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神打引意動,青袍見紫衣下)
字數:5644 加入書籤
“道長。”
李白向著老道長恭敬行禮。
道長鶴發童顏,仙風道骨,一看便知道是道門高真。
這位道長是黑衣青年道士的師傅,而黑衣青年道士叫那個行事瘋癲的老道士為師叔祖。
如此一來,老道士便是眼前道長的師叔。
天哪!
那個老道士到底活了多少年?保守估計已經是百歲了吧?
李白心中一驚。
要知道,唐代平均壽命也就六十左右,隻要未能成仙,就算是極境強者的壽命也與一般人差不了多少。
道長似乎看出了李白臉上的異樣,微笑開口。
“小居士無須多禮,坐吧。”
“想必小居士心中有許多疑問,且聽貧道慢慢道來。”
李白點了點頭,席地而坐,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小居士你遇到的那位道士雖然是貧道的師叔,卻並非貧道祖師弟子,而是貧道師長的恩人。”
“師叔此人行事有些……不拘一格,為了讓小居士來此處居然用了神打符。不過他是真心幫小居士踏上道途,早日成神,請小居士不要生氣 。”
“師叔讓貧道轉告小居士,若是不想修道也無妨。他在此觀為小居士準備了一處雅間,裏麵放滿了各類書籍,就當作為此前失禮行為的賠禮。”
“此前那位儒衫老者是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門生,儒道極境強者,師叔專門請來教導小居士的。若是小居士讀書有什麽不懂,可以自行詢問。”
李白靜靜地聽完老道長的話,眉頭微微皺起。
“敢問道長,我和您師叔非親非故,為何他對我勞心勞力至此?”
天上掉餡餅,也許不是上天的饋贈,而是有心人的算計。
“師叔說,小居士是天生的修道種子,得了道祖的旨意,要度你早日修道成神。”
“為何道祖要助小居士成神,其中關係重大,恕貧道不能告知小居士,待到小居士到達極境,自會有人告知。”
道祖?太上老君?
還真是上天的饋贈?
李白的眉頭舒展,心中的提防卻沒有徹底放下。
太上老君盯上自己了!
還記得自己六歲那年,那個神女虛影掌壓李府。
本以為當時神女虛影掌壓李府是為了扼殺自己,看來並不是那樣。
李白還記得,神女虛影出現之前似乎說了一聲“善”。
可是,為什麽?
為什麽神明數次想要幫助自己變強?
從當時人榜眾人登天碎天門可以看出人間與天界的關係並不好,那麽神明多次找上自己是為了對人間不利?
不得不說,李白的聰慧遠超常人,隻是在心中略微思慮,便將事情想出了個大概。
可惡!
若是我站在修行之巔,就算是漫天神明,又怎敢算計我?
一想到自己已經成為神明一方算計人間的棋子,壓抑感如巨石壓在李白心上。
隻是,李白並未表露出來,而是麵露笑意,站起身向老道長作揖行禮。
“那就多謝道長的師叔美意了,不知道長與貴師叔道號?”
“貧道號玄陽真人,貧道師叔名羅公遠,從未說過自己的道號。”
真奇怪的道士,居然不用自己道號,而是用真名示人,這種行為在道門中簡直是離經叛道。
“玄陽道長,請代我對羅道長道謝。”
李白對玄陽真人再次作揖。
“不知道小居士想問《道德經》中的什麽內容?”
玄陽真人點了點頭,笑容和藹地對李白說道。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李白聽到玄陽真人要為其解答疑惑,連忙提出了自己問題。
二人論道間,不知時間流逝。
白日西斜,紅霞漫天,已是傍晚。
“多謝玄陽道長。”
當李白回過神來,受益匪淺,對玄陽真人執弟子禮。
“無妨,小居士果真是天生的修道種子,對《道德經》的見解讓貧道耳目一新。”
玄陽真人微笑撚須。
“時間不早了,我還有一些問題想問一下那位老先生,就先告辭了。”
李白對玄陽真人行禮。
“小居士去吧。”
玄陽真人笑著擺了擺手。
李白轉身離開,那位黑袍青年道士早早地候在門外,看到李白出門,便微笑地對李白點了點頭,然後讓李白跟著他。
李白跟在年輕道士的身後,向年輕道士搭話。
“不知道道長如何稱呼?”
“小道道號祈真。”
“哦,原來是祈真道長,多謝祈真道長幫忙引路。”
李白聽到祈真道士的回答,然後道謝。
“小居士多禮了。”
祈真道長笑著搖了搖頭,和李白閑聊了起來。
沒過多久,祈真道長停了下來,指了指身前的小院。
“前麵便是老先生的住處,師叔祖為小居士準備的雅間就在旁邊,小道就送到這裏了,小居士自行前往吧。”
“多謝祈真道長了。”
李白與祈真道長互相行禮,李白獨自一人走到小院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院中的那位老儒生正襟危坐在石凳上,正認真看著一本古籍,紫衣小女孩不知道在哪。
“老先生。”
李白對著老儒生行禮。
“你來了。”
老儒生放下手中的書,站起身來,看向李白。
“大學之道?”
聽到老儒生的話,李白明白對方想要考較自己,連忙接話。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隻是對四書之一大學的內容背誦,可難不倒已經將其倒背如流的李白。
“何以解突厥之亂?”
問題的難度一下子飆升,甚至到了可以稱之為故意刁難的地步,哪裏是考較一個十歲少年功課的問題。
老儒生看著呆在原地的李白,不由搖了搖頭。
老儒生似乎不知道,不是李白對此沒有見解,隻是他的這個問題無意間撕開了李白心中最痛的痂痕。
雖然李白感到心中一陣絞痛,卻也隻是愣了一瞬而已,認真思索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修士層麵,以天材地寶懸賞異邦殺其巫師與極境,驅狼吞虎,斷其與神明的聯係。”
“在凡間層麵,派分流引入突厥各個小部落,兵不血刃。不出兩百年六代人,便可徹底同化突厥。”
“還行。”
聽到李白的答案,老儒生點了點頭。
“老朽姓王,字庚來,今後你可稱老朽王老,你我不必以師生相稱”
“是,王老。”
雖然王庚來那麽說,但是李白還是對王庚來執弟子禮。
“嗯,你有什麽問題可以問了。”
“好的。”
李白開始將這些年讀書自己想不通的問題娓娓道來。
時間悄悄流逝,日落月升,眨眼桂宮已是高掛天上。
當李白問完最後一個問題離開時,那個紫衣小女孩走到王庚來身邊。
“王爺爺,您看起來怎麽那麽高興呀。”
王庚來連忙對小女孩行禮。
“小姐,老朽沒想到在半截身子快入土的時候還能教導一番如此天才,儒道當興,儒道當興啊!”
老人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意。
“哦?他那麽厲害嗎?”
“當然。”
“既有禮,又博識,還好學,看待問題深刻,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提出的見解甚至讓老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說是天生的儒道種子也不為過。”
聽到王庚來對李白毫不吝嗇的誇獎,小女孩眼中閃過狡黠的光,似乎對這個同齡人產生了興趣。
而走在回家路上的李白並不知道小院發生的一切,忽然想起來一件事,一拍腦袋,加快速度向李府飛去……
喜歡人間風華請大家收藏:()人間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