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司馬倫廢賈掌權
字數:4417 加入書籤
話說元康九年299年),湣懷太子司馬遹遭皇後賈南風陷害而被廢黜太子之位。太子司馬遹被廢毒殺後,朝廷讓趙王司馬倫領右軍將軍。
永康元年300年)三月,當時的左衛司馬督司馬雅以及常從督許超,都曾侍奉東宮太子,二人為太子無罪司馬遹被廢而感傷,便與殿中中郎士猗等商量廢賈後,複太子之位,因張華、裴頠不願廢賈後之誌難改,難以與他們圖謀,司馬倫執掌重要的兵權,性情又貪功冒進,可借他的力量成事,便勸說司馬倫寵幸的臣子孫秀道:“中宮賈後凶狠嫉妒無道,與賈謐等人一起廢了太子。現在國家沒有嫡係繼嗣,社稷危險,大臣將會起事。而你名義上侍奉中宮,與賈後、郭氏親善,太子被廢,都說你們參與了此事,一旦另起事端,災禍一定會牽連到你們。為何不事先謀劃一下呢?”孫秀同意了,告訴司馬倫,司馬倫采納了這個意見。於是告訴通事史令張林以及省事張衡、殿中侍禦史殷渾、右衛司馬督路始,讓他們當內應。事將要發起時,孫秀知道太子聰明,如果回到東宮,會與賢人謀及政事,估計自己必定不得誌,便又勸司馬倫說:“太子為人剛猛,不能為私事而幹求請見。明公您一向侍奉賈後,時議都認為您是賈後的私黨。現在雖然想為太子建大功,可太子心有宿怨,一定不會對您增加賞賜。會說為百姓之望所逼迫,將功折罪罷了。這是招致災禍的辦法。現在暫且緩慢行事,賈後必定會加害太子,然後廢棄賈後,既為太子報仇,又足以立功,哪隻是避免災禍呢?”司馬倫聽從了他的意見。孫秀便稍稍泄露廢賈後複太子之位的計策,讓賈謐的同黨大都知道。司馬倫、孫秀於是勸賈謐等人及早殺死太子,以杜絕眾人之望。
皇太子遇害之後,司馬倫、孫秀的謀劃更厲害,而司馬雅和許超怕以後致禍,對以前的計謀反悔,便托辭有病。孫秀又告訴右衛佽飛督閭和,閭和依從,約定四月三日夜晚三更一刻,以鼓聲為號。到了約定的時間,便假詔敕令三部司馬道:“中宮與賈謐等人殺我太子,現在讓車騎進入廢除賈後。你們都應聽從命令,賜爵為關中侯。不聽命的,誅滅三族。”於是眾人都聽從命令。
趙王司馬倫又假詔開門晚上入宮,把軍隊陳列在路南,派翊軍校尉、齊王司馬冏帶領三部司馬一百人,打開宮門進入。華林縣令駱休為內應,迎惠帝駕臨東堂。於是廢賈後為庶人,把她囚禁在建始殿。拘捕吳太妃、趙粲以及韓壽的妻子賈午等人,交付行刑司考究查實。下詔告知尚書廢賈後之事,並拘捕賈謐等人,召集中書監、侍中、黃門侍郎、八坐等人都連夜入殿,逮捕張華、裴頠、解結、杜斌等人,在殿前誅殺他們。尚書開始懷疑詔書有詐,郎師景露出手版上奏請求晉惠帝司馬衷的手詔。
趙王司馬倫假造詔書,以謀害太子的罪名要廢掉賈南風,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入宮後即殺掉賈謐,又派齊王司馬冏收捕賈南風。賈南風見司馬冏夤夜入宮,知道大事不妙,驚問:“你來此何事?”“奉詔書收捕皇後!”司馬冏接聲道。賈南風接著問:“詔書當從我手中發出,你奉的什麽詔?”司馬冏不再睬她,將賈南風押著,出了後殿。來到上閣,隱約可見晉惠帝司馬衷的影子,賈南風於是遠遠地呼喊道:“陛下,您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老婆讓人家廢了,到頭來還不是廢了陛下自己嗎?”喊了一通,見無濟於事,就又問司馬冏:“起事者是什麽人?”司馬冏毫不避諱,答道:“是趙王和梁王。”賈南風聽了,悔恨不已,惡聲惡氣地罵道:“拴狗當拴頸,我反倒拴其尾,也是活該如此。隻恨當年沒先殺了這倆老狗,反被他們咬了一口。”
趙王司馬倫等人認為敗壞眾人情緒,斬首示眾。第二天,司馬倫坐於端門,屯兵向北,派尚書和鬱持節把賈後送到金墉城。又廢賈南風為庶人,後又收捕賈南風的黨羽如趙粲、賈午、程據等。同時,司馬倫將一些有聲望的大臣如司空張華、尚書仆射裴頠等收捕並處死,方便專權。司馬倫在誅殺賈後黨羽和張華等人後自領相國位,獨攬大權,不久即以金屑酒毒殺廢後賈南風。
趙王司馬倫殺趙粲叔父中護軍趙浚以及散騎韓豫等,朝廷內外的官員多被罷免。趙王司馬倫不久又假詔自己任命持節、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趙王如故,完全依照司馬懿輔佐魏國的辦法,設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參軍十人,掾屬二十人,軍隊一萬人。任命他的兒子趙王世子、散騎常侍司馬荂為冗從仆射,司馬馥則為前將軍、濟陽王,司馬虔為黃門郎、汝陰王,司馬詡為散騎侍郎、霸城侯。孫秀等所封都是大郡,兼有兵權,文武官封侯的幾千人,百官都聽令於趙王司馬倫。
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認為趙王司馬倫驕縱僭位,內心懷有不平之意。孫秀等人也深以為忌,便讓司馬冏出鎮許地,收回了司馬允的護軍。司馬允發憤,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允失敗滅亡後,司馬倫加九錫,增加封邑五萬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王司馬倫於是假裝謙讓,詔書派百官到他府上勸進,由侍中宣讀詔書,然後他才接受。加封司馬荂為撫軍將軍、領軍將軍,司馬馥為鎮軍將軍、護軍將軍,司馬虔為中軍將軍、右衛將軍,司馬詡為侍中。又任孫秀為侍中、輔國將軍、相國司馬、太子右率。張林等人,都位居要職。增加趙王司馬倫相府兵為二萬人,與皇帝的護衛相同,還暗藏了些兵士,總數超過三萬。
把東宮的三個門都建成四角華麗的望樓,又隔斷宮的東西道路為外部邊界。有人對孫秀說:“散騎常侍楊準、黃門侍郎劉逵要梁王司馬肜來誅殺司馬倫。”恰好有星象的異常變化,便徙司馬肜為丞相,居住司徒府,讓楊準、劉逵轉任外官。
趙王司馬倫沒有學問,不知書;孫秀也由於狡黠小聰明,貪求淫利。與他共事的人,都是邪佞之徒,隻追逐榮祿名利,沒有深謀遠慮的謀略。司馬荂見識淺薄,司馬馥、司馬虔也都凶狠暴戾,司馬詡愚蠢頑劣又輕佻,各自乖異,互相憎恨詆毀。孫秀的兒子孫會,二十歲,當射聲校尉,娶了晉惠帝司馬衷的女兒河東公主。河東公主之母喪不到一年,便納了聘禮。孫會此人形體矮小、麵貌醜陋,就像是個下等的奴仆。當初與富家兒子在城西販馬,百姓忽然聽說他娶了公主,沒有誰不感到驚駭的。
趙王司馬倫、孫秀都很相信巫鬼,聽信妖邪之說。孫秀讓牙門趙奉假稱晉宣帝司馬懿的神語,說要讓司馬倫早日入西宮。又說宣帝在北芒山當趙王的佐助,於是又在北芒山別立宣帝廟。說叛逆的謀劃可以成功。任太子詹事裴劭、左軍將軍卞粹等二十人為從事中郎,另有掾屬二十人。孫秀等安置諸軍,安插心腹,讓散騎常侍、義陽王司馬威兼侍中,出入詔命。假作禪讓之詔,讓使持節、尚書令滿奮,仆射崔隨為副,捧著皇帝的玉璽、印綬禪位給司馬倫。
趙王司馬倫假裝謙讓不接受。於是宗室諸王、群公卿士都假稱有符瑞天文靈應予以勸進,司馬倫才同意。左衛王輿與前軍司馬雅等帶領甲士入殿,以威賞明示三部司馬,所以都沒有誰敢反對。當天夜晚,派張林等人屯守諸門。義陽王司馬威以及駱休等人逼著天子拿走玉璽、印綬。不到天亮,內外百官用車輿法駕迎接司馬倫。惠帝坐雲母車,隨行儀仗隊幾百人,從華林西門出居金墉城。尚書和鬱兼侍中、散騎常侍,琅琊王司馬睿、中書侍郎陸機跟隨,到城下而返回。派張衡保衛惠帝,實際上就是囚禁他。
司馬倫隨從士兵五千人,從端門進入,登上太極殿,滿奮、崔隨、樂廣把玉璽印綬獻給司馬倫,於是趙王司馬倫便僭位稱帝,大赦天下,尊晉惠帝司馬衷為太上皇,年號建始。致使西晉王朝戰亂不休,民間生靈塗炭。
這一年,賢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將都不考試;計吏以及在京邑的當出使四方的使者,太學生年紀在十六歲以上以及正在學習的二十歲的人,都任命為官吏;郡縣二千石以上的令長適逢大赦時正在職的人,都封為侯,郡綱紀都是孝廉,縣綱紀都是廉吏。任世子司馬荂為太子,司馬馥為侍中、大司農、領護軍、京兆王,司馬虔為侍中、大將軍領軍、廣平王,司馬詡為侍中、撫軍將軍、霸城王,孫秀為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
張林等諸黨都登上卿將之位,大加封賞,其餘同謀之人都破格提拔晉升,不可勝記,就連奴仆士卒雜役之人也都加封爵位。每次朝廷會見,冠飾貂蟬者滿坐,當時的人作諺語說:“貂不足,狗尾續。”隻以苟且的恩惠取得人們的歡悅,庫府的儲備還不夠賞賜,金銀冶煉鑄造還不能供給冶印,所以有白榜封侯,君子恥於接受他的賞賜,百姓也知道他不得善終。
趙王司馬倫平素才能平庸,沒有智慧計策,又為孫秀所製,孫秀的威權顯揚於朝廷,天下都侍奉孫秀而無求於司馬倫。孫秀起自於琅琊小吏,累官於趙國,以諂媚顯達。執掌國家大權後,便恣肆於施奸謀,多殺忠臣良將,以逞私欲。司隸從事遊顥與殷渾有隔閡,殷渾引誘遊顥的家奴晉興,讓他誣告遊顥有篡逆打算。孫秀不仔細察問,便拘捕了遊顥和襄陽中正李邁,把他們殺了,厚待晉興,任命為己部曲督。前衛尉石崇、黃門郎潘嶽都與孫秀有隔閡,一並被殺。於是京城中的君子不以其生存為樂。
趙王司馬倫親自祭祀太廟,回來的時候,遇到了大風,吹折了自己儀仗車上的麾蓋。孫秀為趙王司馬倫建立了非常的大功,因此司馬倫更敬重他。孫秀住在晉文帝司馬昭當相國時所居的內庫,事無巨細,必定先征求他的意見然後才實行。司馬倫的詔令,孫秀總是改變,有所取舍,便自己寫在青紙上當詔書,有時朝令夕改竟達到三四次,百官轉任改職如同流水一樣。當時有隻雉雞飛入殿中,從太極殿的東階上殿,人們驅趕它,又飛到殿西邊大鍾的下麵,過了一會,飛走了。另外趙王司馬倫在殿上捉到一隻奇異的鳥,問手下都不知它是什麽鳥,過了幾天的一個傍晚,宮西邊有個穿白衣服的小孩說這鳥是服劉鳥。趙王司馬倫讓人抓住小兒和這隻鳥一並關在牢室中,第二天早晨打開一看,門戶和先前一樣,可是人和鳥都不見了。司馬倫眼睛有個瘤子,時人認為這是妖異的象征。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