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平安化王
字數:1592 加入書籤
正德五年七月初七,乾清宮雨驟。朱厚照盯著《明實錄·安化王傳》中「正德五年七月,寘鐇舉兵」的記載,聽著窗外暴雨砸在琉璃瓦上的轟鳴,忽然想起《天工開物》「雨戰火器防潮」篇。案頭的琉璃盞裏浮著牛二虎新製的「防潮火絨」,鬆煙墨裹著蜂蠟,遇水竟不熄滅——這是匠人按書中「蠟封火具」改良的。
「張忠,」他將實錄扣在《寧夏邊軍火器清單》上,「傳旨給楊一清,讓鐵錨會匠人隨糧草先行,務必在叛軍攻城前驗完所有銅料。」司禮監掌印太監剛要退下,又被喚回:「再賜前線將士每人一具「火德防潮囊」,就說……星君托夢,雨戰必勝。」張忠領命時,朱厚照瞥見其靴底新刻的鐵錨紋——這閹人倒是把「討好匠人」做到了極致。
未時,豹房軍機處。牛二虎渾身濕透衝進殿,肩頭鉛斑被雨水泡得發白,卻捧著個油布包裹的銅錠咧嘴笑:「陛下您瞧!」他掀開油布,銅錠斷麵的鉛砂層清晰可見,「俺在山西礦脈發現的「夾鉛銅」,用硫焰煉了三次,竟能出七成精銅!」朱厚照接過琉璃盞照亮斷麵,螺旋紋般的鉛砂分布讓他想起昨夜夢境:寶船匠人在暴雨中調整錨鏈,每道繩結都對應著銅料的鉛砂比例。「好個「夾鉛銅」,」他拍了拍牛二虎肩膀,「速送寧夏,讓楊一清用這銅鑄炮,叛軍的破銅爛鐵可沒法比。」
酉時,永壽宮鏡室。劉娘娘對著新製的「火德戰鏡」調整鳳紋角度,鏡麵用琉璃與精銅嵌成,既能照容又能反光傳訊。「陛下可知,」她指著鏡中朱厚照腰間的火漆印,「這鏡麵用了尚工局三成廢銅,卻比新銅還亮?」朱厚照湊近觀察,鏡中星芒紋路與火漆印完美重合,想起王巧兒說過的「廢銅回爐,其利斷金」。「甚好,」他笑著接過劉娘娘遞來的火絨盒,盒麵「鳳錨共生」紋下藏著細小錨形開關,「就讓這鏡子,替朕照清叛軍動向。」
戌時,乾清宮密報房。朱厚照借著琉璃盞燭光展開楊一清的快馬急報,「叛軍火器啞火率八成」的字跡讓他想起張永賣給蒙古的「千」字廢銅。張忠在旁研磨,鬆煙墨裏摻了薄荷腦,醒腦效果比往日強三分。「陛下,」張忠遞上《天工開物》「攻玉」篇,「匠人用琉璃鏡改良了弩機瞄準器,命中率提升兩成。」朱厚照提筆在急報批道:「以鏡為眼,以錨為心,必勝。」墨點落在「工」字火漆印上,竟暈開成錨形紋路。
夜更深了,朱厚照摸出林夏照片。女子身後的「雨傘」在燭光下像極了王巧兒設計的「火器防雨罩」,他忽然想起《南明史》中「火器毀於雨」的教訓,指尖在照片背麵畫了個小小的防潮囊。睡夢中,他又站在寧夏城頭,牛二虎赤手驗銅的場景與楊一清的捷報重疊,叛軍的火銃果然在暴雨中啞火,而明軍的神銳銃卻連射不絕,炮管上的鐵錨紋在雨中泛著冷光。
次日巳時,張忠捧著六百裏加急捷報:「陛下,楊一清奏報,寧夏叛軍火器盡廢,神銳銃連射三次擊潰敵陣!」朱厚照望向案頭《匠戶軍功簿》,朱筆在「牛二虎」名下畫了顆星——這是首個獲軍功的匠人。他摸出火銃模型,新刻的「雨戰」紋與鐵錨紋相互映襯,忽然輕笑出聲:史書裏的叛亂,終究抵不過匠人的掌心春秋。
窗外,暴雨漸歇,尚工局的煙囪又騰起青煙——那是匠人在趕製第二批防潮火絨。朱厚照捏著《邊軍凱旋賞格》,想起昨夜夢境中寶船匠人高舉鐵錨的場景,忽然覺得這大明的雨天,竟也透著幾分「火德」的暖意。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