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和悅的下下簽

字數:5060   加入書籤

A+A-


    老太妃自是知曉,整個京城貴女,唯一能入孫女眼的,也就一個宋同初了。
    那孩子從小惠外秀中,確實挑不出一點毛病,可就是時運不濟。
    老太妃沉浸宮中多年,眼裏看過了無數機關算計。
    自是知道,鎮國公父子,死在了帝王權術。
    而鎮國公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風華絕代之人,敗在了人性上。
    南境亂,鎮國公滿門才能興旺;
    南境穩,必定飛鳥盡良弓藏,可惜了!
    此時聽到和悅要送齋飯,老太妃心中歎息一聲,淡淡道:
    “柘國使團浩浩蕩蕩的車隊,幾百號人明日就要來了。京中各處已經在準備,今日必定亂糟糟。等開市了,我叫你兄長帶你去玩。”
    和悅聽出,祖母這還是不想她今日去見同初姐姐。
    想到可能是幾天前的刺殺,祖母怕自己會受到牽連。
    當即沒再堅持,眼珠一轉想到等柘國使團開市了,再約同初姐姐不遲。
    “柘國使團三年才來一回,祖母到時候可別拘著我了!”
    祖孫倆,在丫鬟嬤嬤的簇擁下,踏進了弘法寺主殿。
    一番燒香敬佛後,老太妃虔誠跪在蒲團上,搖晃簽筒。
    和悅百無聊賴的跪在她身後,同樣搖了支簽。
    “太妃、郡主,菩薩定能感念到兩位的虔誠,讓你們心想事成。”
    “多謝大師了!”
    待兩人抽了簽,一旁解簽老和尚摸著胡須,笑眯眯的接過。
    先是看向老太妃的簽,點了點頭道:
    “第九十四簽:晚歲福澤滿庭芳,兒孫繞膝笑聲長。善念常存心無愧,安康歲月樂無疆!”
    “此乃上上簽,不錯不錯。”
    老和尚慈眉善目,在弘法寺算得上是資曆最高的。
    溫聲將這支簽細細講解,老太妃喜笑顏開。
    “多謝大師了!”
    衝身邊嬤嬤點了點頭,又多敬了些香火錢。
    老和尚隨即看向了手中的另一支簽,卻明顯一愣。
    一雙含笑的眸子,看向和悅時明顯帶著些許憂色。
    老太妃心中咯噔一聲,當即就命周圍無關之人退下,問道:
    “大師,此簽可是有何不妥?”
    老太妃見多識廣,心中信佛但是也知道,這些不過是心靈上的慰藉。
    這些年來,不論是江南還是京中。
    還從來沒從和尚口中聽到過一句不吉利的話。
    當即雖有些意外,但並沒有太多擔憂。
    誰曾想,一貫說話考究的老和尚竟直言道:
    “大凶之兆!”
    老和尚聲音鏗鏘,絲毫不委婉。
    便是和悅也一臉正色的走了過來。
    瞪大雙眼,看了看老和尚又瞧了瞧老太妃。
    開口道:
    “那換一支簽?”
    說著就朝簽桶走去,卻被老太妃一把拉住。
    “住嘴吧,小祖宗!”
    那老和尚摸了把胡須,沉聲道:
    “郡主這是紅鸞星動,卻伴著血光之災,大禍臨頭之兆!”
    此言一出,老太妃頓時麵色一凜。
    和悅察覺到祖母的心緒,立刻不以為然開口:
    “這不可能,我還沒說親呢。”
    卻根本沒人搭理她,老太妃沉聲問:
    “依大師所言,此劫該如何解?”
    老和尚凝視著手中簽文,眉頭緊鎖,念叨了幾句佛號。
    竟搖了搖頭:
    “都說人定勝天,但此劫乃是天定,我等毫無勝算!”
    他這般斬釘截鐵,老太妃哪怕剛開始半信半疑,此時也不由心中發緊。
    她已是花甲之齡,是先皇除了太後之外,在世的唯一妃子了。
    之所以能出宮跟著兒子頤養。
    乃是因為和悅的父王,幼時腿部落下了殘疾。
    早就注定沒有奪嫡的可能,母子倆也都是不爭不搶的性子。
    這才平安到了晚年,兒孫繞膝。
    老太妃隻覺得日子美好,很有盼頭。
    今日這事若是衝著和碩郡王來,她必定會懷疑背後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可和悅一個郡主,雖有說親的打算,但人選一直沒看好。
    誰會在這個時候,花心思算計她呢?
    幾乎是沒沉思多久,老太妃便深信不疑。
    “我就這一個孫女,無論如何也請大師想辦法,替她化解此劫!”
    老和尚隻一味低頭,便是在眾人身後的方丈都開口了:
    “師叔!太妃跟郡主都是難得的大善之人,此劫能解最好,若是不能解,能以大化小也好呀。”
    老太妃似是受到了啟發,說道:
    “是啊大師!哪怕不能徹底化解,隻要能給我們指條活路,我康莊王府必定給弘法寺鑄一座金佛!”
    似是見老太妃如此虔誠,解簽大師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佛言,因果講三世,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貴人生死事,貧僧隻能窺探一二,能否逢凶化吉全看造化了。”
    老和尚說到這,長歎一聲。
    和悅在旁看到自己祖母亦是一臉憂心,忍不住插嘴道:
    “如果真是姻緣不利,那大不了不嫁人啊!”
    她這聲孩子氣的話脫口而出。
    老太妃正要輕斥,卻聽老和尚率先開口:
    “郡主想得簡單了。貴人姻緣是天定,並非人為。”
    便是這句,叫老太妃立刻就想到了什麽,心中警鈴大作!
    “大師有什麽話直說吧,不必聽這丫頭胡說,她還小。”
    老和尚點了點頭,便將化解之法說了出來。
    和悅在旁聽得雲裏霧裏,隻聽懂了此事凶險,非神力不可為。
    隻有真正大德大善之人,才能助她。
    老太妃之後臉色不好,連素齋都來不及吃,便拉著和悅回了王府。
    剛下馬車,便對前來相迎的管家道:
    “叫王爺立刻來見我。”
    康莊王沒多少知交,少時跟鎮國公宋知閑關係親厚。
    之後對方位高權重,刻意避險,甚少來往。
    又因為不喜歡官場的爾虞我詐和虛與委蛇,這幾年便甚少出門。
    誰曾想,管家卻說,她們前腳剛走康莊王便被請進了宮。
    當今聖上最是疑心重,京中的兩個王爺一個身體有疾,一個並非先皇親生。
    所以都是真正的閑散王爺,通常時候根本就不參加朝政。
    老太妃神色凝重,便隻得回到自己院子等。
    好在沒多久,康莊王便回來了。
    “母親,您找我?”
    老太妃沒回答,卻先是語氣平淡問道:
    “陛下今日找你?所為何事?”
    康莊王坐下後,先喝了杯茶水。
    “說是這次柘國使團來,除了貿易外,還想和親!大概會選一位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