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裴宣回長安

字數:3431   加入書籤

A+A-


    “還不趕緊去找!”孫安雙眼一瞪,暴喝道,“要是找不到,老子砍了你!”
    “是!”項充立即領命。
    “回來,他們怎麽跑的?”
    “看守監牢的是降兵!”
    “砍了!那等廢物留著作甚!”
    兩日之間,探馬四出,結果,從府衙中的密道去追,一路到了城外破廟,嵬名令公和王慶二人竟是全無痕跡。
    無奈之下,孫安隻得向關勝請罪。
    五月二十四日,長安的晨光剛灑滿朱雀大街,府衙門口已聚集了不少百姓。
    今日是洛陽派來的裴宣正式接管長安府衙的日子,也是長安從“軍事控製”轉向“行政治理”的關鍵節點。
    裴宣身著官袍,手持朝廷頒發的印信,在孫安等將領的陪同下走進府衙。
    他麵容沉穩,目光銳利,此前在梁山時期便以公正嚴明聞名,此次受命治理長安,更是肩負著穩定民心、重建秩序的重任。
    尤其,裴宣之前也是因為長安蒙冤入獄,這次,對於裴宣來說是衣錦還鄉,報仇雪恨!
    進入府衙後,裴宣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府內原有吏員與大乾軍派來的協助人員,明確核心職責:“即日起,府衙的首要任務有三:一是接管魚鱗冊、戶籍檔案與各類物資,確保長安的‘家底’清晰;二是肅清殘餘敵對勢力,排查潛伏的西夏探子與亂兵,保障百姓安全;三是統籌軍事、政治、經濟各項工作,讓長安盡快恢複正常運轉。”
    當天午後,裴宣便命人在府衙門口、四門城樓、市集等顯眼位置張貼公告,公告內容簡潔卻極具分量:“大乾接管長安,即日起,保護工商業者的合法店鋪資產、書生文人的書籍文稿,保障全體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與合法權益。凡遵守大乾律法者,無論此前身份如何,皆一視同仁;若有殘餘勢力作亂,必嚴懲不貸。”
    公告一經張貼,便引來了百姓的圍觀與熱議。
    一名綢緞莊的老板看完公告後,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以前還擔心店鋪會被亂兵搶走,現在有了官府的保障,終於能安心做生意了!”
    一名老秀才激動地對身邊人說:“大乾連我們這些讀書人的文稿都保護,看來是真的想好好治理長安啊!”
    裴宣的公告如同一顆“定心丸”,迅速穩定了長安社會各界的情緒,為後續行政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五月二十五日清晨,長安府衙正式“開衙解印”,衙門口的鼓聲響了三通,宣告著長安的行政體係已初步搭建完成。
    府衙下設民政、財政、教育、工商業四個主要部門,每個部門都由經驗豐富的官員負責,各司其職,卻又協同配合。
    長安府衙民政部門的辦公房內,晨光透過窗欞灑在案桌上,堆積如山的戶籍檔案與魚鱗冊整齊排列。
    幾名身著青色官袍的民政官員正埋首工作,手中的毛筆在紙上快速記錄,不時停下來核對檔案中的信息。
    “這些檔案是長安百姓的‘根’,絕不能出半點差錯!”民政主事一邊翻閱一本泛黃的戶籍冊,一邊對身邊的官員說道,“西夏統治時,不少檔案被篡改或遺失,咱們必須逐一核對,為後續的冤案重審打下基礎。”
    官員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將戶籍檔案按坊市、村落分類,標注出有爭議或記錄模糊的條目,有的則整理魚鱗冊,核實土地歸屬,排查被西夏官員強占的民田,還有的專門負責登記百姓的申訴訴求,將提前收集到的冤案線索整理成冊。
    經過一上午的忙碌,大部分檔案已整理完畢,案桌上的卷宗分類清晰,每一本都貼好了標簽,方便後續查閱。
    與此同時,府衙大門外的空地上,幾名工匠正忙著搭建“鳴冤鼓”的架子。
    “鳴冤鼓一設,百姓們就有地方申訴冤屈了!”
    午後,鳴冤鼓正式搭建完成。
    裴宣親自來到府衙外,對著圍觀的百姓高聲宣布:“即日起,凡長安百姓有冤假錯案,皆可前來擊鼓申訴,我等定會秉公審理,還大家一個公道!”
    百姓們聞言,紛紛歡呼。
    教育部門則迅速推進學校恢複工作。
    官員們走遍長安的大小學堂,清點校舍與教具,組織夫子返校。
    對於因戰火而損毀的學堂,他們臨時調配資金,安排工匠進行修補,對於家中貧困無法上學的孩子,還出台了“免費入學”的政策。
    短短兩天內,長安城內的二十餘所學堂便陸續開課,孩子們的讀書聲再次回蕩在街頭,讓這座古城充滿了生機。
    財政與工商業部門則聯手保障民生供應與市場秩序。
    財政部門從糧倉調撥糧食,在城內設置多個“平價糧點”,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向百姓出售糧食,防止糧商囤積居奇,工商業部門則組織工匠修複城鄉道路,打通糧食、蔬菜運輸的“綠色通道”,確保城外的農產品能順利運入城內。
    同時,他們還對市集進行整頓,嚴厲打擊投機倒把、哄抬物價的行為。
    長安府衙的高效運轉,意味著大乾王朝在長安的統治已初步穩固。
    這種快速的政權過渡,不僅讓長安百姓盡快擺脫了戰後的混亂,更向天下展現了大乾王朝的治理能力,從軍事攻堅到行政建設,大乾軍與官員們無縫銜接,用務實的行動贏得了民心,一改之前天下人對薑齊這個山大王的印象,正式將其看作是可以一統天下的君主!
    裴宣站在府衙的書房內,看著窗外恢複生機的長安街頭,心中滿是感慨。
    此次回到長安,先公後私,在理清楚長安政事之後,開始尋找之前的貪贓枉法的知府,最後,總算是找到了,結果,那知府住處此時已經是一片廢墟。
    “大人,那知府在西夏入城時,也曾奮力抵抗,結果,全家無一幸免,死在戰亂之中……”
    老翁彎著身子,對裴宣低聲道。
    “唉!”裴宣一手輕捋胡須,閉眼長歎一聲,“也罷!此人為官不行,倒也為國頗忠,算了!算了!”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