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雙子天台

字數:3611   加入書籤

A+A-


    暴雨持續了1天後,終於停了。
    最近每天最多兩桌客人,生意清淡的堪比我的減脂餐。
    不過清淨的咖啡館,倒是方便我碼字。
    從去年開始,我會抽時間把之前破獲的詭案,挑選一些片段,隱去真實人名和地名,發在“寒武時光”這個賬號上,純文字的推理故事,沒有劇本、也沒有視頻。
    我對拍攝短視頻一直有點抗拒,覺得不如麵對文字自在,盛冬更是如此。
    他甚至想在寒武時光咖啡館內增加一個文字警示牌:館內禁止長時間觀看短視頻,另:拒絕一切視頻拍攝及直播行為。當然被我苦勸才作罷。
    直到小雪的到來,他才默許別人的拍攝行為。
    經過一年的寫作,積累了500多位讀者,當然我就是把這個賬號當成網絡記錄本,或者說是記憶的備份。
    我不是日更,也不是周更,而是佛係的“隨緣更”。
    這幾天咖啡館客人少,正好有時間寫新的故事。
    這麽少的粉絲數,自然沒什麽人留言,所以我今天打開賬號後台,編輯了半小時後,才發現有一條來自昨天的留言。
    ”林先生,您筆下的推理故事都太過簡單,毫無緊張刺激可言,如果想經曆真正的探險,請於3日後子時蒞臨b市雙子塔大廈的西區15層露台。ps:記得帶上那位稱量咖啡精準到毫克的盛先生,如果他樂意的話。”
    署名為“波呂克斯”。
    我把電腦遞給盛冬,他看了一眼,就雙眼放光。
    距離我們破獲第十三件詭案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前段時間我去後巷看過,之前放在配電箱的回信已經不見了。
    沒有案件的時間裏,盛冬染上了看推理類小說、電影、網絡作品的“惡習”,除了柯南道爾的作品,會讓他覺得有些意思以外,其他都是嗤之以鼻。
    今天這條留言,無疑是一束光,照亮他無所事事的生活。
    盛冬指著留言署名:“這個名字,你記得不?”
    除了運動,我另外的一大愛好就是喜歡逛博物館。
    雖然上學時曆史成績一般,但對於參觀過的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我卻是如數家珍。
    附近幾個省博的大型展覽信息我是每天關注,一旦有感興趣的主題,我可以坐火車連夜趕到省會,第二天清晨下車後直接排隊看展,可以說我對珍貴文物的熱情完全可以媲美追星族看演唱會的狂熱。
    這個波呂克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我碰巧在b市博物館看過古希臘文化展,裏麵有石刻的神話故事。
    講的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倆,哥哥叫卡斯托爾,為凡人;弟弟叫波呂克斯,半神之身,生命永恒。哥哥為了保護弟弟身亡,弟弟懇求宙斯讓卡斯托爾複活,自己願意跟哥哥共享壽命。
    最終宙斯被感動,將兩人安置在天空成為雙子座。
    上次是盛冬跟我一起去的,看來他也記得。
    探險自然要去,但蠻幹不是我倆的風格,當下就一起商量起來,還把這件事告訴了文山和賀康,他們倆回複說,如果有什麽進展,讓我們在消息群裏同步。
    轉眼到了兩天後,我們提前一小時打烊,在附近的快餐店吃了份簡餐,就開車奔赴雙子塔大廈。
    隻是這雨又下了起來,收到的天氣推送裏說,今天23點後會有暴雨橙色預警,將至少持續一夜。
    隨後我又收到了官方發出的消息,市政會隨雨量隨時封閉地鐵和公交,提醒廣大市民出行注意安全。
    好在現在雨勢不大,也沒打雷,我們半小時就到了。
    這座宏偉的建築矗立在東邊市區的鉛灰色雨幕中,昨天我就查了這裏的相關信息,兩座主體建築均為120米高,分為東西兩座,這也是雙子塔名字的由來。
    曾經是b市新區的地標,盛冬說他上初中的時候,雙子塔大廈剛動工,經常一個暑假的b市新聞都是大廈的建設進展,從奠基到完工開業,完美收獲官媒宣傳。
    隻不過雙子塔從10年前就開始衰敗,先是大廈所有者公司破產,再到後來因為物業經營不善,管理混亂,那裏的辦公企業紛紛出走。
    據說現在留在那裏辦公的都是當年付了20年租金的企業,新公司是不會選擇那裏的。
    我和盛冬把車開進附近的地麵停車場,沒有選擇停在地下也是怕暴雨積水,地麵上地勢比較高,而且這裏排水目前看來還是不錯的。
    盛冬把suv的車身升高後,我倆一人一個雙肩包跳了下來。
    走到塔樓入口前,雨水正從柏油路麵上灌進路肩上的流水口,雨傘上麵的水滴節奏明顯快了起來。
    雙子塔東西兩座的近況略有不同,東區當年因為風景更好,租金不但高,而且要求整層承租,也就是說同層的辦公區都是一個公司;而西區出租較為靈活,有很多中小企業入駐。
    現在東區的物業管理相對規範,西區看起來就有些破敗了,留言中今晚的見麵地點就是西區15層露台。
    走到西區門口,旋轉門的黃銅包邊有點發黑,門口草坪的氛圍射燈有半數不亮了。
    雨滴撞擊玻璃幕牆的聲音很清脆。
    我本來穿著一件st網絡的工作夾克,冒充上門的網絡維修員,省的被雙子塔的保安盤查。
    沒想到門口的保安大爺盯著橫放的手機屏幕,根本不抬頭。
    我倆順利走了進來,寬敞的一樓能看出這座大廈昔日的輝煌,隻是牆角的密封條有的已經脫落。
    走到電梯門口撳亮上行按鈕,很快轎廂門打開,感應燈閃了兩下才打開。
    盛冬按了20層,頂樓。
    留言中的約定地點是15層,我們並沒有貿然前往,這是我倆的習慣,來赴約不代表冒進和莽撞,先到頂層看看環境。
    看起來20層沒有公司入駐,走廊漆黑一片。
    寂靜中隻有微弱的雨滴聲綿延不絕,像是無數細密的鼓點在敲擊著玻璃窗。
    我和盛冬的背包裏除了電腦,還有之前探險時購置的各種裝備,他拿出一個小型戰術手電,微弱的光束掃過走廊,剝落的牆皮在這光影下顯得格外詭異。
    喜歡詭案速遞請大家收藏:()詭案速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