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女子為官五)
字數:5003 加入書籤
王月敏心頭一熱。
她想起自己年少時也曾女扮男裝行走江湖。
如今貴為皇後,這份對女子才學的珍視卻從未改變。
"月如,可願入工部水司任職?專司農具改良之事。"
李月如瞪大眼睛,撲通一聲跪下:"娘娘,民女...民女是女子啊!"
"女子又如何?"王月敏輕笑,"昨日已有位吳姑娘入了翰林院。你若有意,本宮便為你安排。"
李月如眼中淚光閃動,重重磕了三個響頭:"民女願為天下農人盡綿薄之力!"
三日後,王月敏微服出宮,來到城南一處僻靜院落。
院門上懸著"濟世堂"的匾額,裏麵飄出陣陣藥香。
她扮作尋常官眷,帶著兩名侍衛走進醫館。
堂內排著長隊,多是衣衫襤褸的貧民。
一位身著素白襦裙的年輕女子正在為一名老婦把脈。
她眉目如畫,指尖搭在老人枯瘦的手腕上,神情專注如對珍寶。
"婆婆,您這是肝氣鬱結,我給您紮幾針,再配副疏肝解鬱的湯藥。"
她聲音溫柔,手上銀針卻穩如磐石,眨眼間已在老人手上落下三針。
王月敏靜靜觀察,見這女醫師不僅醫術精湛,對待貧苦病患更是耐心細致。
有位孩童哭鬧不肯服藥,她便從袖中取出一枚蜜餞,哄得孩子破涕為笑。
待病人漸少,王月敏上前道:"聽聞戴清姑娘醫術高明,特來求診。"
戴清抬眼打量這位氣度不凡的"夫人",微微一笑:"夫人麵色紅潤,中氣充足,不似有病。可是為家人求醫?"
"非也。"王月敏示意侍衛守在門外,輕聲道,"本宮聽聞戴姑娘曾著《女醫精要》,將婦科頑疾治法整理成冊,更研製出治療產後血崩的獨門藥劑,救活產婦無數。"
戴清神色一凜,連忙行禮:"不知娘娘駕到,民女該死。"
王月敏扶起她:"不必多禮。本宮今日來,是想請你入太醫院任職。"
"這..."戴清麵露難色,"太醫院從不收女醫,況且民女所學多涉婦人隱疾,恐難登大雅之堂。"
"正因如此,才更需要你這樣的女醫。"
王月敏正色道,"宮中嬪妃、命婦眾多,卻因男女大防,往往諱疾忌醫。若有女太醫坐鎮,豈非兩全其美?"
戴清沉思片刻,忽然撩起衣袖,露出手臂上一道猙獰疤痕:"娘娘請看。三年前民女為一官家小姐診治痘瘡,因其父忌諱男醫查看女兒身體,延誤治療。民女冒險為其施救,雖保住性命,卻被其父以"玷汙閨譽"為由鞭打驅逐。"
她眼中含淚卻目光堅定:"若入太醫院,民女必當恪盡職守。隻求娘娘允我一事——允許民女每月出宮三日,繼續為貧民義診。"
王月敏動容,執起她的手:"準了。非但如此,本宮還會奏請皇上撥專款擴建濟世堂,讓你有更多藥材救治貧苦百姓。"
轉眼半月過去,養心殿內香煙嫋嫋。
張無忌正在批閱奏折,見王月敏進來,笑著招手:"敏敏來得正好,看看這份邊關急報。"
王月敏走近細看,眉頭漸漸舒展:"西域退兵了?這可是大喜事。"
"多虧了你舉薦的那位吳婉清。"張無忌讚歎道,"她提出的"以茶馬易鐵器"之策,既滿足了韃靼對茶葉的需求,又限製了他們獲取兵器的渠道。翰林院那些老學究都想不出這等妙計。"
王月敏趁機道:"皇上,臣妾還有兩位奇女子想舉薦。"
她將李月如的水利改良方案和戴清的醫案呈上,"此二人之才,不輸須眉。"
張無忌翻閱良久,眼中異彩連連:"好!李氏改良的水車若推廣全國,可增糧產百萬石;戴氏的婦科良方更是惠及蒼生。"
王月敏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份奏章:"臣妾早有準備。
這是臣妾擬定的《女官選任章程》,規定女子可任職於醫、農、工等實務衙門,不涉軍政要務。且需經過嚴格考核,確保才德兼備。"
張無忌接過細看,眼中漸漸浮現讚許之色:"妙!如此既用其才,又不違祖製。明日早朝,朕便與群臣商議。"
翌日,金鑾殿上。
"荒唐!"禮部尚書楊大人須發皆張,笏板重重敲在地上,"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女子為官,成何體統?"
王月敏端坐珠簾之後,聲音不疾不徐:"楊大人可知,前朝孝文太後曾設女史官掌典籍,曆朝曆代皆有女醫官入太醫院。本宮所請,不過承先人之智。"
"娘娘此言差矣!"楊大人冷笑,"那些不過是後宮瑣職,豈能與朝廷命官相提並論?"
工部侍郎劉大人出列附和:"臣請試那李月如。若她真能改良農具,臣甘願讓賢!"
朝堂上一片嘩然。
張無忌眉頭微皺,正欲開口,忽聽殿外傳來急促腳步聲。
"報——"一名侍衛慌張跪倒,"啟稟皇上,城南突發瘟疫,已有數十人染病身亡!"
眾臣大驚。楊大人立刻高聲道:"此乃天譴!女子幹政,陰陽顛倒,故而上天降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月敏猛地站起,珠簾晃動:"荒謬!當務之急是救治百姓。戴清何在?"
"民女在此。"
戴清從偏殿走出,手中已捧著藥箱,"請皇上準民女即刻前往疫區。"
張無忌當機立斷:"準!太醫院全力配合。劉愛卿,你既質疑女子才能,不如與戴太醫同往,親眼見證。"
城南貧民窟已是一片哀鴻。
戴清不顧惡臭,俯身檢查患者。
劉侍郎捂著口鼻站在遠處,麵露嫌惡。
"是霍亂。"戴清斬釘截鐵,"需立即隔離病患,清潔水源。民女有秘方可治,但需大量藥材。"
劉侍郎嗤笑:"空口無憑!太醫院諸位大人尚未診斷,你一介女流豈能妄斷?"
話音未落,一位白發太醫踉蹌跑來:"戴太醫明鑒!確是霍亂,老朽等束手無策啊!"
戴清不再多言,取出銀針為重症者施救。
隻見她手法如飛,轉眼間已在患者周身要穴刺入七針。
奇跡般地,一名瀕死的孩童停止了抽搐。
"快記方子!"她邊施針邊口述,"白頭翁三錢,黃連五錢,配以..."
三日後,當李月如帶著改良的濾水車趕到時,疫情已得控製。
她設計的水車能自動過濾雜質,貧民們排隊取水,秩序井然。
"妙哉!"劉侍郎摸著水車機關,驚歎不已,"這聯動裝置老朽從未見過!"
李月如謙虛道:"大人過獎。民女隻是將紡織機的原理用於水車。"
同時,皇宮禦書房內,張無忌正在批閱奏章。
楊大人率十餘位大臣跪在門外,高聲諫言:"請皇上廢除女官製,以息天怒!"
王月敏輕撫案上各地送來的謝恩折子——有因水車受益的農戶聯名,有被戴清救治的百姓血書。她忽然起身:"皇上,臣妾請與楊大人當麵對質。"
大殿上,王月敏一改往日溫和,厲聲質問:"楊大人口口聲聲天道倫常,可知《周禮》有載"女祝掌王後之內祭"?可知班昭曾續寫《漢書》?女子才學,古來有之!"
她展開一幅畫卷,上麵繪著戴清徹夜治疫、李月如實地勘測的身影:"這些女子拋頭露麵,非為功名,隻為救民於水火。楊大人捫心自問,您的高談闊論,可曾熬過一碗藥、造過一輛車?"
楊大人麵紅耳赤:"娘娘此言...老臣..."
"報——"八百裏加急信使衝入大殿,"啟稟皇上,戴太醫研製的藥方已傳至江南,霍亂疫情全麵平息!各地百姓自發為女醫官立長生牌位!"
張無忌拍案而起:"好!傳朕旨意,擢升戴清為太醫院院判,李月如任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另設"女官署",由皇後統轄,專司女子才學選拔之事!"
珠簾後,王月敏望向殿外燦爛朝陽,仿佛看見無數閨閣女子走出深院,她們的才學終將如明珠出土,光照千秋。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