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煤炭新用
字數:1691 加入書籤
正德十八年冬,凜冽的北風卷著煤灰,將煤山今北京景山)的矸石堆染成墨色。朱厚照踩著積雪,望著礦洞口滲出的青色火焰——這是匠人新發現的「石火」,比木炭更旺,卻常引發嗆咳。巧妃蹲在旁用驗硫片檢測煤粉,紙片瞬間泛黃:「含硫量兩成,需用珊瑚濾層去毒。」
「火德星君在煤層顯聖,」楊慎展開算珠帕,「按《周易》「地火明夷」卦象,此乃「火在地下,光明受損,卻蓄勢待發」之兆。」朱厚照點頭,命人在礦洞上方修建臨時火德神殿,將青色火焰封為「星君真火」,匠人需沐浴齋戒方可開采。
三日後的開礦祭禮上,七十二名匠戶身著「火德避塵服」——巧妃用橡膠樹皮製成麵罩,內襯珊瑚碎屑濾層,青禾在麵罩邊緣繡上「工禾」紋暗記。當第一車煤粉運出時,楊慎的算盤已算出產量:「每日可出煤百噸,足供二十座熔爐。」
巧妃將煤粉與石灰石混合煆燒,爐中竟流出亮晶晶的金屬液。「這是焦炭!」她想起《林夏筆記》「煤炭幹餾」章節,「硫含量降至半成,可煉精鐵。」朱厚照借機宣布:「星君賜下「火石精金」,從此大明鐵器可敵西洋精鋼。」
消息傳到佛郎機使團耳中,阿方索望著手中的焦炭樣品,指尖被染成黑色。他曾以為封鎖硫礦便可遏製明軍火器,卻未料到煤炭的出現反而打破了技術瓶頸。使團密信中寫道:「中國人竟能將黑色石頭煉成星辰之火,其神權與技術的共生,實乃最可怕的對手。」
隆冬時節,尚工局的「燃煤蒸汽機」進入第三輪試驗。巧妃改良的密封橡膠圈可承受十斤壓強,朱載鈞的彈道公式被用來計算蒸汽推力。當葉輪第一次穩定轉動時,朱厚照命人在機器上雕刻火德星君馭龍圖,龍身纏繞的不是雲霧,而是煤炭燃燒的青煙。
「陛下,燃煤的硫含量波動難測,」青禾呈上三百份驗硫報告,「需建立「看煙辨硫」標準。」朱厚照批準設立「煤質驗查司」,由楊慎兼任司長,組織人用算盤記錄每窯煤炭的硫含量、火焰顏色、爆音頻率,形成《煤工開物》初稿。
某個雪夜,朱厚照微服來到煤山礦洞。他看見匠人用青禾設計的「浮沉驗硫法」檢測煤粉——將煤塊投入鹽水,含硫高的會下沉。火光映照著匠人們漆黑的臉龐,他們腰間的火德紋牌與楊慎的算珠同樣閃亮。
「星君說,黑色的石頭裏藏著光明,」朱厚照對領頭匠人說,「好好幹,將來每座礦洞都要建星君廟。」匠人叩頭時,朱厚照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橡膠護腕——那是巧妃為防煤塵設計的,上麵的錨鏈紋與自己的火德紋雷如出一轍。
開春時,第一支燃煤艦隊啟航。「玄武級」戰艦的鍋爐噴出青煙,船頭的火德星君像手持煤錘與錨鏈。佛郎機人遠遠望見,驚恐地稱其為「移動的火山」,卻不知船上的驗硫官正用青禾的「煤煙比色卡」檢測硫含量,確保每一絲青煙都在星君「允許」的範圍內。
朱厚照站在午門目送艦隊,手中把玩著巧妃新製的「煤精火德紋雷」——外殼用焦炭粉末壓製,內裝低硫火藥。他知道,當煤炭的火焰照亮七海時,大明的工器文明已完成了從硫礦到煤礦的躍遷,而火德星君的信仰,正如這黑色的燃料,在科學的熔爐中煉就了更堅韌的形態。
這場以信仰為爐、以科學為火的冶煉,終將鍛造出超越時代的利器——不是因為星君的奇跡,而是因為有人懂得如何將石頭裏的能量,轉化為照亮世界的光芒。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