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賈後虜美男縱欲
字數:7571 加入書籤
第373賈後虜美男縱欲
卻說晉朝廷聞周處戰死,明知是梁王司馬肜與建威將軍周處有矛盾,催促周處攻打氐族領袖齊萬年,然後斷絕後援,使其周處兵敗戰死的。
可所有權臣貴戚,反私相慶幸,沒一人為周處呼冤,就是張華、陳準等人,亦不敢糾劾梁王司馬肜,不過有向晉惠帝司馬衷上表奏陳周處將軍之忠勇,應該優待體恤。於是晉惠帝有詔贈處為平西將軍,賜錢百萬,葬地一頃,又撥給王家近田,贍養處母,便算了事。
轉眼間又是一年,已至元康八年298年)。梁王司馬肜與夏侯駿等人,逗留關中,毫無戰績。
張華、中書令陳準,因複保薦積弩將軍孟觀,出討齊萬年。孟觀奉命出發,所領之宿衛兵士,類皆是趫捷勇悍,一往無前。既至關中,梁王司馬肜等知孟觀為宮府寵臣,不敢與較,索性將關中士卒,盡付調遣。
孟觀,字叔時,西晉時勃海東光今山東東光縣)人。孟觀少年時特別愛好讀書,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才華出眾,當時獲得了人們讚頌。晉惠帝司馬衷即位時公元290年),年輕的孟觀就已經被朝廷提升為殿中中郎。殿中中郎相當於皇宮中的警衛隊長。
當時西晉朝廷分成兩黨,太後黨和皇後黨。太後黨以晉武帝皇後楊芷為首。晉武帝死後,楊芷升任太後,她依靠父親楊駿執掌西晉軍政大權,控製晉國大權;皇後黨是以晉惠帝皇後賈南風,主要力量是依靠當今皇帝的聖旨發號施令,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皇後控製了皇帝,發聖旨的權力全由皇後掌握,所以,皇後賈南風也是權傾一方。皇後賈南風是一個心狠手辣,工於心計的女人,她的實際年齡已經三十四歲,比太後楊芷還大二歲,她自然不是名義上稱為婆婆的年輕的楊芷太後能鎮得住的。雙方的力量對比是勢均力敵,難決勝負。
元康八年公元298年),西晉朝廷派孟觀前去參戰。孟觀所帶的士兵是皇帝的禁衛軍,武藝高強,勇猛無比,戰鬥力特強。朝廷又把原來齊萬年的部隊劃給孟觀指揮,這樣,孟觀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指揮官。在戰鬥中,孟觀親臨戰場,身先士卒,在槍林彈雨中衝鋒,與齊萬年的部隊大戰十幾次以上,齊萬年的軍隊連連失敗。
司馬倫初封琅琊王,後改封趙王。元康年間,任征西將軍,鎮守關中,因刑賞不公,統治殘暴,引起氐羌反叛,朝廷將其召回,任車騎將軍。時賈後專權,司馬倫極力奉承賈氏,欲求錄尚書事、尚書令等職,但被張華、裴頠阻撓,後任右軍將軍。
司馬倫,字子彝,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西晉宗室大臣。晉宣帝司馬懿第九子,晉景帝司馬師、文帝司馬昭異母弟,母為柏夫人。是後來“八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
原來趙王司馬倫奉召返回京都,官員解係複上書彈劾司馬倫,並請當今皇帝晉惠帝司馬衷誅殺孫秀以謝氐羌。
孫秀,字彥才,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西晉時孫吳宗室、將領,烏程侯孫匡之孫、長水校尉孫泰之子、吳大帝孫權侄。
孫秀出身宗室,又擁兵在外,被吳末帝孫皓忌憚。吳建衡二年270年),孫皓派寵臣何定帶士兵到夏口狩獵,孫秀害怕自己會遭到誅殺,便攜妻室及親兵數百人投奔西晉,被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為驃騎將軍、交州牧、開府儀同三司,封會稽公。
當初,西晉朝廷對孫秀、孫楷等投降者尊重恩寵,是想利用他們招來吳國人。等到吳國滅亡了,孫秀就被降職為伏波將軍,開府如舊;孫楷則被降為度遼將軍。但孫秀因為是亡國宗室,名望不高,北方士族都恥於任他的掾屬,而後來的東晉名將陶侃也出身南方寒門,因而被孫秀召為舍人。
張華亦知孫秀不法,曾秘密托梁王司馬肜令他收誅,偏被孫秀聞知,暗賄賂梁王的參軍傅仁,替他解免,方得隨司馬倫入京。秀見賈氏權勢日盛,勸司馬倫厚賄賈郭,為僥寵計,司馬倫遂如秀議。果然是錢可通神,非但賈、郭與他結交朋友甚歡,就是連恣肆中宮的悍後賈南風,亦漸加親信。
賈郭,是西晉權臣賈謐和郭彰二人的並稱,賈謐是西晉權臣賈充嗣孫,出身平陽賈氏,郭彰出身太原郭氏,二人都是當時的權門士族。賈謐依靠賈後參管朝政,郭彰是賈後從舅,積極參預賈謐權勢,二人均位列金穀“二十四友”,時人諷稱為“賈郭”。)
皇後賈南風遇司馬倫上奏,往往曲從,此番亦著了道兒,看下文便知。
趙王司馬倫因此得劾免解係,且複求為錄尚書事,後亦意動。偏張華、裴頠固言不可,司馬倫又求為尚書令,又被張、裴二人阻撓,自此,司馬倫深恨二人,要與他勢不兩立了。
晉朝廷終無能所用,眼見得外族日盛,侵逼中原。當時匈奴左部帥劉淵,已進任五部大都督,號建威將軍,封漢光鄉侯,威振朔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淵252年253年-310年8月29日),字元海,新興郡今山西忻州)人,一說西河隰城今山西汾陽)人。匈奴族。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304年-310年8月29日在位),軍事統帥。匈奴冒頓單於之後一說為劉氏偽冒之稱),南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
劉淵的母親呼延氏也是匈奴人,大約在曹魏嘉平四年252年)或嘉平五年253年)生下劉淵。劉淵自幼就十分聰慧伶俐。呼延氏去世時,他年僅七歲,就像大人一樣號哭不絕,哀感四鄰。宗族部落的人都為之讚歎。當時的司空王昶聽到此事,也派人送來辦喪事用的財物,以褒獎劉淵的孝道。
成年後的劉淵,身高八尺四寸,胡須三尺餘長,體態魁偉,一表人才。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師彧以善於相麵著稱,據說他們在見到劉淵後,大驚失色說:“此人形貌非凡,平生頭一次看見。”於是對劉淵非常崇敬,甘居其下與之交結。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渾也虛襟與劉淵交友,命其子王濟拜見劉淵。
太康十年289年),西晉改五部帥為五部都尉,劉淵任北部都尉。楊駿輔政期間,又以劉淵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漢光鄉侯,正式承認了劉淵在匈奴五部中的領導地位。元康291年-299年)末年,由於受到叛逃出塞部民的牽連,他被免官。就在此時,鎮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奏請劉淵為行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使其脫離五部,在鄴城任官。
此外尚有略陽氐楊茂搜,亦據住仇池,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
楊茂搜,本姓令狐,楊飛龍的外甥。元康六年296年),楊飛龍因無子,所以收養外甥楊茂搜為養子,改其姓楊。楊茂搜躲避齊萬年的擾亂,於同年十二月,從略陽率領部落四千家回去保衛仇池,自己封號為輔國將軍、右賢王。關中地區躲避戰亂的人,很多都去依附楊茂搜,楊茂搜對他們接納安撫;想要離去的人,也保護他們,送給他們財物。
除楊氏以外,更有巴氐李氏,巴氐人的祖先最早定居於四川西部的宕渠,稱為“板盾蠻”,因巴人稱賦為“賨”,故又稱板盾蠻為“賨人”。
秦漢時期,賨人主要居於四川嘉陵江、渠江及川東長江流域一帶。據《華陽國誌》載:“漢高帝……王巴蜀,閬中人範目板盾人)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說帝,為募發民板盾蠻),要與共定秦,羅、樸、鄂、庹、夕、龔、昝七姓不供租賦。”
從前秦始皇並吞六國,在巴地設黔中郡,薄賦人口,令每歲出錢四千,巴人呼賦為賨,故號為賨人。東漢季年,張魯據漢中,賨人李氏,挈族依魯,魯為魏武帝曹操所滅,徙李氏全族五百家,至略陽北上,名曰巴氐。
他們的部落首領李虎被曹操授予將軍之職,後又遷到略陽以北的氐族地區,因是巴人居住到了氐人的地區,故稱之為巴氐人。又《蜀錄》雲:李特祖父歸降曹操,“徙內者即散居隴右諸郡及三輔、弘農,所在號為“巴人”。
當時李虎之子李慕和孫子李特,既是巴氐人的首領,又是朝廷的官員。李特後來率巴氐人、羌人入蜀,是因為西北氐人齊萬年叛亂,“關西擾亂,頻歲大饑”,所以“入蜀就食”,後來又占據四川,建立了割據政權,並不是因為失地問題。十多萬巴氐人、羌人進入四川後,其實是靠搶劫為生,“特等聚眾,專為寇盜,蜀人患之”。
西晉元康六年296年),氐人齊萬年造反,關西一帶兵禍擾亂,再加連年大荒,略陽、天水等六郡的百姓流亡、遷移,尋找糧穀進入漢川的有幾萬家,其中包括李特兄弟。在遷移路途中,常有病和窮苦的人,李特兄弟救助賑濟、保護這些人,從此得到眾人之心。流亡的百姓到漢中後,上書請求在巴、蜀寄食,朝廷不允許,派侍禦史李宓持節前往慰勞,同時監察他們,不讓他們進入劍閣。李宓到達漢中,接受流民的賄賂,上表說:“流民有十萬多人,不是漢中一個郡所能夠救濟,如果東往荊州,水流湍急危險,而且沒有船隻。蜀地有糧食儲備,百姓豐足富裕,可以讓流民前往那裏解決吃飯問題。”朝廷聽從李宓的意見。從此,流民散布於梁州、益州,不能禁止。李特到劍閣時,觀看當地險峻的地勢,不由得長歎說:“劉禪擁有這樣的地方,竟然還投降別人,難道不是才能平庸、低下的人嗎?”同李特一起逃荒的閻式、趙肅、李遠、任回等人都很驚歎,認為李特很不是一般。
日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作者在此先一一介紹五胡。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趁中原八王之亂時期衰弱之際陸續建立北方政權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以匈奴、羯、鮮卑、氐、羌為代表的“五胡”紛紛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原地區的民族構成,民族分布格局也相應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西晉初年,曾經是漢族聚居的關隴地區變成了“西北諸郡,皆為戎居”、“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的局麵,到西晉末年,關中及以西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已經數倍於漢民族的人口。這一時期,少數民族政權更迭頻繁,統治中心不斷轉移,被迫強遷的人口數量多,規模大,民族成分複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漢趙、後趙五主即匈奴劉淵、劉聰、劉曜和羯族石勒、石虎,都是以武力顛覆漢族的西晉、建立少數族新朝的標誌性人物。他們登基前後,利用圖讖宣揚各自政權的合法地位,“五胡”的稱謂大約由此而產生,其最初的涵義,就是指這五位率先入主中原並長期稱帝的“胡”族首領。東晉十六國末期,“胡”的涵義擴展,此前活躍於北方的各主要少數族——匈奴、羯、鮮卑、氐、羌——一統統被納入其中,“五胡”的新概念形成。
當今皇後賈南風嫌棄自己丈夫晉惠帝司馬衷愚笨,其個性跋扈狠毒。皇後賈南風長得身材矮胖,皮膚黝黑,臉上還有一塊黑痣。
賈南風雖然相貌醜陋,但出生在士族,從小到大就耳濡目染父親賈充的權詐謀略,入住東宮之後,賈南風就用手段取得了笨太子司馬衷的信任和獨寵。
皇後賈南風也是遺傳了她母親郭槐的妒忌心,郭槐曾經兩次因為丈夫賈充逗弄被乳母抱著的兒子,懷疑賈充與乳母有私情,將乳母亂刀砍死,連生下的兩個兒子也相繼餓死。
如今的皇後賈南風肅清了外戚勢力,又利用了宗士之間的矛盾,解決了幹政的障礙,從此大權獨攬,一飛衝天,與此同時也讓她在欲望上沒了節製,不管是權力的欲望還是生理的欲望,都一樣膨脹。
皇後賈南風一開始是和太醫程據私通一段時間後,覺得他年齡大了就派人到街上尋找年輕貌美的男子,看到後就派士兵把他們抓進宮裏,逼迫他們與自己共度良宵,但是賈南風怕這些美男會把自己的醜聞傳出去,再加上喜新厭舊,所以每一個美男都是用一個晚上,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就會被皇後賈南風殺死。
一時間,都城洛陽頻繁傳出年輕美男集體無故消失的消息。
此事情發生以後,自此大街上人心惶惶。凡是年輕樣貌有些可觀的男子皆是經常不敢夜晚外出,甚至有青天白日寧願躲在家裏不出門者。
有一次皇後賈南風搶來一個容貌很俊美的年輕男子。這個年輕男子,不僅容貌俊美,且諳熟房中術法,口才又好,為了能保全自己性命,與家人團聚。這個年輕美男在榻上與皇後賈南風那是如魚得水,又多次誇讚皇後賈南風。說皇後賈南風選賢任能、用人不疑,朝廷在賈南風的政治之下那時百姓生活相對穩定,社會也呈現出較為安定的局麵。這是她在政治上的一個顯著貢獻。
這個貌美嘴甜的美男自然知道皇後賈南風的陰狠毒辣,所以一言一行,哪怕是用眼睛看著賈南風的時候,都不敢有一絲絲嫌惡的神情出現。語氣、眼神都極度的溫柔,和順。讓皇後賈南風心裏很是歡喜。
皇後賈南風見這個小官吏服侍自己如此盡心盡力,言語上又給自己提高了很大的情緒價值。皇後賈南風和他在一起幾天,不忍心殺掉他,並且賞賜給他很多金銀財寶作為報酬。
這個年輕美男本來生活窮困潦倒,消失了幾天後,忽然就出手闊綽一擲千金。巧合的是:那幾天剛好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城的盜竊案,於是他被就當官的當作嫌疑人抓了起來了。
審問之下,這個年輕美男說出來自己被一個陌生壯漢抓住,然後把裝進去一個大箱子裏麵。被帶到了一個華麗的宮殿裏麵。被迫與一個醜陋的女人同吃同睡數日!
而那些貴重的禮物錢財也是出宮的時候那個醜女贈與的。官吏審問清楚,盜竊案與這個年輕美男無關,不過與醜女賈南風的私通的事卻不脛而走,成為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有個官員為了討好皇後賈南風,打聽到洛陽有個十四歲的美少年周小史。想把他抓起來獻給賈南風,幸周小曆得好心的士兵所救,逃離他處。
周小史美貌的傳聞,有魏晉南北朝之詩歌傳,亦然不知真假。
晉·張翰《周小史》雲:翩翩周生,婉孌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東。香膚柔澤,素質參紅。團輔圓頤,菡萏芙蓉。爾形既淑,爾服亦鮮。輕車隨風,飛霧流煙。轉側綺靡,顧盼便妍。和顏善笑,美口善言。
周小史
魏晉南北朝詩歌中的人物
周小史,男,漢族,中國籍,魏晉南北朝詩歌中的人物。古代美男之一。
相關詩詞
晉·張翰《周小史》翩翩周生,婉孌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東。香膚柔澤,素質參紅。團輔圓頤,菡萏芙蓉。爾形既淑,爾服亦鮮。輕車隨風,飛霧流煙。轉側綺靡,顧盼便妍。和顏善笑,美口善言。
梁·劉遵《繁華詩》雲:
可憐周小童,微笑摘蘭叢。
鮮膚勝粉白,曼臉若桃紅。
挾彈雕陵下,垂鉤蓮葉東。
腕動飄香麝,衣輕任好風。
幸承拂枕選,侍奉華堂中。
金屏障翠被,藍帕覆薰籠。
本知傷輕薄,含詞羞自通。
剪袖恩雖重,殘桃愛未終。
蛾眉詎須嫉,新妝近如宮。
所謂周小童者,已即周小史,
古有其人,擅美名如子都宋朝者,而詩人競詠之耳。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