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裏麵有葡萄糖了

字數:3932   加入書籤

A+A-


    當然,趙小侯之所以選擇葡萄糖作為最初的研究目標,隻是為了讓大家有個練手熟悉的機會罷了。
    畢竟人才還是需要培養的。
    並且通過研究葡萄糖的人工合成技術,也可以讓項目組成員之間迅速熟悉起來,彼此之間變得更和諧。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葡萄糖本來就是諸多化工產業的重要原材料。
    更別說現在光是食用葡萄糖的全球市場,每年就達到了700多億大夏幣的規模。
    並且還在每年遞增。
    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技術的超細微孔篩技術線路,其不管是合成葡萄糖等等單糖還是合成澱粉之類的多糖,其根本關鍵就在於催化酶以及溫度的控製。
    超細微孔篩隻是讓二氧化碳與水的水、碳酸混合物能夠在催化酶催化劑和溫度的控製下更快更多的發生反應,形成碳水化合物。
    在趙小侯的實驗大綱裏,就列出了鎳、鈷、鎂等十三種金屬催化劑以及三十七種催化酶。
    當然,如果隻是葡萄糖人工合成的話,那麽就隻需要3種金屬催化劑和6種催化酶。
    趙小侯在之前采購儀器設備的時候,就讓采購部一並將這些金屬催化劑和催化酶買了不少。
    隨著項目的啟動,科研人員們就忙碌了起來。
    即便趙小侯指定了3種金屬催化劑,6種催化酶,並且還設計了實驗步驟。
    但這也是很難一步就成功的。
    別的不說,光是將二氧化碳與水調製成為水、碳酸混合物,讓其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不出現氣水分離,這個難度就比較高。
    兩個專門負責這一步的研究員和副研究員都守著那台高速碳酸機忙了大半天。
    畢竟雖然二氧化碳能夠大量溶解於水,形成碳酸。
    但一個不小心,碳酸就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了。
    並且真正的碳酸想要在金屬催化劑和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也是很難的。
    因而趙小侯親自動手,製作了一個多層過濾網一樣的金屬網,而每一層金屬網表麵都按照比例鍍上了3種金屬催化劑。
    而整個實驗過程就是將水、碳酸混合物在投入一定量的6種催化酶之後,將多層金屬網浸入水、碳酸混合物裏,然後進行高速旋轉,同時將溫度控製在70度70.25度之間。
    當然,這個實驗過程,趙小侯就交給項目組的科研人員來實驗了。
    這個實驗的過程還是很快的,每半個小時就可以進行一次,之後就是測量水、碳酸混合物裏的葡萄糖含量。
    有一說一,相對於趙小侯腦海裏的葡萄糖人工合成技術而言,這個實驗過程就有些太簡單了。
    但這個實驗本身就是解決從無到有的過程!
    先不說以後的超細微孔篩是個什麽情況,但現在得先把葡萄糖合成出來。
    趙小侯基於讓他們鍛煉和熟悉的目的,並沒有在這一步上過多插手,而是讓他們去實驗,去嚐試。
    前麵兩天,所有實驗的產物裏都沒有測試出葡萄糖成分來。
    這可將那些研究員給急壞了。
    畢竟這一炮打不響的話,大家臉上也無光啊。
    當然,也有研究員感覺是不是趙小侯製定的實驗大綱有問題,要不要換幾種催化劑和催化酶試試。
    現在趙小侯對這個項目的資金是無限供給。
    因而他們的建議也得到了采納。
    反正實驗不成功也就是浪費一些材料和電罷了。
    可到了第五天,有一組實驗結束之後,負責測量實驗產物成分的一個本科生就驚喜的叫喚了起來:“有了有了!裏麵有葡萄糖!”
    原本一個個有些垂頭喪氣,卻又在安慰自己,實驗本來就不可能一步成功的科研人員頓時就全部圍了上去。
    一個個眼睛好似探照燈一樣盯著儀器上顯示的數據。    也就是說每升溶液裏隻有0.3微克的葡萄糖。
    而1克等於1000毫克,1毫克等於1000微克。
    由此可見這裏麵的葡萄糖含量太低了。
    如果放到工廠化生產裏,這點葡萄糖都沒有任何提煉出來的價值。
    還得虧本。
    但對於這群科研人員來說,這就是這幾天時間裏的第一個驚喜。
    原本在休息室裏睡覺的趙小侯很快就被叫了起來。
    他倒不像這些科研人員那樣激動。
    因為他知道,在限定了金屬催化劑和催化酶,並且還給出了實驗步驟方案。
    自己都做到這一步了,如果還不能人工合成葡萄糖的話,那麽這群科研人員可就真的廢了。
    當然,實驗步驟方案和真正的實驗肯定是有差距的。
    趙小侯鼓勵了他們一番,然後根據這次的實驗數據,對實驗步驟進行了一些調整。
    經過趙小侯的調整之後,之後的實驗就變得流暢多了,並且實驗產物裏的葡萄糖含量也在不斷增高之中。
    之後僅僅一周時間,他們就將葡萄糖產出含量提升到了0.3毫克。
    雖然這個產出含量還是很低,但實際上就單位時間來說,已經超出自然植物的光合作用效果了。
    別看那些水稻、小麥到了秋天產出的碳水化合物,每畝能夠達到900斤乃至於更高。
    但這可是四五個月的光合作用積累下來的產量。
    如果這人工合成葡萄糖的實驗持續45個月,其單位產量至少是水稻小麥的2倍以上。
    但對於趙小侯來說,這個產量還是太低了。
    畢竟這個研究項目是為了讓糧食生產工廠化,如果僅僅隻是比自然界的水稻小麥高出那麽幾倍產量,其意義就很小了。
    畢竟如果以後工廠化生產的話,不可能像水稻小麥那樣動不動就是很大的種植麵積。
    因而趙小侯要求實驗產物的葡萄糖含量至少要超過1毫克,才能夠進入到下個階段的實驗。
    當然,為了達到這個要求,趙小侯還是出手繼續調整了一下實驗步驟,將金屬催化劑的表麵占比進行了調整,將催化酶融入水、碳酸混合物的比例進行了調整。
    同時要求他們將反應釜內的溫度控製在72.15度,上下溫度波動不能超過0.1度。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