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大明水師二)

字數:4506   加入書籤

A+A-


    張無忌緩步走到地圖前,手指輕輕點在日本列島上:"朕知道諸位都是為國盡忠的良將,但水師主將隻能有一位。"
    他轉過身,目光如炬,"這樣吧,朕出一道考題——三日後,諸位各自擬一份征討倭國的方略呈上。誰的計劃最合朕意,誰就是水師主將。"
    徐達眼中精光一閃,抱拳道:"臣遵旨!"
    常遇春拍著胸脯:"陛下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
    李文忠微微頷首:"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湯和笑眯眯地拱手:"老臣定當獻上良策。"
    張無忌滿意地點點頭:"好,那就這麽定了。諸位且回去準備吧。"
    他頓了頓,忽然意味深長地補充道,"記住,朕要的不隻是一場勝利,而是一場足以震懾四海、揚我國威的完勝!"
    四位將領齊聲應諾,退出大殿。
    走在最後的湯和回頭望了一眼站在地圖前的張無忌,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神色。
    宮門外,夜色已深。
    徐達翻身上馬,對身旁親衛低聲道:"立刻召集幕僚,連夜議事!"馬蹄聲急促遠去。
    常遇春大步流星走向自己的馬車,對隨從喝道:"去把水師典籍都搬到我帳中!再找幾個熟悉倭國情況的商人來!"
    李文忠站在原地沉思片刻,忽然轉身向兵部衙門方向走去,顯然是要查閱檔案資料。
    湯和則不慌不忙地登上轎子,對轎夫道:"回府。"
    放下轎簾後,他從袖中掏出一封早已準備好的信函,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同時,乾清宮內,張無忌獨自站在巨幅地圖前,手指從大明疆域緩緩移向浩瀚的海洋,最終停在那個狹長的島國上。
    燭光下,他的眼神深邃如海,無人能窺見其中深意。
    "倭國..."他輕聲呢喃,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寒意,"這一次,曆史將會改寫。"
    三日後,乾清宮外晨光熹微,四位將領已在殿外等候召見。
    他們各自懷揣精心準備的方略,神色各異。
    徐達身姿挺拔如鬆,手中捧著一卷竹簡,墨跡猶新。
    他昨夜幾乎未眠,與幕僚反複推演戰局,最終確定了"雷霆之勢"的作戰方案。
    他相信,對付倭寇這等跳梁小醜,當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殲滅。
    常遇春腰間佩劍隨著他的踱步輕輕作響。
    他手中沒有竹簡,隻有一張繪滿標記的海圖。
    這位猛將向來不喜繁文縟節,他的戰略全在胸中——奇兵突襲,直搗黃龍。
    李文忠靜立一旁,手中捧著厚厚一摞文書。
    他這三日幾乎住在兵部檔案庫,查閱了自唐朝以來所有與倭國交戰的記錄。
    他的方案詳盡周密,每一步都經過精確計算。
    湯和最後一個到來,手中隻持一封薄薄的信函。
    他麵帶微笑,向三位同僚點頭致意,眼中卻閃爍著令人難以捉摸的光芒。
    "宣——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覲見!"太監尖細的聲音穿透晨霧。
    四人整肅衣冠,魚貫而入。
    殿內,張無忌端坐龍椅,身後巨幅地圖在晨光中泛著微光。
    "諸位愛卿,三日之期已到。"張無忌目光掃過四人,"不知可有所得?"
    徐達率先出列,雙手呈上竹簡:"臣有本奏。"
    張無忌示意身旁太監接過,展開細看。
    隻見竹簡上密密麻麻寫滿蠅頭小楷,詳細列明了水師兵力部署、糧草調度以及進攻路線。
    "臣以為,倭國雖為島國,但其水師薄弱,不堪一擊。"
    徐達聲音洪亮,"當集結主力艦隊三百艘,分三路進發。
    東路攻對馬島,中路直取長崎,西路襲擾大阪。
    三路並進,使其首尾不能相顧,三月之內必可蕩平倭寇!"
    張無忌微微頷首:"徐將軍果然雷厲風行。此策若成,確能速戰速決。但三百艘戰艦,所需糧草輜重非同小可。"
    徐達自信道:"陛下明鑒。臣已計算過,江南各州府存糧足夠支撐半年戰事。若速戰速決,實際消耗當更少。"
    常遇春早已按捺不住,不等張無忌點名便大步上前:"陛下!末將以為徐將軍此策太過保守!"
    張無忌挑眉:"哦?常將軍有何高見?"
    常遇春從懷中掏出海圖,直接鋪展在禦案上:"倭國四麵環海,看似易守難攻,實則漏洞百出!末將這三日走訪了十餘位往來倭國的商人,得知其南部沿海防備鬆懈。"
    他粗壯的手指在海圖上劃出一條曲折的路線:"末將願親率五十艘快船,載精兵五千,借季風之勢直插倭國腹地!"
    手指重重一點,"此處——誌摩半島,守備空虛,可一舉登陸!隨後急行軍直取京都,擒賊先擒王!"
    張無忌凝視海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常將軍此計甚險,卻也甚妙。若成,確可事半功倍。"
    常遇春咧嘴一笑:"末將隻需一月糧草,五千敢死之士。若不成,願提頭來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文忠輕咳一聲,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二位將軍之策各有千秋,卻也各有風險。"
    他呈上自己的文書,厚達寸餘:"臣查閱曆代戰例,發現倭人狡詐多變。唐時白江口之戰,倭軍雖敗,卻學會了中原造船之術;元朝兩次東征,皆因不諳海況而功敗垂成。"
    張無忌接過文書,隨手翻閱,隻見上麵不僅詳細分析了倭國地理、氣候、民俗,還列出了曆年倭寇襲擾的規律。
    "臣主張步步為營。"
    李文忠聲音沉穩,"先派小股艦隊控製對馬海峽,切斷倭國與朝鮮聯係;再於琉球建立補給基地;最後以商船偽裝,分批運送精銳登陸九州,穩紮穩打,兩年之內必可平定倭國。"
    湯和忽然輕笑一聲:"李將軍老成謀國,隻是兩年時間,恐怕朝中那些言官又要聒噪"勞師遠征,空耗國帑"了。"
    張無忌目光轉向湯和:"湯愛卿有何良策?"
    湯和從袖中取出那封薄信,恭敬呈上:"老臣不才,隻有一封書信,請陛下過目。"
    張無忌展開信箋,眉頭漸漸舒展。
    信是用倭文寫的,末尾蓋著一個鮮紅的印章。
    "這是..."張無忌眼中精光一閃。
    湯和微微躬身:"倭國南朝後龜山天皇的親筆密函。南朝與北朝對峙多年,早已不堪其擾。後龜山天皇願與我大明結盟,共討北朝足利幕府。"
    殿內一時寂靜。
    徐達和常遇春麵麵相覷,李文忠則若有所思地捋著胡須。
    "老臣在沿海為官多年,與倭國南朝使者素有往來。"
    湯和繼續道,"若陛下允準,我可派密使聯絡南朝殘部。
    待我大軍壓境時,他們可在內部策應。
    如此,不費一兵一卒,先亂其內政;再以王師之威,一舉平定。
    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