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孔家事發一)

字數:4474   加入書籤

A+A-


    張無忌麵帶微笑地看著張昊,眼中流露出對他的讚賞之意。
    他輕輕招手,示意張昊走上前來。
    張昊見狀,趕忙快步走到張無忌麵前,跪地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張無忌滿意地點點頭,說道:“起來吧,臭小子。這次你和徐達一同出去平叛,表現得相當出色,朕對你的表現非常滿意。”
    張昊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他今年才十四歲,但模樣卻與張無忌頗為相似,同時也繼承了皇後王月敏的幾分神韻。
    張昊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問道:“父皇,兒臣有一事不明,不知您打算如何處置李善長一家呢?”
    張無忌聞言,原本和藹的麵容瞬間變得嚴肅起來,他恢複了帝王的威嚴,沉聲道:“李善長一家,抄家問斬!”
    張昊對這個答案並不感到意外,他早就料到父皇會如此決斷。
    畢竟李善長犯下的罪行實在是太過嚴重,不處以極刑難以平民憤。
    張無忌接著說道:“至於孔家,也到了該清算的時候了。
    這孔家,向來以孔聖後人自居,可曆史上每逢異族入侵中原,他們為了保全家族利益,竟然對異族搖尾乞憐、卑躬屈膝,全然不顧百姓的生死,毫無道德底線可言!”
    張昊聽後,不禁瞪大了眼睛,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所謂的孔聖後人竟然是如此不堪的一群人。
    他心中原本對孔家的敬意瞬間蕩然無存,隻覺得自己的三觀在這一刻仿佛都要崩塌了。
    張無忌負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望向殿外飄落的雪花,聲音低沉而有力:"昊兒,你可知道這孔家,自詡為聖人之後,卻在我華夏危難之際,兩次向異族屈膝投降?"
    張昊心頭一震,他自幼讀聖賢書,對孔聖後人一直心懷敬仰。
    此刻聽聞父皇此言,不禁脫口而出:"兩次?這...這怎麽可能?"
    "第一次,"張無忌轉過身來,眼中寒光閃爍,"是在靖康年間,金兵南下。當時的衍聖公孔端友,非但不思抵抗,反而主動向金國上表稱臣,將曲阜拱手相讓。"
    張昊的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衣角,指節發白。
    他讀過這段曆史,卻從未聽聞孔家有此行徑。
    張無忌從龍案上取出一卷泛黃的文書,遞給兒子:"這是當年孔端友寫給金太宗完顏晟的降表副本,你自己看看。"
    張昊顫抖著接過,隻見上麵赫然寫著:"臣孔端友謹奏:伏惟大金皇帝陛下...臣願舉族歸順,永為藩臣..."字字如刀,刺得他雙眼生疼。
    "第二次,"張無忌的聲音如同悶雷在殿中回蕩,"是在蒙古鐵騎踏破中原之時。當時的衍聖公孔元措,不僅率全族投降,更協助蒙古人推行"以儒治國"之策,為虎作倀!"
    張無忌猛地一拍龍案,震得案上茶盞叮當作響:"最可恨的是,這孔元措竟將先祖孔子之道曲解為"順天應人"之說,為蒙古人的暴政披上合法外衣!"
    張昊的額頭滲出細密汗珠,他忽然想起太傅曾講過,元朝時孔府占地千頃,奴仆上萬,原來竟是...
    張昊隻覺一陣天旋地轉,他扶住身旁的柱子,胸口如壓巨石。
    那些他從小敬仰的聖賢後人,竟是如此毫無氣節之輩?
    "昊兒,"張無忌的語氣忽然柔和下來,他走到兒子身邊,輕輕按住他的肩膀,"為父今日告訴你這些,是要你明白,這世間有些人,表麵道貌岸然,實則..."
    "兒臣明白。"張昊抬起頭,眼中已沒了先前的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銳利的清明,"他們配不上"聖人之後"這個稱號。"
    張無忌欣慰地點點頭:"孔家之罪,可歸納為三。"
    他豎起一根手指:"其一,背叛民族大義。
    每逢外敵入侵,不思抵抗,反而率先投降,為異族統治中原提供合法性。"
    第二根手指豎起:"其二,曲解聖賢之道。
    將孔子"仁政"思想篡改為順從強權之說,使聖人之學淪為奴役百姓的工具。"
    最後,第三根手指重重落下:"其三,魚肉百姓自肥。
    借著衍聖公的名號,霸占良田萬頃,奴役百姓無數,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卻對民間疾苦不聞不問!"
    殿外風雪漸急,拍打在窗欞上發出簌簌聲響。張昊望著父皇威嚴的麵容,忽然明白為何今日要告訴他這些。
    "父皇是要兒臣..."他試探著問道。
    張無忌目光深邃:"朕已命人收集孔家罪證多時。
    三日後大朝會,朕要當眾宣布孔家三宗罪,剝奪其衍聖公爵位,查抄其家產充公。"
    他凝視著兒子稚嫩卻已顯堅毅的麵龐:"而你,朕的太子,要在滿朝文武麵前,宣讀這份詔書。"
    張昊深吸一口氣,單膝跪地:"兒臣領旨。必不負父皇所托。"
    張無忌扶起兒子,忽然問道:"你可知道,為何朕如此痛恨這等行徑?"
    張昊思索片刻,謹慎答道:"因為他們背叛了華夏子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止如此。"張無忌望向殿外紛飛的大雪,仿佛看到了遙遠的過去,"當年明教起義時,有多少仁人誌士寧死不屈?"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而這些所謂的聖人之後,卻一次次跪倒在敵人麵前!他們侮辱的不僅是孔聖,更是千千萬萬為國捐軀的英烈!"
    張昊忽然感到一陣熱血上湧,他挺直腰板:"父皇,兒臣明白了。這不僅是清算一個家族,更是要還曆史一個公道!"
    張無忌滿意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忽然話鋒一轉:"你可知孔府現在有多少田地?"
    張昊搖頭。
    "三十八萬畝。"張無忌冷笑道,"比朕的皇莊還多!這些田地哪來的?大多是趁著戰亂兼並而來。百姓流離失所,他們卻坐收漁利!"
    張昊倒吸一口涼氣。三十八萬畝,那得是多少百姓的血汗?
    "三日後,"張無忌的聲音如金鐵交鳴,"朕要你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細數孔家這三宗罪。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什麽才是真正的聖賢之道!"
    張昊鄭重地點頭,忽然想起一事:"父皇,那孔府中的典籍文物..."
    張無忌神色稍霽:"孔子學說本身無罪,有罪的是這些不肖子孫。
    孔府藏書將全部收入國子監,供天下學子研習。
    至於孔廟...依然保留,但祭祀之事交由真正的儒家學者主持,不再由孔家把持。"
    張昊心中一塊石頭落地。他雖憤怒於孔家的行徑,但對孔子本人仍懷有深深的敬意。
    "去吧,"張無忌揮了揮手,"好好準備三日的詔書。記住,這不是簡單的宣讀,而是向天下人表明我大明王朝的立場!"
    張昊躬身退出大殿。
    走在回東宮的路上,風雪撲麵而來,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
    那些曾經在書本上讀到的忠孝節義,今日在父皇的講述中變得如此鮮活而沉重。
    他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曆史長河中那些真正踐行聖賢之道的身影——寧死不屈的文天祥、舍生取義的嶽飛、毀家紓難的辛棄疾...
    "這才是真正的聖賢之風啊。"
    少年太子喃喃自語,腳步愈發堅定地邁向自己的宮殿。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