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搬家

字數:2243   加入書籤

A+A-


    袁寡婦曾以為生活就會在困苦中沉淪,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能過上這般如夢似幻的日子。如今,她好似身處雲端,連兒子也跟著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兒子念書歸來,不僅嘰嘰喳喳分享夫子的誇讚,還立下考上童生的誌向,說將來要掙錢孝順她。這孩子,已從袁狗子變成了袁向新,新名字是夫子所取。而袁向新不僅勤奮好學,還深知勞動與孝道的重要,幹活兒麻溜,道理也一套一套的。袁寡婦滿心感慨,定是遇到了好人!如今她有工錢、有房還有餘錢,身上的衣裳還是都頭娘子所賞。
    曾經為求生存,帶著孩子嫁人隻為一口飯吃的女子,如今卻感慨這樣的日子何須男人。袁寡婦和兒子袁向新銘記著老先生與都頭娘子的恩情,孩子還立下考上功名後為其效力的宏願。而那些曾被餘半仙借走黴運的人,在某個夜晚後生活突然順遂起來。與之相反,餘半仙的日子卻愈發艱難,柳杏兒嚴控他的飲食,病中的他還引來了劍南王的緊張探望。劍南王頻繁探望,讓餘半仙煩不勝煩,身體稍好便吵著要回京,可劍南王勸不住,柳杏兒也自知無法勸阻。
    劍南王親自安排馬車護衛,送餘半仙與薑氏前往京城,眾人頓感安心。可誰能想到,前腳他們剛走,後腳皇帝派出的傳旨天使就來了。這傳旨隊伍一路波折,主官染病耽誤行程,到王府又撲了空。好不容易得知劍南王行蹤,馬不停蹄趕到定陶縣時,宮裏太後竟已駕崩。一時間,聖旨到、知府來、縣令至,小河村熱鬧非凡。柳杏兒怕磕頭沒去湊熱鬧,宣旨後知府與崔知義邀劍南王赴宴慶祝,卻遭拒絕。郭知府又提及皇帝將小河村賜給王爺修行宮一事,這可愁壞了崔知義,村民遷移安置難題該如何解決?
    . 聖旨駕到,卻帶來棘手難題!傳旨太監稱國庫艱難,要將村民分散到全縣各村,撥荒地限時搬遷。皇帝雖撥了幾萬兩銀子,還讓縣裏補足差額,可太監竟提議他、知府與崔知義三人分這筆錢。太監先與知府商議,兩人又找崔知義表明意圖,崔知義明白後怒火中燒,卻不敢公然得罪傳旨太監,生怕給家族惹禍。他打算把分到的錢全用在村民安置上,再動用縣庫稅款,可稅金要交劍南王,頭年稅金已交朝廷,這讓他發愁不已。而另一邊,村長聽完聖旨也滿心憂愁,村子被賞給劍南王做行宮。
    聖旨如雷,打破了小村的平靜。村長火急火燎跑到陳家,向柳杏兒道出聖旨要求村子遷移一事,眾人都在外頭焦急等待主意。柳杏兒聽聞也大為震驚,不知皇帝此舉是福是禍。麵對抗旨難題,柳杏兒先穩住眾人,提出若能不被打散就好。她還給出一個安置地點——薑家山,可村長卻麵露遲疑,稱其不吉利。無奈之下,也隻能先看朝廷安排。大家滿心無奈,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若皇帝真要他們遷去蠻荒,也隻能服從。
    小村子突然被攪得人心惶惶,隻因王爺駕到。村長滿心憂慮,害怕村子被打散,村民們也不知所措。柳杏兒給出主意,讓村長帶大家去杜夫人處問問縣令和王爺的意思,直言不去就隻能任人宰割。村長咬咬牙決定前往。而柳杏兒卻表示自己不湊這熱鬧,若真被打散遷移,她就帶家人去薑家山。畢竟村裏的事不該她和陳虎強出頭。村長從陳家出來後,告知村民柳杏兒的話,可這提議卻遭眾人嫌棄,有人指責柳杏兒不厚道。
    隻聽一人高聲喊道:“行了,都跟我去杜家,趁著官老爺們都在,咱們去問問清楚。”這話一出,周圍人瞬間炸開了鍋。有人滿臉疑惑:“啊,我們去問啊,都頭娘子不問啊?”還有人麵露擔憂:“對啊,萬一惹怒了官老爺們咋整啊?”更有人直接搖頭:“咱們哪兒惹得起!”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還有王爺”的陰影籠罩著整個村子。眾人圍坐,氣氛壓抑。有人害怕地嘀咕湊上去隻有被砍的份,有人擔憂會被穿小鞋。村長氣得暴跳如雷,怒吼著指責大家想讓都頭娘子去頂包,自己坐享好處。見眾人退縮,村長也心灰意冷,放話不管了,大不了跟著都頭一家去薑家山。
    村長哪敢有絲毫懈怠。可他剛要走,眾人便一擁而上將其團團圍住,堅決不讓他離開,非要他去問個明白,畢竟作為一村之長,大家都覺得這事兒他責無旁貸。柳三財站出來,提議要和村長一起去找官爺,問問能不能把幾家分到一塊兒。此言一出,立刻有人跳出來反對,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柳三財據理力爭,強調眾人一起去才有力量,能讓官爺、王爺給個說法。最終,柳三財攙扶著村長擠出人群。
    柳棗兒蹦蹦跳跳地回家,一心顧著自己漂亮的衣裳,畢竟她可是村裏穿得最好的女娃,小孩子的世界簡單得隻裝得下吃和玩。而大人們這邊,氣氛卻緊張又微妙。眾人互相埋怨,幾個老頭兒氣得直罵,指責耍心眼的人,還將其與敗落的薑家山作比,隨後氣衝衝追村長去了,其他人也陸續跟了上去。柳杏兒在大門後靜靜聽著,啞婆咿咿呀呀比劃,秋嬸兒忍不住抱怨那些人想拿柳杏兒當槍使,不知好歹。柳杏兒心裏明白,自私是人的本性,想利用她,絕不可能,吃力不討好的事,她可不幹!
    喜歡重生古代被娶嬌妻請大家收藏:()重生古代被娶嬌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