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信仰包裝

字數:1649   加入書籤

A+A-


    雪粒敲打尚工局銅鍾時,巧妃正在調試「聲波驗硫儀」。紫銅共鳴箱內,九根長短不一的銅管所發出的音高,對應著《樂律全書》中的「黃鍾大呂」——這是朱載錤根據不同硫含量火藥的爆音頻率調校而成。「當啷」一聲,青禾遞來含鉛三成的銅錠,最短銅管果然發出破音,與驗硫片的深紅色吻合。
    「星君托夢說「金聲玉振可辨硫鉛」,」巧妃將儀器用黃綾包裹,「明日祭爐禮就用這個。」青禾低頭擦拭驗硫片,棉油浸透的帕子上,「工禾」紋與火德星君的錨鏈紋交相輝映——這是楊慎要求的「士匠共證」標識。
    朱厚照的鑾駕抵達時,祭爐禮已準備就緒。七十二名匠戶身著繡有二十八宿的靛藍短打,將九座熔爐依次點燃。巧妃捧起聲波驗硫儀,銅鈴輕晃間,黃鍾管突然鳴響——東南角熔爐的火焰竟呈現淡紫色,正是硫含量超標的征兆。
    「火德星君警示!」楊慎展開算珠帕,「卯時三刻東南火位硫毒衝星,需即刻停爐!」匠人忙用珊瑚砂覆蓋爐口,青禾的驗硫片證實:該爐用了佛郎機「十字毒銅」,含硫量達驚人的45。朱厚照撫掌而笑:「星君借金聲示警,楊卿以算學證道,妙哉。」
    午後的技術會議上,朱載鈞指著《工器算經》公式:「硫含量與爆音頻率的對數關係,可用「勾股弦」推演......」話未說完,朱厚照抬手打斷:「卿可知星君為何獨選黃鍾管?因黃鍾對應仲冬,與此刻地氣相通。」太子握筆的手懸在半空,算珠帕上的函數公式與星君祭儀的方位圖重疊,竟形成奇妙的幾何對稱。
    巧妃適時呈上橡膠硫化樣本:「此膠經星君像前七日曝曬,堅韌度可抵鋼鐵。」實則她用朱瑢發現的橡膠樹汁,混合鬆煙墨與硫磺粉,在密封銅鍋中以「九蒸九曬」古法完成硫化。朱厚照摸著柔韌的膠塊,想起《林夏筆記》「橡膠工業」章節,卻故意道:「星君在南海顯聖,托夢示以「火硫煉膠」之法。」
    暮色中,楊慎在尚工局密室記錄今日數據。算珠帕上的聲波頻率表旁,青禾用驗硫片拓印的火焰顏色漸變圖正在晾幹。忽然,窗外傳來鐵錨堂的「火德號子」,節奏竟與聲波驗硫儀的共鳴頻率一致——這不是巧合,而是巧妃暗中將匠作號子的韻律融入了聲學設計。
    子夜,朱厚照在豹房翻閱《火德工器譜》,書中將聲波驗硫儀稱為「星君金音鑒」,橡膠硫化法記為「火硫煉膠術」。他在空白處批注:「科學即星君之眼,數據乃星君之語」,筆尖劃過巧妃的「螺旋槳效率公式」,故意用朱砂塗成火焰形狀。
    雪停時,尚工局的匠戶們領到了新製的橡膠護腕,腕間的火德紋章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巧妃望著他們列隊走向鑄坊,忽然想起朱瑢在童萌坊堆的「錨鏈雪人」——那孩子用鬆煙墨給雪人點的眼睛,竟與聲波驗硫儀的銅鈴如出一轍。
    朱厚照站在豹房簷下,看著尚工局方向騰起的青色火焰——那是火德星君「顯聖」的顏色,也是巧妃改良的低硫火藥燃燒時的光芒。他知道,當佛郎機人還在研究如何仿製驗硫片時,大明的工器文明早已借著信仰的包裝,在科學的土壤裏紮下了更深的根。
    這場以星君之名的科學實驗,終將在七海之上,織就一張既神聖又務實的巨網——網的經緯是算珠與驗硫片,網的綱目是錨鏈與火德紋章,而網的核心,是那個將科學藏在信仰裏的帝王,和一群用匠作詮釋星辰的人。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