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神打引意動,青袍見紫衣上)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A+A-


    是夜。
    李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心裏就像有貓在撓似的,總是想起白日裏老道士的話。
    隻有當視線落在書架上的道德經時,李白才能感到平靜。
    糟糕,看來那個老道士對自己動了手腳。
    李白想著,一個鯉魚打挺便坐起身來。
    有誰能夠幫自己呢?李白一時間有些苦惱。
    父親已經變成了一個廢人,就連和李府對接的暗衛都被撤走,現在的李府隻剩下李白這麽一個修士。
    雖說李客見多識廣,肯定知道在李白的身上發生了什麽事,但是李白如今依舊對李客的所作所為耿耿於懷,實在不想和李客有什麽交集。
    反倒是不能修煉的小月圓,因為什麽都不知道的緣故,時常去關心整日酗酒的李客。
    好在李客雖然拋棄了七情六欲還整日酗酒,卻沒有對來看望他的小月圓發酒瘋,不然李白肯定會為了保護妹妹,站在自己這個不負責任的父親的對立麵。
    既然自己想不出辦法,就隻能夠走一步看一步,按照那個老道士說的話來做了。
    李白咬緊牙關,用力捏拳,久違地感受到了無力感。
    不夠!
    還是不夠強!
    如果自己足夠強,又何須被別人擺布。
    李白再次堅定了要變得更強的決心,然後打開了那本《道德經》。
    那本的《道德經》上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明明是李白能夠倒背如流的內容,但是隻要認真讀去,不僅是心中的躁動,還是實力不足的屈辱都消失了,整個人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
    當李白認真地讀完整本《道德經》,負麵情緒便消失得一幹二淨,他重新躺回床上,決定第二天去那個道觀看看。
    一夜無話,第二天的清晨很快就來了。
    李白起床洗漱更衣後,先是在自己的小院內演練了一套劍法。
    練劍多年來,這已經變成了李白雷打不動的習慣,隻有在為母親守孝的那段時間沒有堅持。
    練完一套劍法,李白甚至連汗都沒有出幾滴,畢竟多年來重視基本功讓他早就練就了一身強健的體魄。
    李白換過一身幹淨的青袍,來到餐廳,小月圓應該是還沒起床,下人們將早餐端給李白,專門照顧小月圓的一位貼身侍女走到李白身邊耳語。
    “二少爺,三小姐她說很久沒有和您一起吃飯了,您看……”
    正在狼吞虎咽的李白停下動作,抬頭看向那位叫做兌紫的侍女,微笑著點了點頭道。
    “我知道了,麻煩兌紫姐姐告訴小月圓,今天晚上我一定會按時回來陪她吃飯的。”
    兌紫點頭,向李白施禮後轉身離開了。
    看著兌紫離開的身影,李白有些悵然若失,因為這位名為兌紫的貼身侍女,是母親還在時專門找來照顧小月圓的。
    如今母親不在了,看到兌紫,李白總是能夠想起母親,這算不算是一種睹人思人?
    李白想著,隨後搖了搖頭,繼續吃著自己的早飯。
    吃完早飯,李白便打算出門,雖說那個道觀不算太遠,動用修為的話隻要一個時辰,但是李白答應了小月圓一起回來吃晚飯,還是早去早回比較好。
    從餐廳到李府大門要經過花園,而在花園中李白遇上了他最不想遇到的人。
    李客白發如枯草一般隨意披散,身上重重的酒味就算隔了十幾米都能聞到,他躺在躺椅上鼾聲如雷,一看就知道昨晚又是宿醉。
    李白露出了厭惡的表情,離得遠遠的繞開李客,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
    李白來到無人的偏僻處,解開身上的封天決,靈氣激蕩間化作一陣風似的向著道觀方向跑去。
    因為考慮到體力與靈氣不足的因素,李白停下了修息了幾次,終於用了快一個時辰的時間,來到了戴天山道觀門口。
    道觀沒有什麽香客,除了身穿道袍的道士之外隻有少數幾人,不過李白能夠感受到在場的絕大多數人體內都有靈氣存在。
    這哪裏是一座普通的道觀啊?說是一座修行寶觀也不為過。
    “小道看這位小居士天資聰穎,道氣暗藏,應該就是師叔祖說結的善緣吧?”
    一位黑衣年輕道士走到李白麵前,打了一個稽首。
    “道長如何見得?”
    李白對道士作揖還禮,開口詢問。
    年輕道士沒有回答,隻是伸手往李白額頭一抹,一張黃色的符紙就像變戲法一樣憑空被年輕道士從李白的額頭摘了下來。
    李白沒有從年輕道士身上感受到惡意,就沒有躲開。
    “道門有一門法術叫做神打,低階的神打挑動心思的功效。師叔祖另辟蹊徑,將神打製成符咒,施加禁製,除了道門修士,隻要比師叔祖境界低的都發現不了。”
    李白暗驚。
    自己居然沒有發現老道士在自己的額頭上貼了一張符!
    這個老道士的修為該多恐怖啊?
    若是老道士對自己心存殺意,自己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李白暗自心驚,額頭流出冷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連自己生命都無法掌握的體驗讓李白再一次堅定了變強的決心。
    “我是來詢問關於《道德經》上的一些問題的。”
    自己的那本《道德經》可能是不可多得的寶物,為了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李白留了一個心眼,沒有把《道德經》帶過來。
    聖人說防人之心不可無。
    “小居士請和我來,小道的師傅已經等候多時了。”
    青年道士為李白引路,二人來到一個屋前。
    屋門大開著,可以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與一名儒衫老者談論著什麽,一個八歲左右的紫衣可愛女孩陪在老者身邊,有些如坐針氈的樣子。
    這位老道士可不簡單,在他的身後的衣架上掛著的赫然是一件紫袍。
    要知道,這種紫袍隻有道教高真才能穿,又被稱為“天仙洞衣”。
    “師傅,師叔祖說的小居士到了。”
    青年道士開口打斷了兩位老人的交談,那位儒衫老者站起身來,小女孩也連忙起身。
    “那麽,叨擾道長了。”
    儒衫老者作了一揖,身邊的小女孩跟著施禮。
    “無妨。”
    老道士點了點頭。
    “許居士這邊請。”
    李白身邊的青年道士走了過去,要為老者引路。
    當三人經過李白的時候,李白感受到了打量的視線,便抬起頭。
    這一抬頭,便與那位可愛的紫衣小姑娘視線交匯到了一起……
    喜歡人間風華請大家收藏:()人間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