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超細微篩的催化效果

字數:3737   加入書籤

A+A-


    而經過這番調整之後,葡萄糖的產量就隨之開始大幅上升。
    一周之後,葡萄糖的產量就達到了1.2毫克。
    毫無疑問,這已經達到了前期的實驗要求。
    而這個時候,那台訂購的小型單晶熔煉爐也到貨了。
    這台小型單晶熔煉爐較之之前那台趙小侯自己打造的大型單晶熔煉爐要小上很多。
    那台大型單晶熔煉爐的重量足足有6噸,而這台小型單晶熔煉爐則隻有300公斤的重量,並且直徑隻有1米左右。
    當初在修建這棟實驗樓的時候,趙小侯就特意要求安裝了一台專門用來運輸儀器設備以及原材料的電梯。
    這台電梯的造價就幾乎和這棟實驗樓相同,其能夠一次將5噸的重物從地下3層運輸到七樓去。
    運載能力還是很強的。
    因而這台小型單晶熔煉爐可以通過電梯很輕鬆送到4樓。
    隻不過,趙小侯並沒有將其送到四樓去,而是將其送到了戰鬥機引擎實驗室的一樓。
    他需要在這裏對小型單晶熔煉爐進行改造。
    畢竟僅僅依靠小型單晶熔煉爐本身的性能,是沒辦法煉製出趙小侯所需要的超細微孔篩的。
    因為下個階段的實驗,光靠趙小侯簡單搞出來的多層金屬網肯定是不夠用了。
    畢竟多層金屬網的效率太低了。
    350毫克已經是多層金屬網的催化合成極限了。
    畢竟單位時間內與多層金屬網接觸的水、碳酸混合物太少。
    如果將超細微孔篩搞出來的話,那麽其合成效率就將會大幅提升。
    而超細微孔篩在高速旋轉的水、碳酸混合物裏所受到的衝擊力是很大的,一般的冶煉手段製造出來的超細微孔篩,且不說其超細微孔的數量和層數是否過關,光是長時間受到衝擊之後的變形問題就足以讓人頭痛了。
    因而趙小侯壓根就沒有去嚐試利用其它手段來冶煉超細微孔篩,而是直接就選擇了單晶熔煉爐。
    當然,正如之前所說的一樣,趙小侯需要對這台單晶熔煉爐進行一些改造。
    畢竟就精密度而言,超細微孔篩的精密程度要遠超過戰鬥機引擎。
    沒法,按照他腦海裏的人工合成技術標準,這種超細微孔篩的性能要求是很高的。
    要求高韌性,高耐腐蝕。
    同時,其工廠化生產的技術指標要求超細微孔篩第一層每平方毫米的麵積上擁有1億個直徑為6納米的超細微孔。
    這樣才能夠同時讓6個二氧化碳分子和6個水分子通過,並且通過的瞬間,受到金屬催化劑以及催化酶的催化作用。
    因為催化酶會放置在第一層超微細孔篩和第二層超細微孔篩之間,以達到和金屬催化劑同時的催化效果。
    而第二層超細微孔篩則需要在每平方毫米的麵積上擁有1億個直徑為0.6納米的超細微孔。
    這第二層超細微孔就徹底杜絕了葡萄糖分子的通過,隻能讓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以及產生的氧分子通過。
    因為葡萄糖分子的直徑隻有0.7納米。
    當然,在第一層第二層超細微孔篩之間所催化產生的葡萄糖分子則會通過另外一條管道混合一些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氧分子的混合物一起輸送出去。
    以後的工藝設計裏,肯定會將這部分混合物在提取葡萄糖之後重新回收利用。
    至於通過了第二層超細微孔篩的二氧化碳、水、氧氣混合物則會在經過氧氣提取之後,重新進入到循環係統裏,再度進入超細微孔篩進行反應。
    當然,以上所說的這些都是工廠化階段的工藝設計了。
    至於現在,趙小侯是準備將單晶熔煉爐改造為一台專門用來生產超細微孔篩的機器。
    最初步的要求就是能夠生產出每平方毫米擁有100萬個直徑為100納米的超細微孔,就算是合格了。
    沒法,像那種每平方毫米擁有1億個直徑為6納米的超細微孔,趙小侯現在是不想的。
    連走路都沒學會,就想跑?
    是會摔跟頭的。
    但實際上,想要在每平方毫米麵積上製造100萬個直徑為100納米的超細微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多數生物科研人員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們想要搞這個,就隻能向外請求外援,將這個事情委托出去。
    但趙小侯就不一樣了,他本身就擁有400分的機械工程學,再加上遊戲天賦所帶來的巧手能力,使得他在機械方麵的動手能力簡直爆棚。
    實際上,他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將那台小型單晶熔煉爐進行了改造,將其內的多層電磁場發生器進行了升級,並請李英楠幫著對小型單晶熔煉爐的控製程序也進行了一些調整。
    在小型單晶熔煉爐進行了改造升級之後,趙小侯就以純鈦為主料,進行了第一次超細微孔篩的製造。
    經過六個小時的運轉之後,那台小型單晶熔煉爐停止了運轉。
    趙小侯在這個時候都沒有選擇開爐,隻是將單晶熔煉爐內的一些鈦金屬殘液放掉。
    沒法,由於超細微孔篩這種東西太過於精密的緣故,如果在高溫的時候,將其取出拿去冷卻,那麽就很可能導致超細微孔篩變成殘次品。
    畢竟在溫度的劇烈變化之下,超細微孔篩上的那些超細微孔就很可能因為鈦金屬的輕微變形而閉合。
    因而就隻能夠讓其在單晶熔煉爐內以極為緩慢的方式進行自然冷卻。
    光是這個冷卻時間就消耗了26個小時。
    沒法,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單晶熔煉爐由於結構的關係,自然散熱就比較慢。
    等到一開爐,一群等待良久的科研人員就將裏麵的超細微孔篩放入特製的保護盒內,然後送到4樓的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實驗室,進行後續的實驗。
    不得不說,這超細微孔篩的催化效果要遠遠超過之前的多層金屬網。
    哪怕那些超細微孔的直徑足足有100納米,但每平方毫米100萬個超細微孔,也足以將催化效果提升數十倍以上。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