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塵埃過往

字數:2928   加入書籤

A+A-


    一個房間內彌漫著濃重的生漆和鬆節油氣味,牆角堆著幾個水泥袋。
    麵相和善戴著高度眼睛的男子正在用骨膠修補一尊唐代觀音木雕的斷臂,木胎上的新鮮鑿痕還帶著鬆木碎屑。
    盛冬將青瓷碎片放在工作台上時,那男子手中的鑷子尖忽然劃過木雕頸部的裂口,幾片木屑濺落在地板上。
    “仿得太新了。”盛冬用指甲刮過瓷盤內壁得藍色斑塊,這種顏料在晨光下泛著不自然的金屬光澤。
    門後的陳列架上,編號“貳拾玖”的鎏金佛像底座沾著灰白色渣滓。
    我從口袋中摸出一隻紫紅色的微型小葫蘆,在指尖熟練的轉動摩挲起來。
    那座鎏金佛像背光處,仿佛有四個字的刻痕,隻是年代久遠,風化嚴重,認不得是什麽字了。
    盛冬指著木雕基座裏突兀冒出的生鏽鉚釘:“這是近40年的工藝吧?”
    說罷彎腰從地上撿起剛才的木屑,戴著橡膠手套的指尖湊近燈光,輕輕撚動,看了至少30秒。
    然後又指著陳列架上的殘碑對我說道:“傳說在北魏碑文中,太和年間特有的單刀側入刻法,每筆末留有不到一毫米的收刀翹痕,《帝後禮佛圖》被盜鑿時......&34;
    那位麵善的男子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好不容易停下來:“我石膏過敏,那幾袋是龍門山修複工程特供的防水石膏!上個月我去拍資料,見他們補奉先寺台階用的就是這種。”
    他一指牆角的水泥袋。
    這位男子叫賀康,是盛冬的高中和大學同學,現在是文物保護部門的專家。
    我叫林武,跟我的朋友盛冬在b市開了一家小咖啡館,名叫“寒武時光”。
    從我們開業的第二個月起,就會不定期收到一份速遞,沒有發件人,也沒有發出地址,也不是快遞小哥送來,而是每次都藏在“寒武時光”不同的地方。
    有時候是u型鎖上,有時候是門口的消防栓,還有時放在裝雨傘的筒裏。
    速遞信封裏麵,會有一件懸案相關的線索,有時候是照片,有時候是u盤之類的物品。
    截止到上個月,已經收到11封速遞了,也就是說,我們已經破獲了11件懸案,可以說我們的運氣非常好。
    隻不過,盛冬並不認同“幸運”這兩個字,他很確信破案的關鍵靠嚴謹的推理、專業的態度,而不是虛無縹緲的運氣。
    自從上月破案以來,盛冬一直盼望著第12封速遞。
    等了兩周後,他的耐心已經消耗殆盡,正在開始煩躁時,賀康打來電話。
    他的老同學邀請我們來到工作室,幫他進行一些仿品的修護。
    我雖然很喜歡參觀博物館,對文物卻知之甚少,我想不通為什麽還要花費人力和時間修複仿品。
    賀康很耐心的跟我解釋,首先仿品在美學水平和藝術成就上並不低,還有很多非近代的仿品,因為距今年代久遠,同樣可以稱之為文物,非常有研究價值。
    很快他們的修複工作接近尾聲,我也得以在一屋子青銅簋銘文拓片和殘缺的琺琅擺件中脫身。
    雖然我不迷信,但是在這些散亂的文物和零件中,坐立不安,總擔心碰壞點什麽。
    走出賀康的工作室,簡單跟他道別後,我拿著車鑰匙坐上駕駛位。
    我們驅車很快回到了寒武時光,進了門以後,發現並未營業的咖啡館裏,一隻黑毛白腳的胖貓咪正在悠然的梳理毛發。
    而坐在桌邊木椅上的黝黑男子鼾聲震天。
    這隻胖貓咪叫小雪,曾經是隻流浪貓,被我們的朋友陸之恒收養後,衣食無憂,迅速發胖。
    後來陸之恒離開b市回老家發展,我和盛冬就成了小雪新的鏟屎官。
    小雪渾身烏黑,四爪雪白,讓我想起《水滸傳》裏呼延灼的坐騎——踢雪烏騅馬的造型,就給它起名小雪。
    平時小雪就在寒武時光看場子,為自己打工,晚上跟盛冬回家。
    常客都很喜歡它,所以小雪每天都有小魚幹和罐頭吃。
    而這位酣睡的兄台叫劉文山,是盛冬的合夥人,盛冬還有另一個身份,是著名設計公司霆威國際的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而文山負責銷售以及合作。
    文山跟我也是非常熟悉的朋友,本來今天我們提前給寒武時光打烊,要帶著小雪去賀康那裏。
    文山正好下班過來探望我們,就拍胸脯保證可以照看小雪,讓我們結束了回來就好。
    看看時間還不到9點半,估計這位老兄已經睡了很久。
    我和盛冬把桌椅擺好,杯盤洗刷消毒後,給小雪收拾好裝進貓箱後,文山終於悠悠醒轉。
    我們鎖門來到停車場,文山熟練的從金屬煙盒裏撚出一隻香煙,輕輕一彈,煙就飄在了嘴裏,動作非常瀟灑。
    他點燃香煙後,輕輕吐了兩個煙圈,問道:“二位老板,得空不?後天賞臉跟我出個差如何?”
    喜歡詭案速遞請大家收藏:()詭案速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