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南洋爭鋒

字數:2006   加入書籤

A+A-


    正德十六年冬錨頭王銳站在「懷遠號」甲板上,海風卷著鹹腥撲麵而來。主桅上「火德」紋章在陽光下流轉,與船頭「工禾」錨鏈紋交相輝映。他握緊手中的銀哨,哨身刻著二十八宿簡繪——今冬用的玄武七宿紋路已填入鬆煙墨,暗處可見微光。
    「報!前方發現佛郎機商船!」了望手的呼喊打破寂靜。王銳望向天際,三艘掛著十字旗的蓋倫船正朝船隊駛來。他摸向腰間的驗硫片——這是巧妃親自改良的便攜式驗硫工具,內壁刻著「看煙辨色」的火德箴言。
    「準備驗勘合!」他下令。片刻後,佛郎機商船靠近,船頭懸掛的「工禾」紋旗雖與大明商船相似,卻缺了冬季玄武紋的暗角。王銳舉起驗硫片對準對方船身,片內硫黃試紙仍呈原色——果然是用舊紋偽造的勘合。
    「開炮!」
    「懷遠號」的紅衣大炮發出轟鳴,炮口噴出的白煙中隱約可見「火德」紋章。炮彈落在佛郎機船側,激起的水柱比桅杆還高。這是新鑄大炮首次海外實戰,王銳特意將硫含量調至二成五,既保證威力,又避免「黃煙蔽日」的劣質跡象。
    海戰結束後,鐵錨堂登上敵船,搜出半箱仿製磁星盤。巧妃在密信中提到的「朱雀夏現」舊紋果然被刻在盤底,王銳冷笑:佛郎機人怎知,今冬的玄武紋需配合子月農曆十一月)的月相才能顯現「工禾」暗記?
    與此同時,北京豹房內,朱厚照正在批閱《火德真君密錄》。他在「硫礦控製」章節旁批注:「佛郎機人善鑄炮而不善煉硫,此乃天予我之機。」巧妃呈上的南洋硫礦樣品中,純度竟達九成,比大明土法煉硫高出三倍。
    「陛下,青禾已按「火德星圖」改良火藥配比,」巧妃指著新製火銃,「硫含量降至一成二,硝石提純至七成,試射時白煙竟帶青焰,恰合《密錄》中「火德青焰」之兆。」朱厚照點點頭,想起《林夏筆記》中「純淨硝硫可提高燃速」的記載,隨手在《密錄》中寫下:「星君賜火,青焰焚敵。」
    太子朱載鈞在旁看得入神,忽然指著炮管問:「父皇,為何火銃刻「工禾」,大炮刻「火德」?」朱厚照笑道:「火銃護耕,大炮鎮疆,一民一君,方為火德雙全。」說罷命人取來微縮版紅衣大炮模型,讓朱載鈞親自刻下玄武紋暗記——這是未來儲君參與「工器治國」的第一課。
    是夜,壽安郡主朱瑢捧著《火德真君寶錄》來找巧妃,書中夾著她新繪的星圖:「母妃看,玄武七宿連起來像不像錨鏈?」巧妃輕撫女兒頭頂,見她用鬆煙墨在勘合紙上拓印出完整的「工禾」紋,不禁想起當年在尚工局刻模的時光。「瑢兒記得,冬季要用玄武,」小女孩認真道,「就像水軍用神機銃,能在冰海裏燒出火路。」
    南海某處島嶼,鐵錨堂的「工器商船」正在與淡馬錫蘇丹交易。王銳將磁星盤堪合遞給蘇丹時,特意展示了冬季玄武紋的顯現方式——當勘合紙與星盤在月光下重疊,「火德」紋章如活物般浮現。蘇丹驚歎之餘,親自帶領船隊駛向硫礦產地,船桅上新換的「工禾」紋旗在夜風中獵獵作響。
    朱厚照在豹房接到密報時,正值子時。他望著案頭的驗硫片,片內殘留的硫黃粉末在燭光下泛著金光。巧妃說,南洋硫礦經「九煉法」提純後,可使火器射程再增三十步。他摸向火德神殿的石門,裏麵藏著的《林夏筆記》殘頁上,「火藥純度與彈道關係」的圖示正與今日戰報吻合。
    窗外,青禾正在教匠戶識別四季勘合。她舉起冬季勘合,對著燭火轉動,玄武七宿逐漸連成一線,露出「工器治國」四字小篆。這是朱厚照親自設計的防偽暗語,隻有在特定月份才能破解。青禾忽然想起,陛下曾說:「星鬥流轉,便是火德星君的工器密碼。」
    當第一船硫礦抵達泉州港時,北京已下起初雪。朱厚照站在午門之上,看著運硫車隊緩緩入城。每輛車上都插著「火德」紋旗,旗角繡著當季的玄武紋。他知道,這場提前五十年的「隆慶開關」,早已不是簡單的貿易之爭——當大明的火器裹著星鬥密碼,當南洋的硫礦烙上「工禾」印記,屬於火德星君的工器時代,正隨著鐵錨堂的銀哨聲,在七海之上拉開序幕。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