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趙佶回國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正是!”那西夏宗室連忙點頭,要招呼人將趙佶父子二人引入近前。
關勝擺手,“去安排兩輛囚車,將其送入洛陽,交於陛下禦前。”
親兵聞言,立即行動,拉著趙佶二人下去。
關勝翻身下馬,走到宗室代表麵前,接過降書與玉璽,展開降書仔細閱讀。
片刻後,他抬起頭,麵色嚴肅卻語氣平和地回應:“大乾一向寬宏,從不濫殺無辜。隻要你們真心歸降,此前承諾依舊有效,普通百姓與降兵概不追究,黨項族人的生活也會得到保障,你們的西夏宗室身份雖除,但可保留資產,隻要遵紀守法,不作奸犯科,不僅可安居樂業,也可科舉入仕。”
聽到這話,跪地的宗室成員與將領們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們最擔心的滅族之禍並未發生,懸在心頭的巨石終於落地。
至於說那科舉入仕,那些宗室是決計不信的,至少兩代人之中,絕了入仕為官的心,這點自覺,他們這些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老油條還是有的。
關勝當著所有人的麵,簽署了受降文書,隨後下令:“大乾軍入城後,不得驚擾百姓,不得搶掠財物,違令者斬!”
隨著降書的交換,存在近兩百年的西夏王朝,正式宣告覆滅。
城門處的大乾軍士兵們沒有歡呼,而是保持著秩序,緩緩向城內推進。
關勝入城後,立即下達三道命令,穩定興慶府的局勢。
第一,快馬將西夏投降的消息送往洛陽,稟報薑齊,請求後續治理指令。
第二,組織部隊肅清內城零星的殘餘抵抗勢力。
這些多是李仁忠的死忠,人數不多,很快便被平定;同時派出士兵在城內巡邏,維護治安,防止混亂。
第三,啟動招安政策,在城內設立多個登記點,降兵可自主選擇。
願回家的,登記後發放路費與身份證明,由大乾軍護送返鄉。
願參軍的,經過體檢政審之後編入大乾軍,享受與大乾士兵同等的待遇。
城內的百姓們,起初還躲在民房內,不敢出門。
當看到大乾軍士兵秩序井然地巡邏,沒有絲毫搶掠行為,甚至主動幫助百姓清理街道上的碎石時,才漸漸放下戒備,紛紛湧上街頭。
興慶府內城的登記點前,人頭攢動,曾經身著西夏禁衛軍鎧甲的士兵們,如今卸下了武器,排著隊等待登記,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回家。
年輕士兵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臉上還帶著未脫的稚氣,鎧甲上的劃痕與血跡,記錄著他此前經曆的戰鬥。
輪到他登記時,他緊張地攥著衣角,聽到登記官問“是否選擇返鄉”,他用力點頭,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我選回家!我爹娘還在靈州鄉下,不知道他們怎麽樣了……”
當登記官將一袋沉甸甸的路費遞到他手中時,年輕士兵的眼睛瞬間紅了。
他捧著錢袋,手指微微顫抖,低頭看著錢袋上印著的“大乾”二字,突然哽咽道:“終於能回家見爹娘了,以後再也不打仗了!”
周圍的士兵們聽到這話,不少人也紅了眼眶。他們大多是普通百姓出身,當初加入禁衛軍,或是被強征,或是為了混口飯吃,早已厭倦了刀光劍影的日子。
如今和平到來,能拿著路費回家與親人團聚,便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年輕士兵小心翼翼地將錢袋貼身收好,又向登記官詢問了回靈州的路線,確認沿途有大乾軍護送百姓返鄉後,才放心地轉身離開。
他走得很慢,不時回頭望向登記點,臉上帶著釋然的笑容,那是對自己活下來的慶幸。
與選擇返鄉的士兵不同,還有幾名年長的禁衛軍士兵,在登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加入大乾軍。
他們中最年長的老兵,已有四十多歲,臉上布滿皺紋,左手還缺了一根尾指,那是早年征戰留下的傷痕。
“我們不回家了,想加入大乾軍。”老兵代表幾名戰友,對登記官說道,語氣堅定。
登記官有些意外,問道:“你們為何願意加入大乾軍?不怕再上戰場嗎?”
老兵笑了笑,指了指街道上正在幫助百姓清理碎石的大乾軍士兵:“俺們一輩子都在戰場上,從十三四到現在,一輩子除了拉弓抽刀,戰場殺人,別的什麽都不會,除了當兵,俺們幾個老兄弟也不知道怎麽活。”
另一名士兵補充道:“再說,俺們也沒家了,離開軍營,也不知道去哪。”
登記官將他們的信息記錄在冊,告知他們後續會有專門的軍官對他們進行訓練,編入大乾軍序列,享受與其他士兵同等的待遇。
幾名士兵聽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互相看了一眼,算是有了著落。
當西夏投降的消息在西北大地傳開時,另一支隊伍正沿著黃河東岸緩緩向北行進。
這是押解前宋皇帝趙佶前往洛陽的大乾軍隊伍。
隊伍前後戒備森嚴,趙佶被安置在一輛簡陋的囚車中,曾經的長衫早已被換下,身上穿著普通的囚服,頭發散亂,麵色憔悴,再也沒有了往日大宋天子的威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盡管之前趙佶從長安到興慶府的路上已經走過一次,可是這一次回國之旅,卻讓他不知如何抬頭。
囚車所到之處,消息很快傳開,沿途百姓紛紛圍在路邊,想要看一看這位亡國之君。
人群中,情緒複雜多樣,有的百姓想起之前西夏劫掠長安時,親人被擄、家園被毀的慘狀,忍不住對著囚車唾罵。
“昏君!”
“若不是你沉迷書畫、荒廢朝政,咱們怎麽會遭此劫難!”
有的老人則看著囚車中落寞的趙佶,忍不住歎息:“終究是曾經的天子,落到這般田地,也算是一種報應了。”
一名經曆過長安劫掠的老婦人,顫巍巍地走到囚車旁,手中攥著一塊破舊的布料,那是之前她女兒被擄走時留下的遺物。
“陛下,”老婦人聲音沙啞,“我的女兒,再也回不來了……你可知,多少百姓因你家破人亡?”
趙佶聽到這話,頭埋得更低,不敢與老婦人對視,眼中滿是愧疚,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黃河的水流奔騰不息,押解隊伍在百姓複雜的目光中繼續前行,趙佶坐在囚車中,聽著耳邊的唾罵與歎息,心中五味雜陳。
他把臉深埋雙膝之間,用稻草堵住耳朵,腦海中想的是之前的錦衣玉食,出入左右必有太監宮女伺候,如今,除了後麵囚車裏的自己的長子,哪裏還有人陪在左右?即便是當時一起被劫掠入西夏的老臣,不少也都已經油盡燈枯死在半路!
想到自己要到洛陽,趙佶恨不得立即去死,可是,又沒有這個膽子。
在左右糾結之際,囚車,已經到了洛陽城下。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