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征服九州
字數:1497 加入書籤
工器四年春正月,朱載鈞在南京工器監校場檢閱「日月水師」。三百艘工器樓船停靠長江,每船甲板列裝明瞳炮三十架,船頭昂起的「工」字銘文被鬆脂擦得發亮。王銳指著改良後的樓船:「橡膠包底果然耐磨,試航七日未生藤壺。」青禾點頭,卻在《工器環保錄》記下:「橡膠入海月餘未腐,需研降解之法。」
情報傳來,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晴遣使要求明軍「勿犯九州」,而薩摩藩主島津貴久、肥前藩主龍造寺隆信等大名卻在築城屯兵。朱載鈞擲回足利義晴的國書:「幕府威權早喪,安敢代大名言事?」遂命水師直撲薩摩藩。三月初七,樓船艦隊抵九州外海,工器監生在甲板組裝「神火飛鴉」——熟鐵箭頭裹橡膠燃燒劑,尾翼刻工禾紋穩定飛行。
「目標磯城港口!」隨著王銳令旗落下,百枚火箭拖著尾焰劃破夜空。島津家的「關船」從未見過如此火彈,橡膠燃燒劑粘在船帆上爆發出藍焰,水手跳海時被明軍神銳銃隊瞄準,鉛彈在海麵上激起血花。磯城守軍開炮還擊,卻見明軍艦船射出「工器鏈彈」——兩球熟鐵以鐵鏈相連,擊中桅杆後旋轉絞碎木質結構。島津貴久在城樓望見旗艦「日向丸」主桅斷裂,火繩槍手因橡膠碎片粘住引信,竟無一人能開火。
登陸戰中,明軍推出「工器衝車」——車頭裹橡膠緩衝層,內置齒輪傳動裝置,二十名匠人同步轉動曲柄,衝車便如巨象般撞開城門。城頭守軍拋下巨石,卻被車頂牛皮氣囊彈開。城門洞開時,倭寇被明軍「工器噴筒」噴出的火舌逼退,鬆脂混著橡膠顆粒的火焰粘在木牆上延燒三日,磯城化為煉獄。
四月望日,島津貴久跪獻「薩摩守護印」時,工器水師已控製九州西海岸。朱載鈞踏過焦黑的廢墟,命匠人將島津家囤積的「南蠻鐵」熔鑄為工器衛所的旗杆:「即日起,薩摩鐵礦由大明匠人監采,未經允許,片鐵不得出海。」說罷指向正在搭建的「工器燈塔」——塔頂鬆脂火混著橡膠煙,百裏外可見,實為明軍監視九州的烽燧。
此時,足利義晴的使者再次抵達,奉上室町幕府的「勘合符」,懇請明軍「罷兵息戰」。朱載鈞將符信擲入火中:「歸告幕府,欲保公卿體麵,可勸龍造寺、大友等部獻港臣服。」使者戰栗退下時,遠處肥前藩的偵察船正倉皇退走——龍造寺隆信的密使已在明軍帳外,卻被拒之門外:「不跪者,鐵彈不認公卿。」
是夜,工器樓船的探照燈鬆脂火把加銅製反光罩)掃過薩摩海灣,匠人在礁石刻下「工器所至,日月無外」八字。青禾望著隨潮汐漂來的橡膠殘骸,悄悄將「海洋汙染」條目寫入《工器隱患錄》。而在京都,足利義晴望著明軍送來的斷刃,對家臣歎道:「唐人工器非刀槍可敵,若再拒之,恐室町禦所亦成焦土。」遂以幕府名義發布《九州服屬令》,卻無一大名響應——所有人都看見,明軍樓船上的明瞳炮,正指向更南方的大友氏領地。
此役後,朱載鈞在《工器禦劄》寫下:「倭地如碎玉,需以鐵火為繩穿之。幕府不足懼,諸藩不足憐,唯斷其鐵源,焚其戰船,方可永絕後患。」南京工器監內,新鑄的「九州炮」已刻上工禾紋,炮管裏填滿鉛彈,隻待下一道東征的聖旨。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