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新種植法,占城稻熟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A+A-


    河邊的那片田地確實如李老漢所說,土質黝黑鬆軟,一條清澈的小溪蜿蜒流過,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
    張無忌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指尖撚了撚,滿意地點點頭。
    "常將軍,你給鄉親們講講這占城稻的種植要點。"他起身說道。
    常遇春上前一步,聲音洪亮:"諸位鄉親,此稻與本地稻有三點不同:其一,需提前十日浸種催芽。
    其二,插秧時要淺水,行距需放寬至一尺二。
    其三,生長期間隻需保持土壤濕潤,不必像本地稻那樣深水灌溉。"
    這番話引起一陣低聲議論。
    老農們麵麵相覷,這些方法與他們世代相傳的種植經驗大相徑庭。
    "這...這不合理啊。"一位白發老者搖頭道,"稻子哪有不需深水的道理?老漢種了一輩子地,從未聽過這等說法。"
    李老漢也有些遲疑:"陛下,這新法子...可靠嗎?"
    張無忌尚未答話,一個清亮的女聲從人群中傳來:"爺爺,我願意試試!"
    眾人回頭,隻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擠到前麵,她穿著樸素的粗布衣裳,卻掩不住靈動的氣質。
    這是李老漢的孫女小荷,村裏出了名的機靈姑娘。
    "胡鬧!"李老漢皺眉,"種地是男人的事,你一個丫頭片子懂什麽?"
    小荷不服氣地昂起頭:"我天天跟著爺爺下地,怎麽就不懂了?再說,這新稻種誰都沒種過,大家不都是在同一起點嗎?"
    張無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小姑娘說得有理。新事物需要新眼光,或許正是像小荷這樣的年輕人,更能接受新方法。"
    他轉向眾人,"這樣吧,咱們分成兩組,一組按傳統方法種植,一組嚐試新方法,最後比比看哪組收成更好,如何?"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響應。
    很快,三十畝地被劃分成兩部分,村民們也自發分成兩派。
    年長者多選擇傳統方法,而年輕人則更願意嚐試新方式。
    接下來的日子,河邊這片試驗田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方。
    每天天剛亮,就有村民前來勞作。
    張無忌幾乎每日必到,有時甚至親自下田示範。
    他脫下龍袍,卷起褲腿的樣子,讓村民們既驚訝又感動。
    小荷成了新方法組最積極的一員。
    她不僅學得快,還常常提出自己的見解。
    有一次,她發現催芽後的稻種有些發黏,立刻建議用草木灰拌種。
    這個土辦法效果出奇地好,連常遇春都連連稱讚。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支持這場變革。
    村裏最頑固的老農王老五就常常在田邊冷嘲熱諷:"瞎折騰!老祖宗的法子用了千百年,哪輪得到這些毛頭小子指手畫腳?等著瞧吧,秋後算賬時,看誰哭誰笑!"
    更糟的是,五月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幾乎摧毀了試驗田。
    一天夜裏,電閃雷鳴,雨水如注。
    張無忌不顧勸阻,冒雨趕到現場,發現部分田埂已被衝垮,渾濁的泥水正吞噬著嫩綠的秧苗。
    "快!裝沙袋!"他大喊一聲,率先跳入齊膝深的水中。
    張昊、馬三寶緊隨其後,常遇春則組織士兵和村民緊急搶險。
    那一夜,軍民同心,與洪水搏鬥到天明。
    當朝陽升起時,人們疲憊不堪地發現,大部分秧苗保住了,隻有邊緣的一小部分被毀。
    更令人驚喜的是,占城稻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被水浸泡一夜後,它們依然挺立,而傳統方法種植的本地稻卻倒伏了大半。
    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村民們的態度。連王老五也不得不承認:"這稻子...確實有點門道。"
    夏去秋來,試驗田裏的占城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超越了本地稻。
    它們莖稈粗壯,葉片寬大,抽穗時間比本地稻提前了整整半個月。
    當秋風吹過田野時,金黃的稻浪翻滾,沉甸甸的穗頭低垂,仿佛在向人們鞠躬致謝。
    收獲那天,全村老少齊上陣。
    小荷手握鐮刀,動作麻利地收割著稻穗,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張無忌也親自參與,他的衣袖高高挽起,額頭上掛著汗珠,卻笑得比任何時候都開心。
    金黃的稻穗在秋陽下閃爍著豐收的光芒,小荷直起酸痛的腰背,用手背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指尖還殘留著稻穀的清香,那是比任何脂粉都令她心醉的氣息。
    "陛下,稱出來了!"
    常遇春洪亮的聲音從田埂上傳來,"新法種植的畝產四石二鬥!"
    人群爆發出一陣驚呼。
    李老漢顫巍巍地抓起一把稻穀,老淚縱橫:"老漢種地六十年,從未見過這樣的收成啊!"
    張無忌接過賬冊,指尖在數字上輕輕摩挲。
    這個產量是本地稻的兩倍還多,若能推廣至全國...他抬頭望向遠處連綿的群山,仿佛看到了大明疆域內千萬畝良田豐收的景象。
    "今晚設宴,朕要與鄉親們共慶豐收!"他朗聲宣布,引來一片歡呼。
    夕陽西下時,打穀場中央燃起了篝火。
    村民們搬來自家的桌椅板凳,婦人們端出珍藏的臘肉和米酒。
    小荷穿梭在人群中,給每張桌子添上新碾的米飯——那潔白晶瑩的米粒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這米...竟比貢米還要香甜!"馬三寶扒了一口飯,驚訝地瞪大眼睛。
    張無忌笑著夾了一筷子青菜:"占城稻不僅產量高,口感也更勝一籌。若能在江南水鄉推廣,我大明百姓何愁溫飽?"
    "陛下聖明!"常遇春舉杯相敬,"末將願領兵部健兒,為推廣新稻保駕護航!"
    火光照亮了張無忌堅毅的側臉。
    他轉向正在給老人們盛飯的小荷:"丫頭,你可願隨朕回宮?朕需要熟悉農事的幫手。"
    陶碗從小荷手中滑落,在泥地上滾了幾圈。
    她結結巴巴地說:"我、我這樣的鄉下丫頭..."
    "朕要的就是真正懂土地的農人。"
    張無忌拾起陶碗遞還給她,"你比那些隻會讀聖賢書的官員更明白莊稼的脾性。"
    李老漢激動地拽著孫女跪下:"還不快謝恩!"
    當夜宴散時,滿天星鬥倒映在還未幹涸的田水裏。
    張無忌獨自站在田埂上,指尖撫過沉甸甸的稻穗。
    這些來自異域的種子,或許真能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