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驚無險

字數:3307   加入書籤

A+A-


    我打斷了他的話,“你咋推斷出來她表妹在體製內工作?你確定外形不錯?”
    盛冬輕輕呼氣,眼睛掃過我看向一旁,這動作在他的情緒表現中屬於中度的無可奈何。
    “太明顯了,確切的說是央企或者事業編製,你看溫書瑤昨天跟你介紹表妹時的神態,滿意中帶著自豪,但沒介紹具體作什麽工作,這不是她隱瞞,而是因為跟她的工作性質接近導致的忽略。”
    “另外約你周六晚上7點見麵,應該是她下班後帶著她表妹在商業區逛街後,和你一起吃飯,這麽年輕的留學歸國女孩,有工作、周末休息且有精力逛街,大概率是事業編製。"
    溫書瑤是藥劑師,就在寒武時光街區附近的市中心醫院工作。
    我在一些心理學著作裏看過這個理論,人的確會在跟熟悉的人溝通時,忽略一些信息的同步,因為潛意識會認為對方會了解,這也是跟陌生人交流時出現誤會比較少的原因。
    盛冬說完就不再解釋了,我雖然很想問問他,如何猜到她表妹外形條件好,但是估計他沒耐心再說了,我就是識趣地不問。
    很快賀康到了,幫我們在門衛做了登記後進入他們單位,盛冬和賀康帶著證物就進了實驗室。
    我自己留在大廳裏,先去逛了逛文物展區。
    這裏的分為青銅器、瓷器、書畫三個展區,不同於一般博物館的展品是“真假參半”,這裏的修複的文物100都是真品,換句話說,贗品或者仿製品也沒有修複的價值。
    所以每樣展品都值得細細觀賞,每個展櫃前我都駐足良久。
    每隔12個月,我就會來參觀一次。
    除了運動,逛博物館看文物也是我的愛好,這裏的展品數量不多,但質量含金量可要遠遠高於一般的博物館。
    第三展櫃新展出的青銅爵就是難得的珍品,爵身饕餮紋和雲雷紋布滿暗綠色銅鏽,導覽圖顯示這件西周禮器出土於城南墓葬群,青銅合金比例中摻入的錫顆粒,在特定角度會折射出細碎的光芒。
    走到第五展櫃,最左側的漢代綠釉陶樓保存完好,憑欄而立的陶俑衣袂上折皺清晰,眉目安然,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陶樓。
    最後的第八展櫃最吸引我,那幅南宋《江山煙雨圖》的絹本中,宮廷的畫工複刻了江南煙雨的濕意。
    青綠設色被時光蝕去三分豔麗,卻讓層疊的山巒更顯蒼勁,仿佛呼吸間,看到八百年前的梅子時雨,灑落在眼前。
    電子講解中說這絹畫的右下角,有蟲蛀的六個孔洞,現在已經被修複了,我貼近玻璃細看,吹毛求疵的說,在預先知道是修補的部位,用桑蠶絲補綴的地方針腳比原畫更為細膩。
    看了看時間,盛冬他們已經進去了2個小時,我轉向修複區。
    3盞白熾燈掛在頭頂,在2米高的不鏽鋼置物架包圍下,修複工作台邊緣的搪瓷盤盛著新調的補色顏料,還有些灰白色的石膏粉。
    架子上有未拆封的鑷子,標簽寫著“文物專用”。
    環氧樹脂與乙酸乙酯的氣味裹著進來,我跟熟悉的兩位工作人員打了招呼,就走到一旁觀摩修複中的文物。
    有一尊泥塑人俑,左手缺了半截手指,40厘米高,穿著窄衣尖帽的胡人服飾,不知道是哪個朝代。
    東側絲綢修複區有台顯微鏡,旁邊擱著半卷混著金箔的棉線。
    我站了二十多分鍾後,看修複師用鑷子夾著絲線填補殘缺紋樣。
    正想去看看其他的修複作品,轉身時我的右臂撞到了什麽東西,幾乎同時,身後傳來“嘩啦”一聲響動,一位穿著白大褂的女工作人員站在我身後,一個大號方木盤在她和我之間,正在下落。
    我下意識接住了盤子,隻是劇烈的晃動把盤中的石膏粉末揚起不少,有驚無險。
    “別動”,女聲中充滿焦急,我明白是讓我端住木盤,我老實聽話地站在那裏,透過白色粉塵,我看到托盤上有半塊碎陶片,釉麵上沾著黃綠白三色。
    細看眼前這位,新燙的卷發,眼睛瞪得渾圓,小巧的鼻子尖尖的,工作卡上“實習修複師林......”的字樣,因為我視力不算太好,名字並沒看全。
    林修複師接過木盤,輕輕放在一旁的台子上,叉著腰瞪著眼睛訓斥起來:“你是那裏的訪客?修複區禁止非工作人員進入,這個瓷片你知道我清理了多久?”
    機關槍般輸出了一分鍾後,我道了歉,灰頭土臉就要逃到文物展示區,正巧賀康和盛冬出來,林修複師快步跑到賀康麵前:“賀老師,這個人冒冒失失差點把我手裏的木盤撞翻......”
    我跟賀康說了聲對不住,示意盛冬跟我先走,盛冬看了眼喋喋不休告狀的修複師,默不作聲拎著包跟我走了出去。
    回到車上,我搖頭苦笑:“好爆裂的修複師,幸苦你們出來的及時。”
    “地板上一層均勻的少量粉塵,證明木盤沒落地,你左手拇指,右手手掌有石膏痕跡,應該是接住了木盤,而且比較穩。這女孩應該是有很深的學術背景或者是同行業實操經驗,所以才能獨立做修複工作,沒辦法,她比較得寵,小武你吃了啞巴虧。”
    我一笑置之,下次再來的話,我就不擅闖修複區了,單獨逛逛文物展區就好,她總不能追出來罵我吧。
    午後的太陽終於釋放出秋天不多見的暖意,盛冬開車直奔老城區而去。
    在轉了15分鍾後,才尋到一個車位,我們車頭剛調直,就有另一輛車開過,透過車窗看到裏麵胖胖的哥們直歎氣,看來他也是在找車位。
    路過一家小飯館時,我們點了兩份蓋澆飯,盛冬邊吃邊說,他小時候曾經在這附近上過小學,這飯館一直在。
    我看著兩側布滿防盜窗的狹窄巷子,把一瓷盤連飯帶菜都吞下肚,盤底隻有幾顆幹辣椒和盤底的油花。
    飯館門口有個修車攤,攤主是一位黑皮膚花白頭發的老哥,同時換鎖配鑰匙,正在吸著煙檢查電動車的刹車。
    喜歡詭案速遞請大家收藏:()詭案速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