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列裝新槍

字數:1997   加入書籤

A+A-


    正德元年臘月廿三,西直門外廢窯廠的晨霧尚未散盡,三百尊新鑄火銃已在雪地上列成方陣。朱厚照身著罩甲,腰懸「神樞小火銃」,看王巧兒跪在最前方,青布棉裙換成了利落的短打勁裝,銅製鐵錨發簪換成了銀質,在晨光中劃出冷冽的弧。她的鼻尖被寒風吹得通紅,卻掩不住眼底的光,那是匠人見著心血結晶時特有的熾熱。
    「陛下,」王禎拄著拐杖上前,圍裙上的「工」字暗紋被爐火映得發亮,「三百尊火銃已按「巧娘燧」改良,試射誤差均在一分以內!」
    朱厚照點頭,目光掃過銃身上的螺旋紋——那是王巧兒昨夜親自刻下的防偽暗記,每一道都像振翅的鐵錨。「既然是火器成軍,」他沉聲開口,「該有個威風的名字。」
    劉娘娘今日身著團花比甲,外罩猩紅鬥篷,耳垂上的赤金炮形墜子隨步伐輕晃。她昨夜苦思命名,深知「巧娘」二字已不適用於量產火器,遂取《武經總要》「神銳無前」之意,輕聲道:「陛下,可稱「神銳銃」?取「神武威銳,銳不可當」之意。」
    朱厚照挑眉,與王巧兒對視——少女眼中閃過驚喜,隨即低頭用袖口擦拭銃身,露出半截小臂上的墨漬,在雪光中竟似一幅微縮的火銃設計圖。「神銳銃,好名字!」他抬手撫過銃身,「就用此名,著尚工監刻於炮管,再鑄「銳不可當」四字於銃托。」
    ※※※
    辰時三刻,試炮儀式開始。王巧兒半跪在地,燧發裝置「哢嗒」輕響,鉛彈破空而出,精準穿透三百步外的三層榆木板。雪地上,匠人們爆發出壓抑的歡呼——這射程比傳統火銃遠了一倍有餘。朱厚照注意到,她換了雙牛皮護腕,腕間銀鐲刻著《算法統宗》的歸除歌訣,與劉娘娘的赤金炮墜遙相呼應。
    「此銃能成,全賴巧兒改良燧發。」朱厚照朗聲道,「即日起,王巧兒擢為尚工監火器提舉司丞——」
    「陛下!」楊廷和突然從觀禮隊伍中走出,紫霞帔帛被北風吹得獵獵作響,「女子掌火器,成何體統!」
    劉娘娘輕笑,指尖掠過胸前火紋刺繡:「楊首輔,尚工監提舉司丞乃技術差遣,非品秩官銜。巧兒不過是在本宮名下記檔的女史,算不得「掌印」。」她望向王巧兒,「何況,本宮還等著她教繡娘算火藥配比呢。」
    王巧兒趁機福身,銀簪在晨光中劃出優雅的弧線:「謝陛下、娘娘恩典。民女隻望神銳銃能護我大明疆域,讓匠人手藝傳至萬代。」她起身時,短打勁裝勾勒出纖細卻堅韌的肩線,像一杆隨時待發的利箭。
    ※※※
    午時時分,三百尊神銳銃披紅掛彩,由匠人們抬往神機營。朱厚照看著王巧兒與劉娘娘並肩而立——一個著短打,一個穿華服,卻同樣握著火銃圖紙,忽然想起林夏照片上的「女性工程師」。或許在另一個時空,她們本該在實驗室裏穿著白大褂,但在此處,她們隻能用墨漬與金釵,在男權的鐵幕上鑿出光來。
    「陛下在想什麽?」劉娘娘的聲音打斷思緒,她取下鬥篷披在他肩頭,赤金炮墜蹭過他下巴,「可是在想,如何讓巧兒……」
    「她該在窯廠,不是宮裏。」朱厚照輕聲道,卻在看見王巧兒鬢角新添的細紋時,心底泛起一絲不忍。那是連日趕工的痕跡,像雪地上的腳印,雖淺,卻紮實。
    劉娘娘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忽然輕笑:「陛下可知,民間已把巧兒……不,把神銳銃的設計者,稱作「鐵錨娘子」?」她故意加重「娘子」二字,觀察他的反應。
    朱厚照一愣,隨即大笑:「鐵錨娘子?好!待火器成軍那日,朕要讓這稱呼,比「昭君出塞」還響!」
    王巧兒在遠處聽見笑聲,抬頭望向奉天殿方向,銀簪上的鐵錨紋與劉娘娘的炮墜同時閃過微光。她知道,從今日起,大明的火器史上,將刻下「鐵錨」的印記,而她的名字,終將與神銳銃一起,在風雪中砥礪前行。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