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朝臣反對,推廣占城稻
字數:4422 加入書籤
五日後,金鑾殿早朝。
"陛下,臣有本奏!"戶部侍郎趙德言手持玉笏出列,"聽聞陛下欲推廣所謂占城稻,此事萬萬不可啊!"
張無忌眯起眼睛:"趙愛卿何出此言?"
"《周禮》有雲:"種穀必因其地宜"。"趙德言抖著花白胡子,"我華夏自有嘉禾,何須蠻夷之種?況且貿然更替糧種,若遇災年,恐釀成大禍啊!"
殿中響起一片附和之聲。張無忌注意到,這些反對的大臣多半與江南糧商有姻親關係。
工部尚書徐光啟突然出列:"臣有異議。臣親自查驗過試驗田,占城稻抗旱抗澇,實乃利國利民之良種!"
"徐大人此言差矣。"
禮部侍郎冷笑,"祖宗之法不可變。若人人都學陛下親事農耕,士農工商的體統何在?"
爭論持續到日影西斜。
張無忌摩挲著龍椅扶手上雕琢的稻穗紋樣,忽然想起離京前小荷說的話:"稻子才不管什麽體統呢,給它陽光雨露,它就還你滿倉糧食。"
"夠了。"
他抬手止住爭吵,"傳朕旨意:在江浙、湖廣設十大育種場,由常遇春督建;選拔農家子弟百人入國子監農科學習;免試授予精於農事者"勸農使"官職。"
趙德言臉色鐵青:"陛下!這是要動搖國本啊!"
"國本?"張無忌站起身,玄色龍袍上的金線在夕陽下灼灼生輝,"讓百姓吃飽飯,才是最大的國本!退朝!"
回到乾清宮,張無忌發現小荷正在偏殿等他。
少女換上了幹淨的棉布衣裙,正笨拙地跟著宮女學行禮。
"免禮。"他示意宮女退下,從案頭取出一卷地圖,"來看看,這些紅圈是朕規劃的育種場位置。"
小荷湊近地圖,發梢帶著皂角的清香。她突然指著太湖沿岸:"這裏不行,夏末多台風,會毀了秧苗。"
張無忌挑眉:"你怎知道?"
"我舅舅住在吳縣呀。"她眼睛亮晶晶的,"去年台風來的時候,他們村的稻田全倒了,但山坡上的芋頭沒事。"
窗外傳來更鼓聲。
張無忌若有所思地卷起地圖:"明日隨朕去趟戶部,朕要看看近十年的災荒記錄。"
此刻的趙府密室中,燭火搖曳。趙德言將密信遞給黑衣人:"速將此信送至揚州林員外手中。記住,若被錦衣衛截獲..."
黑衣人將信箋吞入口中,翻身躍出窗外。
月光照亮了趙德言陰鷙的麵容——那些靠糧價牟利的世家大族,絕不會輕易放棄嘴邊的肥肉。
月光如水,灑在乾清宮的琉璃瓦上。張無忌負手立於窗前,指尖輕叩窗欞。
小荷已由宮女引去偏殿安歇,殿內隻餘更漏聲聲。
"陛下,錦衣衛指揮使求見。"太監輕聲稟報。
"宣。"
鐵塔般的漢子大步進殿,單膝跪地:"啟稟陛下,趙府確有異動。一刻鍾前,有黑衣人自後牆翻出,輕功極佳,屬下已派人追蹤。"
張無忌眼中寒光一閃:"繼續盯著,不要打草驚蛇。另派一隊人馬,暗中保護徐光啟大人。"
錦衣衛退下,張無忌從暗格取出一卷竹簡。
這是錦衣衛整理的江南世家關係圖,密密麻麻的紅線如蛛網般交織。
他的手指停在"林"字上——揚州林氏,掌控漕運三十餘年,去歲糧價暴漲時,其庫中陳米可支應三軍半年之需。
"來人,備便服。朕要夜訪戶部。"
子時的戶部衙門靜得出奇。
張無忌揮退隨從,獨自舉燈穿行於檔案架間。塵封的卷宗記載著觸目驚心的數字:隆武三年,吳縣水患,餓殍三千;隆武五年,兩浙大旱,易子而食......而同年江南糧商的利潤,竟比太平年景翻了五倍。
"果然如此。"張無忌冷笑。
忽然,燭火劇烈搖晃,一道銀光破窗而入!
"陛下小心!"
暗處閃出四名錦衣衛,刀光交織成網。
刺客見行跡敗露,竟咬碎毒囊自盡。
張無忌蹲下身,從刺客懷中摸出半塊腰牌——正麵赫然刻著"漕運司"三字。
"好個趙德言。"
張無忌攥緊腰牌,指節發白,"傳令常遇春,育種場護衛增派三倍。再讓楊逍調一隊五行旗好手,暗中排查各州府糧倉。"
三日後早朝,趙德言率先出列:"陛下,老臣聽聞戶部昨夜遭賊,可有遺失要緊文書?"
他花白胡子下的嘴角微微抽動。
張無忌不答,反而轉向群臣:"諸位愛卿可知,去年揚州糧價為何突然翻倍?"
他猛地將一疊賬冊擲於殿中,"因為有人提前三個月收購新糧,又在青黃不接時放火燒了官倉!"
滿朝嘩然。趙德言臉色煞白:"陛下切莫聽信讒言......"
"讒言?"
張無忌擊掌三聲。
錦衣衛押著個五花大綁的商人進殿,正是揚州林員外。
"此人昨夜欲攜十萬兩銀票逃往琉球,被截獲時身上還帶著趙大人的親筆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光啟顫巍巍撿起散落的信紙,念道:"......育種場建成之日,當以火油焚之......"
老尚書踉蹌後退,"趙德言!你這是要天下百姓的命啊!"
張無忌緩緩起身,玄色龍袍無風自動:"朕本欲以仁治國,奈何爾等視民如草芥。"
他拔出腰間天子劍,寒光映得滿殿皆白,"趙德言勾結奸商,欺君罔上,禍國殃民——斬!"
劍光閃過,血濺玉階。
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幾個與江南世家有勾連的官員已癱軟在地。
"傳旨。"張無忌甩去劍上血珠,"江南七大糧商全部收監,家產充公;各州府開倉平糧,膽敢哄抬糧價者,誅九族!"
他目光掃過戰栗的群臣,"占城稻推廣之事,誰還有異議?"
殿中死寂。
忽然,小荷的聲音從側門傳來:"陛下,太湖邊的育種場該換到紹興去。"
她抱著個陶罐走進來,竟不懼滿地鮮血,"這是舅舅捎來的山芋,說能在台風天活下來的都是好種苗。"
張無忌收劍入鞘,冷峻的麵容終於露出一絲笑意:"準奏。另擢升小荷為司農女官,專司育種選址。"
他拾起滾落殿中的山芋,高舉過頂,"諸卿記住——民以食為天。誰讓百姓餓肚子,朕就讓他掉腦袋!"
退朝鍾聲響徹紫禁城。
張無忌走出金鑾殿時,東方既白。
他望著宮牆外冉冉升起的炊煙,恍惚又回到光明頂的晨曦中。
明教義軍所到之處,饑民分糧的歡呼聲,比什麽萬歲萬歲萬萬歲都來得真切。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