻要有才能,一概任用!" 曹操在丞相府前親自接見寒士,看著前來應舉的庶族子弟,想起當年橋玄說的 "命世之才"。崔琰推薦的寒士毛玠,成了選官的核心,這位 "清公素履" 的能臣,讓 "才堪大用" 成為選官唯一標準,連袁紹舊部都不得不服。
    張繡投降時,曹操握著他的手流淚:"宛城之敗,是吾之過,與卿何幹?" 卻在當晚,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 —— 表麵是寬恕,實則是把降將的命運與曹氏綁在一起。張合投降時,他親自解下自己的鎧甲相贈:"微子張合字)來,吾安得破袁紹?" 這位 "河北四庭柱" 之一的名將,從此成為曹魏五虎將。
    孔融的頭顱落地前,曹操正在讀他的《論盛孝章書》,讀到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時,突然拍案:"豎子敢侮慢孤!" 其實他早想殺孔融,不僅因為其譏諷朝政,更因孔融是門閥領袖,阻擋了他唯才是舉的步伐。處決前,特意讓人給孔融的子女送去梨 —— 當年 "讓梨" 的神童,如今因直言而死,這是對東漢名教的無聲嘲諷。
    建安十八年213 年),當漢獻帝的詔書送達鄴城,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時,他站在銅雀台上,望著北方初雪,想起二十年前在己吾起兵的冬夜。那時的他,隻想誅董卓、興漢室,如今卻成了漢室最大的 "權臣"。九錫之禮上,他看著麵前的大輅、戎輅,突然對荀彧說:"文若荀彧字),還記得咱們在兗州屯田時的誌向嗎?" 這位被他稱為 "吾之子房" 的謀士,已因反對稱公而自殺,隻剩空座上的酒杯,倒映著他複雜的眼神。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