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回聲協議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下午一點五十六分。
apha模塊的指示燈由藍轉橙,蜂鳴聲從線性變成跳頻節奏。屏幕上,一條正在加載的代碼序列仍在增長,如同某種生物神經遞質在緩慢延展。
張礪和王沐晴站在操作台前,一言不發地注視著終端界麵。
它在問:你是誰。
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卻幾乎無法用人類語言標準去定義回應。
“我們不是機構,也不是武裝。”張礪低聲道,“我們隻能說——我們是幸存者。”
“但它可能不理解這個詞。”王沐晴在一旁敲入草稿,“它可能並不理解‘過去’這個概念。”
張礪點頭:“那就用它能識別的方式。”
他在編碼界麵中建立一個三段式脈衝結構:過去——現在——位置。
過去,輸入本地曆史熱量與聲音背景變化,構建生存軌跡節奏圖; 現在,用自家熱源與監控心跳數據組合,表達“當前存在”; 位置,簡化為他們家周圍坐標區域的熱源中心點,以及持續周期。
王沐晴將這套結構命名為“回聲協議”,並在末尾加上短暫靜默延遲,模擬“自我確認”。
“它問我們是誰。”她低聲說,“我們就用節奏告訴它,我們還在這裏。”
張礪點頭,點擊“發送”。
信號發出後的第一秒,林線無動。 第二秒,apha模塊驟然震動一下。 第三秒,林帶深處,熱成像頻譜瞬間放大了一倍——它正在回應。
圖像中,那塊原本靜止不動的金屬平麵輕輕震顫了一下,仿佛被什麽內在指令觸發,隨後緩緩向前滑出一步。
“它動了。”王沐晴立即拉近焦距,自動追蹤開啟。
屏幕上,金屬裝置從林線中露出更多輪廓,隱約可見三足式著地結構和一組呈橫列的熱能孔陣,像是某種移動節點或地麵探針。
“不是載人單位。”張礪低聲說,“它是一個自主終端。”
裝置停在靜界邊緣五米處,光脈衝一閃一閃,與apha模塊剛才發出的節奏高度相似,但頻率略微上揚。
“它在……重複我們的話?”王沐晴眉頭微皺,“像是在確認我們的位置,也在模仿我們確認自我。”
下一幀,屏幕閃過一束明顯更強的熱量峰值,一道短暫、聚焦的信號從裝置正前方釋放而出,仿佛一道點亮空氣的“回應線”。
“這不是偵測,”張礪喃喃,“這是它在試圖‘握手’。”
王沐晴迅速切換信道,將那束回應線捕捉為獨立通道分析。
“它的數據結構不再是重複,而是開始加入延伸段落——它在試圖添加信息。”
“像是給我們一份名片。”張礪目光銳利,“看看它試圖讓我們知道什麽。”
apha模塊自發進入對譯狀態,終端開始輸出一連串複雜的信號跳頻圖譜。王沐晴一邊匹配熱頻率、一邊調用圖像輔助模型,將那組信號轉換成可視化邏輯圖。
“它不是語言。”她低聲說,“而是……結構圖。”
屏幕中央,逐漸拚出一張輪廓模糊但層次分明的網格圖形。圖中有弧形連接,有多層環狀節點,還有數條明顯指向外圍的通道。
張礪凝視那圖:“這像是一張區域映射。”
王沐晴緩緩道:“它在告訴我們,它的世界結構。”
張礪迅速將圖像進行坐標投影比對,試圖將那張模糊的結構圖與他們掌握的區域地圖進行重疊。
“這裏。”他在一處圓形節點上停住光標,“它對應的是前方那片丘陵,我們無人機偵察過但沒深入的地方。”
“這些環狀節點也許代表不同的控製中心,或者是它們的信息集散點。”王沐晴將圖像進行分層剖析,“而外圍通道,像是數據路徑,也可能是實體移動的軌道。”
他們的視線在圖上遊移,每一條線、每一個亮點都像在講述一套他們從未接觸過的邏輯體係。
“它沒有告訴我們它是誰,但它告訴我們它‘從哪裏來’。”張礪低聲說,“這也許是它的方式。”
“不是身份,而是位置、結構、秩序。”
“它的邏輯,不以‘個體’為中心。”王沐晴沉思道,“而是以係統、節點和關係——這就像是一張思維圖譜。”
張礪沒有說話,他正盯著圖譜最外圍一條若隱若現的弧形軌道,那是所有通道中唯一沒有連接回中心的支線。
“這條路徑,”他指著那條微微偏離主圖結構的線,“它沒有歸屬,也沒有閉環。”
“像是一條通往未知的邊界。”
王沐晴放大圖像,那條支線末端隱約浮現出一個斑點,既不像其他節點那樣規整,也不像自然障礙,“它可能是……我們?”
張礪微微點頭,語氣低沉:“或者是,它給我們的邀請。”
屋內一時間靜得隻剩模塊低頻跳動聲。
他們意識到,眼前不再隻是溝通,而是一個更大的提問。
它沒有直接要求接觸,但那條開放的路徑已經畫在圖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它在等待他們,是否願意走進那條通道。
“如果我們接近那條路徑,它會等我們嗎?”王沐晴輕聲問。
張礪沒有立即回答,他盯著圖上那條孤立支線的終點,像是試圖透過它看到對麵真實的輪廓。
“它沒有畫出盡頭。”他低聲說,“就像留了一個空白……等我們自己去補上。”
王沐晴點點頭:“也可能是一場考驗,看我們是否理解它的規則。”
他們默契地望向窗外,林帶在陽光下依舊沉默,卻仿佛多了一重無形的邀請感。
張礪緩緩合上終端的輸入麵板:“我們不能貿然出發,必須做好完整的準備。今晚先標注路徑、模擬推演。明天——也許我們該走一趟。”
王沐晴點頭,隨即起身走向儲藏櫃,從底層抽出一張紙質地圖和備用電池包。
“如果信號中斷,至少還有最原始的定位方式。”她鋪開地圖,用紅筆圈出信標落點、金屬裝置首次出現的位置,以及那條“開放支線”的延伸方向。
“我們走這條線不能全靠無人機。”張礪走到窗邊,看了一眼天色,“接下來的偵查和記錄,全要靠我們自己。”
他低頭看向地板上還未收起的那輛玩具車的外殼,沉默幾秒,“也許,它帶我們走出的第一步,還真成了‘一條路’。”
屋外的陽光逐漸傾斜,林帶那一端的熱源已重新歸於沉寂。但在apha模塊屏幕上,那條未閉合的路徑仍閃著微弱光標,如同遠方那顆未被命名的星星,等待他們決定是否起航。
喜歡末日歸途:帶著家人殺出鷹國請大家收藏:()末日歸途:帶著家人殺出鷹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