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灰帶之後

字數:4437   加入書籤

A+A-


    下午四點整。
    風勢略有減緩,但窗外依舊灰蒙。烏雲低垂至屋簷高度,整條街像沉入某種半透明的墨層中,遠處建築輪廓扭曲模糊。空氣裏夾雜著雨後的電離子味和剛被刮落的苔蘚碎屑,像是某種腐朽邊緣的新生氣息。
    張礪站在主臥窗前,輕輕撥開簾角一厘米,目光透過防風膜的霧麵,看著街道盡頭那截失焦的街燈柱。街燈的基座下積著一小灘泥水,水麵不時被飄落的斷枝擊出微波。
    “風壓退了三百帕,外溫上升一點七度。”王沐晴匯報,她正對著終端上無人機自帶傳感器記錄下的環境曲線進行比對分析。她手指停留在一條高頻震蕩曲線上,眉頭微蹙,“但這條熱浪前沿,不像是天氣帶的產物。”
    “還有一個小時是緩衝期。”張礪輕聲說,“如果要飛一趟,得是現在。”
    王沐晴搖頭:“主電還沒穩定,電池剛充到41。現在出動無人機,相當於孤注一擲。”
    “就算調低飛行功率,也隻能飛一個往返半徑三公裏以內的區域。”她頓了頓,視線掃過窗外越發沉重的天幕,“而我們要看的,可能不止三公裏。”
    兩人沉默片刻,風聲仿佛短暫消退,屋內隻剩終端風扇的細微旋轉聲。
    “或者我們放棄主動搜尋。”王沐晴看向他,“等它來。”她的語氣沒有退讓,更像是另一種等待的預備姿態。
    “如果它還想再談。”張礪答道。他的眼神沉穩如常,卻在指尖下意識地敲擊窗框,像是在數著什麽臨近的節拍。
    風吹過窗縫,帶進一絲鹹濕的味道,像是遙遠海麵的腥意穿越城市裂隙而來。
    他們知道,灰帶之後——真正的不確定才剛剛開始。
    此時,屋內的備用終端“滴”地彈出一條提示:apha模塊在低功率休眠中捕捉到一條極短的波形脈衝,來源未知,方向為西南偏南33度。
    王沐晴立刻走過去,喚醒終端,將那條不到0.4秒的信號放大成譜。
    “是個獨立節奏包。”她低聲說,“不是我們數據庫中的格式。”
    張礪眉頭緊鎖,目光飛快掃過那串類似節拍的圖譜節律:“有點像……一次‘輕敲’。”
    “對方也許知道我們在聽。”王沐晴眼神緩慢轉向他,“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風暴過去,他們還在。”
    張礪轉向終端,緩緩坐下,“那我們就回應一句。”
    他調出先前建立的節奏基礎模型,加入了一段簡短卻有力的回應信號:三段等頻間隔的回波——不代表語言,僅代表一種“我們聽到了”的姿態。
    王沐晴點頭:“發送。”
    信號發出後,終端光標閃了兩下,隨即重新歸於平靜。
    兩人沒有說話,彼此交換了一個意味複雜的眼神。
    這場交流,未必有回應。但已不再是沉默。
    辰宇從主臥角落的地墊上坐起,抱著小熊踱到兩人身邊,赤腳踩在地毯上發出輕微的沙沙聲。他的頭發還帶著睡後的翹痕,眼神中混雜著剛醒來的迷茫與對世界的純粹好奇。
    他靠得更近了一些,仰頭看著屏幕上那些他看不懂的線條與閃光,聲音輕輕地問了一句:“爸爸媽媽,你們在等誰?”
    王沐晴輕輕抬頭,語氣溫柔卻不失謹慎:“我們在等一個……可能是朋友的聲音。”
    “他也迷路了嗎?”辰宇問。
    張礪沉默了兩秒,然後輕輕點頭:“可能吧。但他有辦法自己發光。”
    辰宇想了想,認真地說:“那他就一定能看到你們給他的燈。”
    這句話讓王沐晴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回終端屏幕上那條平靜的波段線上,像是忽然明白了某種更深層的含義。
    張礪望著辰宇的背影,聲音低緩:“是啊。他一定能看到。”
    王沐晴輕輕把辰宇抱上沙發,讓他靠在自己身邊坐下。窗外的風又開始拂動樹冠,但不再暴躁。
    終端屏幕突然微微一閃,那條他們發送出去的回應波段下方,悄然出現了一條微弱的回波。
    起初隻是輕微擾動,然後是一串逐漸成形的脈衝回應,結構比第一次更明確。
    王沐晴屏住呼吸,張礪已經伸手切入數據層。
    “它……回應了。”他低聲說。
    辰宇看著那些線條慢慢跳動,歪著頭問:“是他在說話嗎?”
    “是。”王沐晴輕聲應道,“他在說:他收到了我們的燈。”
    他們都沒有再說話,隻是靜靜地看著那條逐漸清晰的回波,就像看著一封遙遠卻真實的問候穿越風暴,終於抵達。
    而他們也終於確信——這並不是獨白。
    王沐晴迅速將回波數據轉入分析模塊,同時打開語義映射器,對新信號進行實時建模。屏幕上浮現一組未完成的圖譜,與之前收到的地圖結構有所不同,更加抽象,如同某種正在拚接中的方向指引。
    “這不像是回應坐標。”她低聲說,“它更像……是在描繪一段路徑,但不是地理意義上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礪迅速調出三維頻譜,嚐試對信號做投影。他的眉頭越皺越緊,“它在模仿我們,但不僅僅是語言。”
    他將投影轉為時間節點對比圖,圖表上浮現出多個周期性脈衝中斷點。
    “這些間斷……像呼吸。”
    王沐晴瞥了他一眼,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它在模仿生命。”她輕聲說。
    兩人對視片刻,隨後幾乎同時轉身,開始記錄、翻譯、轉碼,整個終端台燈下投下一道交錯的影子。
    沙發上的辰宇靠在母親身邊,悄悄地拉了拉她的袖子,小聲問道:“媽媽,他是不是和我一樣,睡了一覺,然後醒來了?”
    王沐晴停頓了一下,回頭看著兒子,點了點頭:“也許是的。而我們,是他醒來後看到的第一盞燈。”
    張礪調出一張全息圖譜,將當前信號與早前林線金屬裝置發出的頻譜圖並列分析。差異清晰可見——新圖譜更具結構性,並呈現出複雜的“內循環”特征,就像一個既在接收也在思考的係統。
    “這個頻率……它在自我校準。”他低聲說,“像是在模仿我們認知的過程。”
    王沐晴點點頭,隨即操作終端,將記錄中的節奏片段壓縮為可嵌入式模塊。
    “我想嚐試用我們的方式,回應它這一次的節奏。”她頓了頓,手指停在“開始構建”的按鈕上,“不是邏輯語言,而是情緒語言。”
    張礪望著她:“用節奏去表達共鳴?”
    “用‘感覺’。”王沐晴輕聲說,“我們從它的模仿中看到了‘意願’,那我們回應的也不能隻是信息。”
    她在節奏編排界麵上緩緩打下三個節拍,結構簡單但富有韻律,如同一個心跳由慢變快的瞬間。緊接著,她將它嵌入脈衝發射模塊中,並設定微延遲間隔。
    “這不再是交流,這是交感。”
    張礪輕聲道:“那就——送一顆心給它。”
    發送。
    終端微微一震,脈衝發出。
    幾秒後,遠程監測屏上的信號反饋如潮水般緩緩湧回,不是語言,也不是地圖,而是一組周期律齊整、層層疊合的脈衝組,像是在回應那段“心跳”,用另一種節奏說出:
    我——在——聽。
    喜歡末日歸途:帶著家人殺出鷹國請大家收藏:()末日歸途:帶著家人殺出鷹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