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廢銅爛鐵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牛皮紙信封被打開,盛冬帶著矽膠手套握住鑷子,夾出第一件證物,文山也肅立在一旁,罕見的保持沉默。
    這是一件微黃透著銀白的金屬片,四周有弧度,大約1525厘米,是個長方形。
    鑷子尖精確地夾住平滑彎曲的邊緣,在正中間刻著“1993”的字樣,邊緣附著暗紅色的顆粒。
    “這是,飯盒蓋?”我湊近看,這的確是個鋁製飯盒的蓋子,我小時候我父母經常去值夜班,有時候就會用這個飯盒帶些飯菜,不過快20年沒見過了,第一眼隻是覺得眼熟並沒認出來。
    文山也恍然大悟地讚同我,看來他也是多年沒見過這個東西了。
    盛冬把飯盒蓋放在吧台的防水布上,又夾出了第二件。
    這件像是針織品,在信封裏沙沙作響。
    展開一看是靛藍色的一塊布料,皺皺地縮在一起,有些年頭了,文山這次反應最快,“這不是牛仔褲上剪下來的?”
    布料中間被磨薄,棉線現出灰白色,角落上是一塊深色的汙漬。
    第三件依然是金屬製品,89厘米長的一塊銅條,上麵滿是綠色鏽跡,前麵有著不規則的齒紋,我們三個搶答了起來:“鑰匙!”
    文山略帶失望,“感覺這次的懸案怕不是在廢品收購站發生的吧?”
    盛冬完全不想搭理他,拿起牛皮紙袋輕輕看了看裏麵,發現東西不多,就對著防水布,傾斜了袋子,抖出裏麵的物證。
    這是張泛黃的老照片,邊緣卷曲得像枯樹葉,右下角還缺失了一塊。
    照片背景是灰白牆壁,頭頂四盞雕花吊燈,左上角的牆壁上還有一塊棗紅色的裝飾物。
    鏡頭前三個人,一男一女一兒童。
    56歲的男孩穿著背帶褲,上身的明黃色長袖上衣袖子挽起,露出纖細的手腕,手裏拿著一把玩具槍。
    三十出頭的男性戴金絲眼鏡,鏡片邊緣顯得很厚。他穿著深灰色的西裝,袖口規整地露出一圈白色,左眼下方一顆黑痣,像凝固的墨跡。
    這兩個人臉上全無笑容,甚至可以說連表情都沒有,木然地看著鏡頭。
    女性穿著碎花連衣裙,頭發盤成發髻,顯得氣質古典。
    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的臉——整張臉被利器刮掉,露出相紙的白色纖維,配上照片上其他兩人的表情,讓人不想再看第二眼。
    盛冬把這四樣證物一一拍照做記錄,文山一拍我肩膀,“小武,我出去抽根煙。”
    出門前他回頭補充:“我倒不害怕,我這人就是膽子大,就是突然想抽了。”
    我心中暗笑,但沒說話。
    小雪對那個飯盒蓋子很好奇,剛才鑷子夾住的時候,發出了金屬摩擦的聲音,它就好奇地盯著看。
    此刻盛冬拍照時,它已經跳上吧台,試圖用胖爪觸摸下。
    ”小雪,乖,這個先不能碰,等我化驗完了,確認沒有毒性物質再玩。“
    盛冬耐心說完,小雪發出很委屈的嗚嗚聲,跳下了吧台蹲在門口。
    文山抽完煙回來,半蹲下身:“雪胖,來,伯伯抱。”
    小雪快速揮動著尾巴上身直立,“得,沒心情哈,今天算了。”
    “不知道案情,這麽一堆廢銅爛鐵就破爛,怎麽破案,打啞謎還是搞抽象。”
    近三封速遞裏,都沒有案情說明了,謎麵謎底都要我們自己猜,盛冬說這才有意思。
    看盛冬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我估計他已經有了些眉目和線索。
    “明天寒武時光歇業一天,找找線索,後天正常開業下午小武六點就撤,文山陪我打烊。”
    我聽懵了,為啥後天我六點離開後,文山來幫忙打烊?
    “後天,周六。”盛冬看我一頭霧水,解釋了一句,當然我還是沒懂。
    “小武,你周六不是要約會,肯定不能安排你來打烊啊。”文山一副過來人我懂的表情。
    我就在附近吃個飯,9點肯定能趕回來,不過還是不解釋了,畢竟他們對跟異性吃飯和約會這兩件事情的界限,分不太清。
    b市的秋天有多短暫呢?一般是兩周左右就完成從夏入冬的轉變。
    早晨尤其明顯,雖然秋雨沒下幾場,這秋涼卻實實在在。
    我和盛冬到了約定的地方吃早餐,早晨8點在文山的生物鍾屬於美容覺的時間。
    我在碗裏調入辣椒油,再扔幾條芥菜絲,用塑料勺大塊舀起豆腐腦,連珠價喝上幾大口,細膩的口感配上油辣香和鹹香,真是早起的慰藉。
    嚼著鹵子裏的黑木耳和芥菜,我挑起一筷子蔥油拌麵,透底兒拌了拌,黑裏透著焦黃的蔥絲伴著勁道的細麵,熱氣直衝鼻子,我憋起一口氣,咬住麵,還沒嚼就是滿口油香。
    賀康單位門口的早餐店生意太好,油條來不及炸,包子也賣完了。一碗豆腐腦我可吃不飽,所以我多點了一碗拌麵。
    盛冬在我對麵,安靜且優雅地喝著豆腐腦。
    熱麵下肚,我把豆腐腦當成餐後甜點。
    一吃飯就狼吞虎咽,這是我多年改不過來的習慣,用文山的話說就是,小武的吃相專治厭食症。
    盛冬喝光碗底最後一點湯汁時,我已擦好了鼻尖額角的細汗。
    看看表,賀康還有半小時才到。
    這次的四件物證線索都需要借助他實驗室的材料,盛冬說他手頭裏有大部分的試劑,與其1樣2樣的找賀康借,還不如在這裏做實驗效率高。
    之前幫文物管理局破過一樁文物大案,後來又幫賀康做了23次文物修複,所以我和盛冬在這個部門很受歡迎,認識了不少人。
    他垂著眼皮盯著屏幕,估計是在看今天的熱點新聞,10分鍾後,他放下手機。
    我想問問盛冬對這第十四封速遞的看法,他麵無表情地盯著我:“寒武時光周圍有8家餐廳,5家西餐廳,3家中餐廳,溫書瑤的表妹從國外留學回來,中餐廳更適合,而且第一次見麵,最好吃炒菜,熟悉了再吃燒烤、火鍋。”
    “我訂了其中兩家,用你的手機號,溫書瑤是南方沿海城市長大的,習慣清淡,她表妹應該也是這個口味,她體製內工作,應該比較在意細節,你不要遲到,她外形應該不錯......”
    喜歡詭案速遞請大家收藏:()詭案速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