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誘敵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A+A-


    “西北兵團”的兩路大軍,依托各自的優勢,快速向長安推進。
    西路軍的吐蕃騎兵機動性強,擅長快速突擊,能在短時間內突破大乾軍的防線,北路軍兵力眾多,熟悉地形,能從北側牽製大乾軍的主力。
    兩路大軍若順利推進,不出十日,便能抵達長安周邊,形成對長安的合圍。
    對於大乾軍而言,當前的局勢極為嚴峻,長安剛被攻克不久,行政體係隻是建立,尚未完全穩定,兵力也較為分散。
    孫安、關勝等主力將領麾下的兵力,一部分用於駐守長安城內,一部分用於肅清周邊殘敵,能用於應對“西北兵團”的兵力不足五萬。
    且大乾軍以步兵為主,在野外與吐蕃騎兵作戰,明顯處於劣勢。
    嵬名令公站在秦嶺以南的營帳內,看著前線傳來的戰報,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長安,很快就會回到我的手中!”
    隻要能合圍長安,切斷長安的糧草補給線,不出一個月,城內的大乾軍便會不戰自潰。
    而一旦奪回長安,他就能依托西夏,憑借長安的戰略地位,聯合更多的反乾勢力,與大乾展開長期抗衡。
    長安城內,孫安、關勝等將領也已得知“西北兵團”的動向,緊急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應對之策。
    營帳內的氣氛極為凝重,將領們看著地圖上兩路敵軍的推進路線,心中都清楚,一場決定西北戰局走向的惡戰,已悄然臨近。
    會議之後,各種軍令下達,整個長安隨即活了起來!
    接到抵禦“西北兵團”的命令,郝思文率領一萬五千名“誘敵部隊”迅速進駐長安以西的武功、扶風及以北的涇陽一帶。
    這片區域河流縱橫,渭河、漆水河穿境而過,形成天然的防禦屏障,郝思文深知,要應對以騎兵為主的敵軍,必須借助地形優勢,才能彌補兵力上的不足。
    “傳我命令,各營立即構築防禦工事!”郝思文站在渭河南岸的高地上,對著麾下將領下令,“一營在武功城外的渭河岸邊挖掘陷馬坑,坑內埋設尖木,坑上覆蓋茅草與浮土。”
    “是!”
    “二營在扶風至武功的道路兩側設置絆馬索,每五十步一組,用鐵鏈連接,隱藏在草叢中。”
    “是!”
    “三營負責架設連弩與轟天雷,在漆水河大橋兩側構築射擊陣地”
    “是!”
    “其餘部隊則在涇陽城外的土路沿線埋設簡易地雷,延緩敵軍推進速度!”
    將領們領命後,部隊迅速展開行動。
    士兵們頂著烈日,揮舞著鋤頭挖掘陷馬坑,汗水浸濕了鎧甲,卻沒有一人抱怨,有的士兵則將鐵鏈埋在道路兩側的草叢中,隻露出細微的線頭,不仔細觀察根本無法發現。
    連弩手們則在漆水河大橋兩側的土坡上搭建掩體,將連弩架在掩體後,箭匣中裝滿塗有毒藥的弩箭。
    負責埋設地雷的士兵,將火藥與碎石裝入陶罐,用引線連接,埋在土路下方,隻留下一根細細的引線,隱藏在路邊的雜草中。
    短短兩天時間,一套依托天然屏障與人工工事的防禦體係便構建完成。
    渭河邊的陷馬坑、道路兩側的絆馬索、漆水河畔的連弩陣地、涇陽城外的簡易地雷,形成了一道道隱蔽的陷阱,等待著“西北兵團”的到來。
    郝思文看著眼前的防禦工事,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吐蕃騎兵再能打,也過不了這道道關卡!”
    五月底,西路吐蕃軍率先抵達武功城外。
    論恐熱看著眼前的渭河,不屑地冷哼一聲:“不過是一條小河,也想擋住我吐蕃騎兵?”
    他下令騎兵涉水渡河,向武功城發起進攻。
    吐蕃騎兵策馬衝入渭河,剛走到河中央,突然傳來一陣“轟隆”聲,不少騎兵掉進了陷馬坑,坑內的尖木刺穿了戰馬的馬蹄,士兵們紛紛從馬背上摔落,被河水衝走。
    “有埋伏!”論恐熱高聲喊道,可此時已來不及,對岸的連弩突然開火,弩箭如雨點般射來,吐蕃騎兵紛紛中箭落馬。
    “撤!”論恐熱無奈,隻能下令撤軍。
    第一次進攻,吐蕃軍便損失了三百餘人,數十匹戰馬掉進陷馬坑,郝思文的防禦工事,給了敵軍一個下馬威。
    次日,論恐熱調整戰術,派遣步兵在前,試探性地推進,試圖排除陷阱。
    可步兵剛踏上扶風至武功的道路,便觸發了絆馬索,鐵鏈突然拉起,將步兵絆倒在地,道路兩側的連弩再次開火,又有百餘名校軍傷亡。
    論恐熱見狀,怒火中燒,下令騎兵發起衝鋒,想要憑借衝擊力突破防線。
    “放轟天雷!”郝思文站在武功城樓上,高聲下令。
    士兵們將轟天雷投擲到騎兵隊伍中,“轟隆”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吐蕃騎兵的戰馬受驚,四處狂奔,隊伍瞬間亂作一團。
    郝思文抓住時機,下令一營士兵發起反擊,士兵們手持長槍,從城內衝出,對著混亂的吐蕃騎兵發起猛攻。
    吐蕃騎兵本就混亂,根本抵擋不住大乾軍的進攻,紛紛向後撤退。
    可剛退到扶風城外的土路,又觸發了簡易地雷,爆炸聲再次響起,不少騎兵被炸傷。
    論恐熱看著眼前的慘狀,心中又氣又急,卻毫無辦法,大乾軍的防禦工事太過隱蔽,騎兵根本無法快速推進。
    就在論恐熱準備組織第三次進攻時,郝思文卻突然下令撤軍。
    “將軍,咱們好不容易擊退了敵軍,為何要撤退?”一名副將不解地問道。
    郝思文解釋道:“咱們的目的是誘敵深入,不是硬拚。故意露出‘兵力薄弱’的假象,讓敵軍以為咱們抵擋不住,他們才會放心推進,咱們才能進一步消耗他們的銳氣!”
    士兵們迅速撤離武功城,撤退前,還燒毀了渭河上的橋梁,破壞了扶風至武功的土路,橋梁被燒,敵軍若想渡河,隻能繞道,土路被破壞,騎兵推進速度會大幅減慢。
    論恐熱率軍進入武功城後,見城內空無一人,果然以為大乾軍兵力薄弱,倉皇逃竄,便下令繼續向長安推進。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