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安撫
字數:3105 加入書籤
燕京城門的青石板路上,馬蹄聲噠噠作響。
王進身著便服,牽著馬,剛踏入城門,便被一名身形瘦小、眼神靈動的漢子攔下。
這漢子頭戴氈帽,腰間別著一把短刀,正是薑齊麾下的軍情司總管時遷。
“這位可是少華山來的王進教頭?”時遷臉上帶著笑意,語氣卻不容置疑,“陛下在城西‘醉仙樓’設下薄酒,特讓小人來請教頭一敘。”
王進心中一驚,他剛到燕京,尚未通報,薑齊便已知曉,足見其情報之靈通。
他壓下心中的忐忑,拱手道:“有勞時統領帶路。”
時遷引著王進穿過熙熙攘攘的街市,來到醉仙樓前。
酒樓二樓的靠窗雅間早已備好,時遷推開門,做了個“請”的手勢:“陛下在裏麵等您。”
王進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焦挺,鬱保四,相互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衫,邁步走進雅間。
隻見薑齊身著常服,正坐在桌前,手中捧著一杯熱茶,目光平靜地看著他。
雅間內沒有其他侍從,隻有窗外傳來的街市喧囂,氣氛一時間有些凝重。
王進打量了一番薑齊,當年那個青澀的少年,此時已經是高居九重天……
“草民王進,參見陛下。”王進躬身行禮,姿態恭敬。
他曾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見慣了朝堂權貴,可麵對此時一身常服的薑齊,還是忍不住心生敬畏,當年那青年,僅用數年時間,便平定北方,威懾四方,絕非宋室那些昏庸之君可比。
薑齊放下茶杯,抬手道:“王教頭不必多禮,坐吧。”
王進謝過後,在薑齊對麵坐下。
時遷端上兩碟小菜與一壺酒,便退了出去,雅間內再次陷入沉默。
兩人對視良久,沒有言語,隻有酒壺中的酒液在杯中輕輕晃動。
王進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起早年間在史家莊的種種,少華山的種冽,想起戰死的宗澤,想起如今的亂世,最終長歎一聲,從懷中取出一份折疊整齊的降書,雙手捧著,遞到薑齊麵前:“陛下,少華山種冽,願率麾下五千弟兄歸降大乾,此乃降書,還請陛下過目。”
薑齊接過降書,緩緩展開。
降書中詳細寫了少華山的兵力、糧草與軍備情況,字裏行間滿是誠意。
薑齊快速瀏覽一遍,將降書放在桌上,目光落在王進身上,語氣平淡:“種冽願歸義,朕心甚慰。不知王教頭與種冽,可有想過歸降後的安排?”
王進聞言,心中一緊,幾乎是本能的起身,一禮到底,說道:“草民與種將軍,隻求能為陛下效力,平定亂世,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至於職位安排,不敢逾越,全憑陛下做主。”
薑齊沉吟片刻,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緩緩說道:“種家世世代代鎮守西北,從種世衡到種師道,皆是國之棟梁,為大宋抵禦西夏,勞苦功高。可如今,種家卻落得退守少華山的地步,這並非種家無能,而是宋室無德,重用奸臣,荒廢國事,才讓忠臣良將無處容身。”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朕雖另開田地,卻也敬佩種家的忠勇。種家的功績,不能被埋沒,朕決定,在西北設立‘種家忠烈祠’,為種世衡、種師道等先輩立廟豎碑,讓後人銘記他們的功績,供奉香火,永世不絕。”
王進聽到這話,眼中滿是震驚與感激,連忙起身,對著薑齊躬身行禮:“陛下此舉,實乃仁君所為!草民代種家上下,謝陛下恩典!”
他從未想過,薑齊竟會如此厚待種家,不僅不追究其“占山為王”之過,還為其先輩立廟紀念,這份恩寵,足以讓種冽與少華山的弟兄們安心。
薑齊抬手示意王進坐下,繼續說道:“至於種冽,他有勇有謀,卻缺乏朝堂曆練。朕安排他來燕京進修,學習大乾的律法與軍政,暫任廂指揮使,統領一廂兵馬,待他熟悉政務後,再委以重任。”
他看向王進,語氣中帶著期許:“王教頭曾是禁軍教頭,精通武藝與兵法,朕任命你為營指揮使,統領一營精銳。如今西夏仍在邊境作亂,他日朕攻打西夏時,定讓你與種冽擔任前鋒,率軍出征,收複西北失地,也讓你們有機會建功立業,不負胸中才學。”
王進聽到薑齊的安排,激動得渾身顫抖,再次起身,對著薑齊深深一揖:“陛下知遇之恩,草民與種將軍定當銘記於心!他日攻打西夏,我二人定當衝鋒陷陣,死而後已,絕不辜負陛下的信任與期許!”
薑齊看著王進激動的模樣,嘴角勾起一抹淺笑:“朕相信你們的能力。如今亂世未平,正是用人之際,隻要你們忠心耿耿,為大乾的統一大業出力,朕定不會虧待你們。”
他親自為王進斟上一杯酒,遞到他麵前:“這杯酒,朕敬你與種冽。願你們早日到任,為大乾效力,也願早日平定西夏,讓西北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王進雙手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酒液入喉,帶著辛辣,卻也溫暖了他的心。
從這一刻起,他與種冽,終於找到了真正能施展抱負的地方,而薑齊這位帝王,也值得他們為之效命。
當日午後,王進帶著薑齊的旨意,快馬返回少華山。
雅間內,薑齊看著窗外的燕京城,眼中滿是堅定,收服王進與種冽,不僅增添了兩員猛將,更能借助種家在西北的威望,為日後攻打西夏奠定基礎。
就像是借楊家安撫代州一樣。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